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择题及判断题答案

选择题及判断题答案

选择题及判断题答案课程名:机械设计基础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考核点:机械设计基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B2.B3.C4.B5.C6.B7.A8.A9.A10.A11.B12.C13.D14.A15.B16.D17.A18.B19.D20.D21.A22.D23.A24.B25.C26.D27.C28.A29.B30.B31.D32.C33.A34.B35.D36.D37.A38.C39.C40.A41.B42.D43.C44.B45.D46.B47.C48.C49.B50.D51.B52.B53.B54.D55.D56.B57.B58.A59.D60.D61.A62.D63.C64.A65.D66.D67.D68.A69.B70.A71.B72.C73.C74.B75.B76.B77.C78.D79.A80.D81.D82.D83.B84.B85.C86C87.B88.A89.B90.B91.B92.A93.D94.A95.A96.C97.C98.B99.B100.A 101.D102.A103.C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1.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副全是转动副。

(×)2.转动导杆机构的运动副全是转动副。

(√)3.机构处在死点位置时,会出现从动件运动不确定现象。

(√)4.行程速比系数K>1的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5.连杆机构与高副机构相比,具有易精确地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的优点。

(×)6.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尽可能小一些。

(×)7.曲柄滑块机构可以看成是由正切机构通过用移动副取代转动副演化而成的。

(√)8.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点、线接触,易磨损。

(×)9. 凸轮机构中,从动件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会产生刚性冲击。

(√)10.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在理论轮廓上定义的。

(×)11.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是相似的。

(√)12. 凸轮机构中,从动件采用等速运动规律会产生刚性冲击。

(×)13.当滚子从动件的滚子半径小于凸轮理论轮廓上最小曲率半径时,会产生运动失真。

(√)14.为保证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传动效率,必须对压力角加以限制。

(√)15.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16.凸轮从动件中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会产生刚性冲击,用于低速场合。

(√)18.当一对标准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两轮的节圆分别与分度圆重合。

(×)19.渐开线齿轮上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圆称为分度圆。

(√)20..用范成法加工α=20º、Z=14的正常齿制的标准齿轮,将会产生根切。

(√)21.齿数不同而分度圆压力角、模数都相同的渐开线齿轮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加工。

(√)22.标准斜齿轮不根切的最少齿数小于17。

(√)23.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力角在齿轮的大端。

(√)2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25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啮合线是曲线。

(×)26.凡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它们的齿形是一样的。

(×)27.斜齿轮啮合时,其齿面上的接触线是与齿轮轴线平行的。

(√)28.斜齿轮的法面参数为标准值。

(×)29.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在任意啮合点上两轮的压力角都是相等的。

(×)30.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间隙系数C*都是标准值的齿轮就一定是标准齿轮。

(×)31.因为渐开线齿轮具有可分性,所以其安装时中心距的误差不管多大都没关系。

(√)32.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啮合线是直线。

(×)33.斜齿轮与直齿轮相比,其最大的缺点是制造比直齿轮困难,成本很高(√)34.定轴轮系是指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轮系。

(×)35.周转轮系是指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轮系。

(×)36.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的轮系,叫定轴轮系。

(√)37.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的轮系,叫周转轮系。

(×)38.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行星轮系。

(√)39..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1,则称其为行星轮系。

(√)40.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

(×)41.在周转轮系中,轴线位置变动的齿轮,叫太阳轮。

(√)42.在周转轮系中,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叫太阳轮。

(√)43.单一周转轮系中转臂与两个中心轮的几何轴线必须重合,否则便不能动。

(√)44.机器运转速度波动会引起机械振动,影响产品质量。

(√)45.对周期性速度波动可采用飞轮调节速度。

(×)46.对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可采用飞轮调节速度。

(×)47.机械中安装了飞轮后能消除周期性速度的波动。

(×)48.在确定飞轮转动惯量时,不均匀系数选得越小越好。

(×)49.为使飞轮不过于笨重,飞轮最好安装在低速轴上。

(√)50.对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械系统,一般采用反馈控制的方法(例如调速器)进行调节。

( ×)51.经过静平衡的转子也必定满足动平衡的条件。

( √)52.经过动平衡的转子也必定满足静平衡条件。

( √)53.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或轮齿折断。

( √)54.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齿面胶合。

( ×)55.对于齿面硬度HBS<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损。

(×)56.一减速齿轮传动,小齿轮1选用45号钢调质;大齿轮选用45号钢正火。

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σH1>σH2。

(×)57.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45号钢。

( ×)58.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宽度必须相等。

( ×)59.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大齿轮的硬度大于小齿轮的齿面硬度。

( ×)60.当不改变齿轮分度圆直径d1的条件下,通过增大其模数,减少齿数的办法,可以提高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

( ×)61.凡零件只要承受静载荷,则都产生静应力。

( ×)62.对于HBS<350的齿轮传动,当采用同样的钢材制造时,一般宜将小齿轮表面淬火,大齿轮调质处理。

(√)63.对于齿面硬度HBS<350的钢制齿轮传动,为使大小齿轮强度相近,应使大齿轮齿面硬度较小齿轮高出HBS30~50。

( √)64对于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若弯曲强度校核不足,则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增大其模数。

( √)65.对于传动比大于1的一对齿轮传动,工作时,其主、从动轮齿面接触应力是相等的。

( ×)66.齿轮传动中,经过热处理的齿面称为硬齿面,而未经热处理的齿面称为软齿面。

(×)67. 对于硬度≤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一般先按胶合条件计算。

(×)68.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齿数的原则是z1越多越好。

(√)69.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可以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70.对于轮齿的弯曲强度,当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

(×)71.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采取采用闭式传动的方法。

(×)72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直径一定时,减小齿轮的模数、增加齿轮的齿数,则可以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

(×)73..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y F与齿数Z 无关。

(√)74.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 F只取决于齿数。

(×)75.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为使传动平稳。

(√)76.斜齿圆柱齿轮设计时,一般螺旋角β的取值范围为8°~25" 。

(√)77. 设计一传递动力的闭式软齿面钢制齿轮,精度为7级。

如欲在中心距和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齿面接触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主、从动轮的齿面硬度。

(×)78 今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1的模数m1=5mm,z1=25,齿轮2的m2=3mm,z2=40,此时它们的齿形系数Y F1<Y F2。

(×)79.一对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面产生疲劳点蚀时,通常发生在.靠近齿根部。

(√)80.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中,当轮齿产生疲劳折断时,通常发生在齿根部。

(√)81.两个齿轮的材料的热处理方式、齿宽、齿数均相同,但模数不同,m1=2mm, m2=4mm,它们的弯曲承载能力为.m2的齿轮比m1的齿轮大。

(×)82.带传动的打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弹性滑动是可以避免的。

(×)83.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84..带张紧的目的是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85..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87.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

(×)8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89..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90.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小带轮直径决定。

(√)91.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2.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93.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应限制小带轮的直径。

(√)94.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的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95.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96..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97.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工作平稳,无噪声。

(√)98.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一般应大于120°。

(×)99.当设计得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是可以避免的。

(×)100.滚子链设计中,由于链节数一般应选用偶数,考虑到均匀磨损,链轮齿数也最好选偶数。

(×)10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102.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小链轮的转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