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整理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整理

⑴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放出CO2,气候变暖 排放的大量粉尘 排放大量SO2——酸雨 煤炭堆放,燃烧的废渣
⑵ 运输压力大 ⑶天然气的比较优势
优点
煤炭
开采成本低 储存、运输方便 价格便宜
天然气
清洁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高 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 燃烧效率低 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运输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徽苏 上海
阔叶林
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 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哪些自然景观?
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 哪些地形区?
轮南
塔里木盆地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上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返回
穿越黄河
施 工 现 场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B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
D.资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2.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格局是
A.西少东多、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北少南多
C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
3、读图,回答:该项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A.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B.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 C.东西部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问题 D.沿线地区能源不足问题
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 部发展的?
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东部地区资 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从西部输送至东部不仅西 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 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 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对西部进行投资和补贴。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
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
4、西部地区能源消费需求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施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西
气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东 输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
原 西部

【基础巩固题】 1.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比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 和石油,原因何在?
天然气开采、储运难,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 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洁,热值高
3、200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 平均为23.8%,而我国只有3.3%.由此怎样看待我 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 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SO2造成酸雨腐蚀建筑物
因酸雨致死的树木
生产储运中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地面塌陷
公路运煤
铁路运煤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改变过分依 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 构,提高具有清洁能 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区A、钢将铁资、源建优筑势、变建为材经、济运优输势、,商促业进、西水部泥经、济土增建长安。装和机 械B、电加子快等基产础业设的施发建展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 ②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③推动相关产业和基础建设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 发展。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 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重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西气东输的基础知识
学习方法:
1、熟记西气东输的基础知识。(如:线路的 起止点和经过的省区、地形区等。)
2、掌握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做到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黑龙江
四川
鹤岗
内蒙古
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商业运营





西




西气东输西工气程东全输线管投道产铺设

轮南施工现场
一、西气东输的概况
霍尔果斯口岸
轮南
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工程包括 三部分
两条线路
靖边
上海
广州 香港
温带荒漠
新疆
亚热带
宁 夏
山 西
常绿阔 叶林

西 河南 安 江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
C
读下图,回答下题
4.西气东输管道经过陕晋时向北走了弯路,其主要目的
是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D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D.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从 Nhomakorabea家层面看
2.从①具有体利意于义调分配能析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能 源1)消费对②结西为构沿部,途地改各区善省发大的展气发的质展影量创响,造促了进良区好域的协契调机发,展带。动沿线省
霍林河 阜新
鸡西
石嘴山 东胜 大同 开滦
陕西
神府 西山
阳泉 峰峰
徐州
平顶山 淮北
山西
辽宁 河北
江苏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安徽
贵州
克拉玛依 塔中
新疆
我国石油分布
黑龙江
甘肃
河北
大庆 辽河
玉门
四川
河南
华北 中原
胜利
辽宁 山东
泸州
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水资源:南多北少 水 能:西多东少(西南) 石 油:北多南少 天然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煤 炭:北多南少(山西、陕西、内蒙古和 新疆)
⑵ 开发利用现状
东北、华北油气 田已到中后期
进入全面 减产阶段
东部地区油气 供需矛盾突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 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1、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交通不便,气 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2、西部地区经济实力
经济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
前景广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提升空间大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⑴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1. 总的分布格局: 2. 陆上四大气区:
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 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 万亿立方米的58.9%。
新疆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
归纳总结:
我国的资源状况:
•总量丰富,品种齐全
•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较低
地区分布不平衡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自 地区分布不均 然 资 源 区域间不流动
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需求量和赋存量不匹配


适应区域发展
的 跨
供给平衡 区 域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