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师管理制度
一、职责
1.裁剪车间主任负责对裁剪车间的全面管理,负责裁剪车间人员的安排及裁剪工作的排布,对裁剪车间的产量与质量负责;
2.其它相关人员负责相关工作。
二、工作程序
1排版
1.1排版、划样由专人负责实施。
1.2排版、划样必须在样品、裁剪用样板、工艺文件等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1.3排版时要注意保证面料正反一致。
1.4排料时应注意避免有色差的面料。
1.5节约用料,合理排版,充分利用布料,实现合理利用布料。
1.6电脑排版
A.首先要根据生产通知单和所生产产品的大货样衣(裤)进行对照,弄清所生产大货的款号、尺码和所要注意的要求,再测量面料的门幅,如发现有不同的门幅,必须执行宽幅宽用,窄幅窄用的原则。
B.根据生产工艺和样板、样衣进行核对,看大片和零料是否齐全,丝缕是否正确,号型是否正确,如有疑问及时向技术科反馈。
C.排版时必须先熟悉大货面料的特性,如有无顺倒毛向,面料的正反,边道是否有色差,这些都是影响排料的重要因素。
D.排完后及时向裁剪车间通报排版的各种信息,如拉布长度、门幅的宽窄等注意事项,以便安排生产。
2划样
2.1在确定最终排版之后,方可进行划样。
2.2划样附合,线条圆顺,样板正反面摆放正确。
划样要求:
2.1.1.未划之前,先要根据生产通知单和排样图要求。
弄清品名、款号、规格和摊料长短、门幅狭阔进行校对,如发现摊料长短、阔狭和排样不符处应向组长提出。
2.1.2.要根据技术部门加工艺单和样板,做到三核对。
A.排样图尺寸规格、批号、型号要与样板核对。
B.样板尺寸规格要与工艺单毛规格核对。
C.排样图衣片碎料要与工艺式样核对(是非缺样板).
2.1.3.划样时必须对原料正反面、阴阳条格、倒顺花认正确,以免划错形成二顺(如门里巾、袖子前后身、开叉袋等,如遇两边色差,排样图两边排样要按两边划样)。
2.1.4.遇到条格原料,必须条子顺直,格子纬斜不超规定标准,杂色原料丝缕顺直,互不超借。
2.1.5.划样必须正确,一般不允许互借公差,如遇划不下时与排样员联系。
在划样时,线条横、直、斜、弧线都有要划得整齐清楚,既不太浓,也不太淡,铅笔心要细(用淡铅,切忌用圆珠笔),(凡有划线变动时,必须将原来划线揩清。
凡有定位,样记的地方,必须正确,不可有错漏。
如各类眼刀点袋位高低,袖开叉定位等等)。
2.1.6.对条对格的产品,门里巾、领子等,都要按规定放足毛缝(放缝等于格子大的4/3)。
2.1.7.划好样后,并将排样图、样板等,转交复核人核对。
3 领料
3.1 领料人员凭《生产通知单》到仓库领料,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防止错搬、漏搬和搬运规程中损伤面料,对于伸缩率大的布料,事先要开松静放24小时,以便消除伸缩以利开裁,同时仓库要在领料登记簿上作好记录。
4 铺料
4.1 铺料前应核对原料色号并识别布面,包括区分正反面和确定倒顺。
4.2 铺料时必须使每层面料都十分平整,布面不能有折皱、波纹、歪扭等情况。
4.3 了解各种面料的特性,铺料时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确保铺料平整。
4.4 对于本身有折皱的面料,铺料前需经过必要的整理手段以消除面料本身的皱折以便铺料。
4.5 铺料时,要尽量减少对面料施加的拉力,防止面料的拉伸变形。
4.6 对于本身有方向性的面料,铺料时应使各层面料保持同一方向。
4.7 对于具有条格的面料,为了达到服装缝制时对条对格的要求,铺料时应使每层面料的条格上下对正。
4.8 铺料规程中碰到面料的疵布要及时让出,当碰到较大的布料质量问题时要及时向裁剪车间主任反映。
4.9 铺料规程中应及时清点铺料层数,以确保每个色号所铺的层数与排版规定要求相符。
4.10 铺完后将排料图平铺在面料上面,并用夹子等工具将其与布料固定,防止牵动。
4.11 对因面料质量问题而在铺料规程中撕下的疵布要及时隔离、存放。
5开刀要求
1.先检查所需工具是否整洁滑润,刀片、钻头是否锋利,有否发毛和卷口。
2.检查划样线路是否清楚,零料是否遗漏,安全措施是否做好,然后根据铅笔线开刀,刀口要齐,不可有刀迹,横、直、斜、弧线都要按规定开好。
3.各部位的眼刀和钻眼要正确,凡有定位标记的地方都不可遗漏,一般的眼刀深度0.3-0.4cm 为准,如有工艺规定的就按工艺要求。
4.开刀后的大片及主要零料,要自己检查过有否刀迹,出角、门里巾对合、上下层对合是否一致,后身对合是否相等,上下层是否一致,两只袖子是否相等,复司肩与前后身是否相符,如发现不符的地方应及时按刀修正,但绝不能超公差标准。
5.各种零料开刀后要放齐,如果遇到不同规格、布边色差的分包者应依次序分开放置。
6.裁剪开刀下来的大碎料。
刀口布、应用带扎好,小碎布应投入碎布箩筐,以保整洁。
6 裁剪
裁剪总的要做好以下几点检验工作。
6.1.要根据生产通知单和技术部门的工艺文件,按次序逐步检验。
6.2.摊布长度和门幅是否与排样图规格一致。
6.3.划样后要全面检查,型号尺寸和零料、(布)层数、原料正反、纬斜是否标准,线路是否正确,中间门幅有否进出或上阔下狭等情况。
6.4.开刀后,要全面检查规格尺寸,对称部位是否相符、条子、格子纬斜是否符合要求,眼刀及钻眼是否有遗漏。
6.5.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检查,搭配零料等是否按拖配齐。
6.6.凡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车间办公室联系。
6.7.做好裁剪日报记录
A 为保证裁片与样板的一致,必须严格按照裁剪图上画出的轮廊线进行裁剪,使裁刀正确划线。
B 从左到右,从小到大。
C 左手压扶面料,用力要柔,不要用力过大过死,更不要向四周用力,以免使面料各层之间产生错动,造成裁片之间的误差。
D 裁剪时要保持裁刀的垂直,否则裁片边缘会起毛,影响精确度。
E要保持裁刀始终锋利和清洁,否则裁片边缘会起毛,影响精确度。
7配零料及调片
1.零配料要按照余料编号配,如遇余料不够配料,必须颜色对准,如遇做夹里,要求不低于四级色卡标准,但必须做好标记,以便识别。
2.配料在一批产品开好后,必须及时配齐
8 扎包
8..1 对裁片按规格不同进行分开扎包,防止上下颠倒搞错,捆扎要牢固,同时要注意小的裁片不要散落丢失。
8..2 检查裁片边际是否圆顺。
9 验片
9.1 验片是对裁剪质量的检查,是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裁片查出,避免布疵裁片投入缝制工序,验片的重点是布料面料、里料的裁片,验片员应严格把好裁片的质量关,确保不合格裁片不投入缝制工序。
9.2 验片的内容和方法
a) 裁片与样板相比,检查各裁片与样板的尺寸形状一致。
b) 检查裁片边际是否光滑圆顺。
9.3 经验片确定为不合格的裁片对可以修整的,进行修整;对不能修整的进行补裁调片处理。
10辅料
a.当接到生产通知单和工艺单后,仔细查看本批任务所用样板型号和所需用各种衬布型号、规格,并做到三核对,即样板型号和工艺核对,各种衬布型号和工艺要求核对,各类规格长短、大小和工艺要求核对。
b.各类衬布型号要按类存放,凡规定衬布斜打均以45度为宜。
c.每批产品要做到领衬、门巾衬、袖口衬等,颜色必须一致,打袖口衬长短狭阔和打门里巾衬均按工艺、样板为准,但不能大小头和当中狭阔。
10相关记录
1.生产通知单
2.排样图
3.生产工艺
4.分包吊牌
5.裁剪日报表
11留样
每件样衣裁剪完成后,将每种面料、配料留取大于等于A4纸面积的料样留存到纸箱中,方便后期采购参考面料信息。
12退料
每款样衣在裁剪完成后,及时将剩余的面料全部退还给设计助理,做到随裁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