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讲__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纲导学]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回扣教材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纯种。
(2)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异花传粉操作。
(3)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操作过程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分析现象,提出问题(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亲本)高茎×矮茎F1(子一代)高茎⊗F2(子二代)性状:高茎:矮茎比例:3∶1 a.P具有相对性状;b.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c.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d.在亲本的正、反交实验中,F1和F2的性状相同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解释)a.图解假说:b.结果: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1,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验证)(1)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即验证F1的基因型。
(3)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4)测交遗传图解:(5)结论: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F1(杂种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现代解释)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前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
基础自测1.判断(1)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2)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3)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此比例为雌、雄配子的数量之比。
(×)(4)A和a、A和A、a和a均为等位基因。
(×)(5)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6)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是自由组合。
(×)(7)杂种后代不表现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细胞核遗传现象【答案】 B3.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
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在此实验中用作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________种。
(2)操作①叫_____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____之前进行。
(3)操作②叫________,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________代,其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________茎。
(5)若要观察豌豆植株的性状分离现象,则至少需要到第__________年对__________代进行观察。
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__________,所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有__________,比例约为________。
【答案】(1)矮茎豌豆高茎豌豆纯(2)去雄自然受粉(3)人工传粉套袋处理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4)子一(或F1)Dd高(5)三子二(或F2)3∶1DD、Dd、dd1∶2∶1网络记忆重点突破| 领悟高考方向重点1遗传实验的方法与相关概念[考点精讲]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运用假说—演绎法2.实验涉及的交配方式及应用含义应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③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①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②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回交杂种子一代与亲本个体杂交可以快速得到高比例的某性状的个体[命题视角]视角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1.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观察和数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F2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分离比为3∶1,而提出“该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等假说;根据这些假说,推出F1(高茎)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产生配子的类型,进一步推出F2中各种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最后通过巧妙地设计“测交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A项中,“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发现问题,是事实不是假说。
【答案】 A视角2杂交方式的应用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子代类型双亲全为双眼皮(①)双亲中只有一个为双眼皮(②)双亲全为单眼皮(③)双眼皮数120 120 无单眼皮数74 112 全部子代均为单眼皮根据上表中哪一种调查情况能判断眼睑遗传的显隐性关系()A第①种B.第②种C.第③种D.三种都可以【解析】根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知:双亲全为双眼皮,其子代有单眼皮的性状出现,说明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答案】 A[心有灵犀](1)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2)根据遗传系谱进行判断甲:“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皆无病却生出了有病的后代,该病为隐性性状;乙:“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皆有病却生出了无病的后代,该病为显性性状。
重点2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典例导悟1]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研究。
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应用分离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
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即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
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RR占红花的比例为x,Rr占红花的比例为y,则2x+yy=51,即xy=2,则RR∶Rr=2∶1。
(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 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1)白色 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4)紫茎D组和E(5)绿茎∶紫茎=3∶1(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考点精讲]1.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图解如图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2)适用范围⎩⎨⎧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3)适用条件⎩⎪⎨⎪⎧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④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4)发生时间:减Ⅰ后期。
2.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1)测交法: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自交(若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异株个体,采用相同基因型的杂合子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花药离体培养法:将花药离体培养,只统计某一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1∶1。
3.分离定律的应用(1)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①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子代⎩⎨⎧显性∶隐性=3∶1⇒亲本:Aa ×Aa显性∶隐性=1∶1⇒亲本:Aa ×aa 全为显性⇒亲本:AA ×A_(或aa )全为隐性⇒亲本:aa ×aa(2)遗传病类型判定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