ⅩⅩ银行培训体系3ⅩⅩ银行培训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3.1ⅩⅩ银行概况ⅩⅩ银行成立于1997年8月,它的前身是ⅩⅩ城市信用社,1998年更名为ⅩⅩ市商业银行,是山东半岛地区成立的第四家城市商业银行。
2009年8月8日,正式更名为“ⅩⅩ银行”。
ⅩⅩ银行青岛分行的成立,标志着ⅩⅩ银行由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转变为一家区域性股份制银行。
目前,ⅩⅩ银行下辖ⅩⅩ、青岛、聊城、滨州四家分行,共设立78家支行(其中包含五家社区支行),在青岛地区、聊城地区、滨州地区分别成立异地分行,控股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
自成立以来,ⅩⅩ银行牢固确立“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广大市民,立足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差异化发展路线,经营业绩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公众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成为一家资本持续达标、管理机制灵活、经营效益显著、品牌特色鲜明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
截至2014年末,全行总资产达813亿元,较去年增长28.4%;本外币存款余额551亿元,较去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415 亿元,较去年增长17.2%;实现经营利润16.38亿元,新增3.38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86%,资本充足率11.45%,主要监管指标全部达标;上缴税金5.75亿元,连续8年成为ⅩⅩ市纳税企业前十强。
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全国“最具特色中小银行”、“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ⅩⅩ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 1年12月《银行家》公布的数据,ⅩⅩ银行已成功跻身全球1 000家大银行之列。
3.2ⅩⅩ银行人力资源状况ⅩⅩ银行初建时,全行共有员321 30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仅有40万方数据ⅩⅩ银行培训体系研究人,1997-2002年,由于经营能力弱,人均业绩低,人员扩张受到限制,成立的最初五年,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仅有2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引进人才,员工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ⅩⅩ银行拥有一支知识层次相对3.3ⅩⅩ银行培训体系概况3.3.1ⅩⅩ银行培训的组织体系201 1年之前,ⅩⅩ银行的培训像大多数银行一样,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201 1年4月成立了ⅩⅩ银行职工培训学院,所有的培训工作由培训学院负责。
ⅩⅩ银行职工培训学院是按照ⅩⅩ银行“人才战略”的要求,根据董事会提议,以“出成果、见实效、抓规范、树品牌”为工作指导思想,为培养有ⅩⅩ银行企业文化高度认同感、理论知识扎实、实战型、标准化新员工以及提升人力资源存量价值而设立的,是ⅩⅩ银行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方面的重大创新。
区别于以往新员工培训中单纯理论知识讲授或上岗后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在全国城商行中首创了培训学院与一家兼具教学、营销与对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实验银行并轨运行的独特模式,自主化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相结合、企业文化导入与职业形象气质塑造相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综合培养,是目前全国城商行唯一一家集理论学习与岗位实战为一体、促进企业战略执行落地、传导企业文化等于一身的企业内部教育培训机构。
按照董事会对培训学院的设想,学院以构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教育培训体系为手段,以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制度执行力、沉淀知识与经验为目标,从建设一个以新员工培训为主要职能、基本满足内部培训需求的培训中心,逐步发展为培训实施与培训管理并重,集新员工培训、全行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等于一体,拥有完善的培训体系、高素质内外部师资队伍的企业大学。
培训学院成立四年来,为ⅩⅩ银行培养新入行员工620人,在全行开展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培Yll200余场次,培训18 000余人次,为全行业务转型、管理升级、县域扩张、跨区域发展等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发挥了助推和支持作用。
ⅩⅩ银行职工培训学院内部设有教研部、教务部和行政管理部三个部门,与一家兼具教学、营销与对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实验银行并轨运行,全面负责全行培训体系规划、课程资源开发、师资管理及全行各类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教研部主要职责包括:负责编制系统员工培训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全行培训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办组织部分培训项目,包括:新员工岗前培训:基层机构负责人培训;直管领导人员及后备人员培i)iI;其他大型培训项目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培训;负责培训项目管理,包括培训项目审批、指导实施和效果评价;负责培训工作人员队伍管理,包括兼职教师、培训联系人队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务处负责对全行提升性培训项目的管理;负责人才库、师资库和题库的维护;负责全行适应性短期培训项目的审核、发义通知、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负责组织实施岗位资格考试、基层机构负责人考试、业务等级考试及其它与业务相关的考试;负责全行员工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规范管理和审核维护;负责个人学习网的维护;负责对培训教材、岗位资格考试教材和培训档案资料的管理;负责教学设备的管理。
组织架构如图3-3。
3.3.2ⅩⅩ银行培训项目简介(1)ⅩⅩ银行新员工培训ⅩⅩ银行职工培训学院,负责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计划。
“新生计划”以新招聘入职的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为主要培训对象,培训周期为一年,以教学实验银行为新员工理论培训与业务岗位实操的教学基地,区别于以往新员工培训的传统模式,对学员实行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训相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确保学员成长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战型、标准化的成熟职工,并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各网点标准服务、规范流程的带动者,起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作用。
“新生计划”以“出成果、见实效、抓规范、树品牌”为指导: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教与学的指导原则,注重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重点突出、质量优先、标准统一”为课程讲授原则;从“老师、学生、课程、课件、教学”五个方面开展工作,贯彻“学院的一切工作皆是培训”的工作理念,培训师思想在前、身体在后,通过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和“学员自主管理”,在业务培训的同时注重提高学员的自律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符合ⅩⅩ银行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打造ⅩⅩ银行的培训品牌。
(2)中高层人员的“精英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北大、清华等知名高等院校的EMBA学习;同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组织中层管理人员/dBA培训,目前已举办了三期,累计培训240人,通过对管理、金融、营销及人文类课程的学习,使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3580”培训计划从全行普通员工中,通过笔试、面试等层层选拔,最终选取80名35周岁以下员工,作为ⅩⅩ银行储备干部,聘请专家,讲授管理学、心理学、国学等,以使他们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能力,(4)基层骨干员工“翠竹计划”由职工培训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办学,九个月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
取名“翠竹”,寓义基层新生力量不断成长,通过培训使得综合素质节节提高,是全行的希望所在。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8期培训,累计培训骨干员:E640余人。
(5)“963”内训“963”内训是为打造知识型员工,丰富员工学习途径、提高学习频率,使全行的政策、措施得以迅速传导,提高全员执行力而推行的“人人为师”的全行内部培训模式。
根据《ⅩⅩ银行“963”内训管理办法》要求,内训实施情况纳入全行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直接影响各经营单元绩效,员工学习情况也同时纳入全员学分管理,影响员工分级及晋升。
“963”内训为一种无边界学习模式,培训内容既可以是企业新制度新办法新业务品种,也可以是企业文化讨论和思想座谈,还可以进行摄影、艺术品鉴赏、茶艺等的学习。
通过“963”内训的实施,企业各项制度得以及时执行,企业文化得到持续传导,员工综合素质在培训与自我培训中不断提高。
(6)客户经理夜校通过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行业信息等的培训,提高客户经理对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把握,更新知识结构,扩展客户经理视野;增强客户经理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业务实际操作能力。
(7)ⅩⅩ银行大讲堂通过外聘专家,向全行员工传递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现状与走势研判、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与中国经济政策等,提高全行员工的金融意识和金融敏感度。
3.3.3师咨队佰构成(1)专职培训师队伍。
一是在全行范围内公开选拨业务骨干:由行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外聘清华教授组成评委组,通过业务知识考试、PPT课件试讲、面试、360度综合评价等方式,在全行一线业务单元中公开选拨了一批思想品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知识全面、从业经验丰富、风控合规意识强、授课能力突出、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及法律法规知识并对ⅩⅩ银行企业文化高度认同的骨干员工做为专职培训师。
二是在学院自己培养的“新生”班毕业学员中选拨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专职培训师队伍中,优化培i)llt)可ii年龄与学历结构。
(2)兼职培训师队伍。
ⅩⅩ银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各经营单元的骨干员工均承担新员工培训任务,是兼职培训师的重要来源,对符合条件的培训师,颁发聘书。
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均为每期学员讲授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职业道德与从业操守、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等课程并现场互动座谈,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讲授业务发展的新趋势、新热点及风险提示等课程,骨干员工负责对学员进行延伸实训的带教。
兼职培i)llNi是培训师队伍的有力补充,是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训的重要保障。
(3)外聘师资。
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与多变,企业的经营也变得越来越动态化。
因此,服务于新员工培训的培训师队伍建设要体现较大的柔性和非静态性,师资队伍中需要有著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高层次的人才进行补充,培训学院通过合作与筛选,建立了外聘师资的师资库,学员可以通过外聘老师的授课,了解到更为前沿、专业化的知识与理念,对于开阔员工视野,把握与银行密切相关的宏观环境、创新业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3.4课程体系(1)基础类课程基础类课程是为新员工开设的企业员工品行养成型课程,强调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培养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确定企业员工做事方式、行为准则,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讲解,使学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职业规划通道有清晰的认识。
(2)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主要以提高员工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的课程,以提高岗位技能熟练程度,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设计课程,包括新知识、工作技巧、业务流程、内部规章制度、服务礼仪等。
(3)创新思维类课程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当今多变、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员工需要具备创新性思维,致力于用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
结合宏观金融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在新员工培训中设置创新思维类课程,培养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