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图、竖向管控要点

总图、竖向管控要点

1 总图、竖向管控要点
1.1 总图竖向(市政)设计管控要点
1.1.1 使用说明
项目负责人按此要点进行总图竖向设计管控。

1.1.2 职责分工
1规划院项目负责人提供总图竖向设计任务书。

规划院是总图竖向设计的责任部门。

2项目公司负责设计条件的准备工作。

3规划院建筑、景观、机电、结构专业,项目公司设计部、项目管理中心设计部、酒店公司、商管公司、总图竖向设计单位、单体建筑设计单位参与总图竖向的论证。

4 整个基地总图竖向设计含在大商业施工图设计单位招标内容中。

住宅组团内的竖向设计由住宅施工图设计单位完成。

1.1.3 工作流程
1设计条件准备:项目规划启动会后,项目公司按规划院要求一周内提供相关的设计条件(现状竖向标高),其余设计条件待项目公司反馈《市政调查表》。

发给规划院审核后,提供给总图竖向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2总图竖向设计包含在大商业施工图设计内容中,由大商业设计单位完成,招标文件体现相关要求(含设计任务书),范围为整个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不含住宅组团)和小市政设计。

3 总图竖向(含小市政规划)设计:
(1)总图竖向的设计周期30天,开始点为大商业方案深化评审会完成。

(2)确定±0.000:根据现场挖土或桩基要求,需要确定挖土深度,可先由竖向设计单位先行完成一个初步的竖向设计方案,评审后(规划院项目小组及项目公司)确定一个±0.000用于现场施工,待总图竖向设计完成后进行复核。

调整的范围超过500mm,应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决策。

4总图竖向论证评审;见会议标准。

1.1.4 设计条件
1政府的绝对标高图:发展部和项目公司提供。

2项目周边市政路近期的修建性详规:项目公司提供。

3 实测标高:项目公司委托专业测绘机构实测。

实测部位:项目周边现状市政路中心点
绝对标高、路牙石顶的绝对标高。

点位需求:规划院提供。

4市政外网图及市政接入点:项目公司提供。

1.1.5 设计范围及内容
1竖向设计
(1)自持物业±0.000标高的确定。

销售物业建筑(除住宅组团内)的±0.000标高的确定。

(2)为住宅组团内的±0.000标高确定提供参照标准(由总图竖向及住宅建筑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单位共同确定)。

(3)各建筑组团之间市政路面的高差处理。

(4)建筑组团内路面的高差处理原则。

(5)建筑外轮廓线(除住宅组团)到路牙石的高差、排水走向的处理、景观设计的处理原则。

(6)建筑物内高差的解决方式。

(7)地下室上方为室外区域降板的范围及高度的确定(结合地下室层高的确定)。

2 小市政的规划
基地内供水、污水、雨水、中水(如有),燃气、电力、供热、通讯等室外管网的综合设计。

1.2 总图竖向(市政)设计标准
1.2.1 使用说明
1作为总图竖向设计任务书模板。

2 建筑、机电、结构、景观专业按此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交底及设计审查。

1.2.2 设计范围及内容
1 竖向设计
(1)自持物业±0.000标高的确定。

销售物业建筑(除住宅组团内)的±0.000标高的确定。

(2)为住宅组团内的±0.000标高确定提供参照标准(由总图竖向及住宅建筑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单位共同确定)。

(3)各建筑组团之间市政路面的高差处理。

(4)建筑组团内路面的高差处理原则。

(5)建筑外轮廓线(除住宅组团)到路牙石的高差、排水走向的处理、景观设计的处理原则。

(6)建筑物内高差的解决方式。

(7)地下室上方为室外区域降板的范围及高度的确定(结合地下室层高的确定)。

2 小市政的设计
基地内供水、污水、雨水、燃气、电力、供热、通讯等室外管网的综合设计。

1.2.3 设计要点
1 建筑组团之间的市政路面坡度控制
(1)设计原则:在平衡土方量的前提下,道路的纵坡最好控制在0.3%以上,最低不应小于0.2%。

路牙石底设雨水口与雨水管相连,雨水口的间距不少于40m。

雨水井盖应避让人行出入口,雨水管的坡度及走向要考虑与市政接驳点高度控制。

(2)锯齿状找坡:用于高差不明显的路面,道路纵坡找至雨水口,主要靠雨水管线的排水能力进行排水。

(3)一面坡或两面坡:用于高差明显的路面,道路纵坡找至一端或两端的市政路面。

(4)室外雨污水管线的最小坡度:
2住宅建筑组团内的路面坡度控制
(1)组团内下部如为地下车库,则应考虑绿化区域的覆土(降板高度结合冻土层、滤水层、结构顶板找坡及种植土的高度,结合景观设计),结合路面排水、绿化带排水、住宅污水排水的要求,并考虑与市政的接驳口或与组团间道路的排水接驳口的高度控制。

(2)小区内路面排水:设置雨水口和雨水井有组织收集。

(3)小区内绿化排水:车库顶板上考虑滤水层,设置渗透管排放至小区雨水管网。

大面积绿地中雨水考虑单设雨水收集系统。

(4)住宅污水排水出路:(1)±0.000梁下排出室外、(2)±0.000梁下排入覆土层内找坡至小区污水管网(3)重力进入地下室污水坑压力排出。

3室外步行街
(1)步行街两端高差(两端高差不超过1M)不大的两种处理方式:
1)店铺门口不设台阶(用于项目所在地雨水量较少的情况):考虑景观地面铺装要求,街内不设地面纵向找坡,不设雨水口和雨水管。

设置雨水沟排水(沟的设置结合景观要求设在适当部位,横向找坡至有盖板的排水沟),明沟底宽不小于300mm,不大于450mm,最低高度不小于200mm,明沟沟底坡度控制在0.3-0.4%,直接坡至与室外管网连接。

2)店铺门口设有一级台阶(用于用于项目所在地雨水量较大,或市政外网条件相对较差的项目):台阶下部设雨水沟,用于在排水量不畅的情况下考虑蓄水功能,不致淹到店铺。

(2)步行街两端高差较大的情况:处理原则同上,但可沿步行街纵向找坡。

适当位置可考虑横向设沟。

(3)雨水沟的设置需结合建筑单体和步行街特点,步行街内均设有盖板的排水沟,在商铺地面穿越的雨水需设暗管敷设(管的坡度适当加大)。

(4)如室外步行街、主入口附近的广场下部为地下车库,则结构要考虑降板,则降板的高度考虑雨水沟的高度与找坡,还应考虑污水的排放及管线的冻土层埋设深度要求。

(5)如步行街两端高差较大,且下部仍为地下室,则地下室的顶板高度的设置需考虑地下室的层高要求。

4 大商业的±0.000的确定及竖向控制
(1)总图竖向要做到路牙石部位,路牙石可消化一部分高差(150-220mm)。

(2)大商业、百货等主入口室内外不做台阶,大商业的±0.000与室外有150-250mm 左右的高差(视项目具体情况定),通过景观做急坡消化。

(3)根据地块坡度情况,竖向设计可用平坡式或阶梯式。

当建设场地较为平坦,自然地面横坡在3%以下时,宜采用平坡式。

在3%-5%之间,工程地质较好,边坡较稳定,并以机械施工时,应作经济比较,以决定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

当自然地面横坡大于5%,应作阶梯式布置。

商业人流聚集部位的阶梯高度超过1.5m时,考虑设置室外自动扶梯。

(4)平坡式的坡度宜控制在2-2.5%。

室外广场宜设置1-2%的坡度。

终坡点的位置结合景观设计要求,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通长的水沟或排水井(埋地管排入市政)。

(5)广场或商业主入口的部位如为地形的低点,应考虑设置截水沟或种植池等处理方式,保证地形高处的雨水不漫流到广场。

(6)如果出入口离道路很远,或有大型的广场,在取得了合理的排水坡度后,可利用城市干道边缘的种植池消化高差,种植池在部分重点的部位如出租车停靠区域、公交车停靠点设置台阶(并考虑无障碍设计)。

方便人流直接进入购物中心。

(7)下沉广场、提升式广场的阶梯数量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慎重确定,阶梯式竖向设计中,台阶的长边应平行地形等高线布置;台阶的宽度依建筑红线、道路、管线、绿化、地形、地质等因素综合确定;两台阶之间可用挡土墙或花池连接,避免自然放坡占用场地。

(8)下沉广场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与市政雨水管网的结合,避免因市政管线埋深不够而导致雨水无法排放。

(9)大商业的±0.000标高应在考虑各种因素后综合确定,首层的标高应尽量一致,如果确实需要在室内消化部分高差,应考虑以找坡的形式解决,并不能对店铺的开门或经营有影响。

室内做坡要结合结构设计,避免因梁的设置影响坡度。

(10)室外步行街的两侧商铺的±0.000标高应一致,室外步行街如与步行街主入口或广场相连,步行街的设计标高还应考虑与主入口或广场的标高相协调。

(11)地下室的层高应考虑室外降板、主力店经营、货运通道、机械停车等综合因素确定。

(12)室外步行街或室外广场下部如为地下室,则降板的高度需满足雨水排水的需求(由
地面排水的坡度、长度、截水沟的高度等控制),雨水不应进入地下室。

5 小市政设计
(1)供水、供电、燃气、供热、通讯应结合各单体的泵房、换热站、开闭所、变电所的位置布置走向、入户位置,所有管线的入户位置应避开主入口,各主入口严禁设置井盖。

(2)污水、雨水的设计在该阶段只要考虑走向及与市政的接驳,与市政的接驳要考虑与竖向设计的配合。

(3)调压站、化粪池的位置要与建筑、景观配合确定,设置在绿化带、车库出口等远离主入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