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下开采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地下开采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的技术参数,并据此进行排土场切方设计。
2)在上述四种工况时,如果排土场的稳定状态 均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这种情况下对排土场进行优 化减载设计,可以保证即使小概率事件发生也可以 确保排土场安全。 3)充分结合排土场现状,在满足坡面角和安全 平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原运输公路,减少切 方量。 4)减载设计综合考虑了排土场防排水工作的 要求,在各平台施工过程中形成3%的坡度,使得雨 水汇至斜坡道位置集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坡面。 5)在总安全平台宽度不降低、不影响最终坡面 角的前提下,安全平台按照7 m和16 m交错布置, 避免个别坡面坍塌并段导致总体坡面不稳定。 3
万方数据
・16・
矿
冶
2主要技术要点
1)通过滑移场理论、数值模拟方法、极限平衡 分析法等进行系统地研究和评价,得出排土场稳定
2)工程量减少,工期大幅度缩减 该排土场原设计减载860万m3,至2012年7 月末已经切方380万m3,按原设计需要再切方480 万m3。按原设计预计至2014年2月完成全部施
1.1开展岩石力学试验
合体、碎石土等的大型直接剪切试验,获得抗剪强度
参数。在某北排土场按照100
in×100
m网格进行
取样,采用土三轴仪对基底表土层所取试样进行相
差异。
万方数据
・14・
矿
冶
Janbu法和推力传递法均针对任意滑移面而提 出。前者假定土条间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后者则假 定土条间作用力平行于土条底面。但是,无论是 Janbu法还是推力传递法均认为土条侧面不是滑移 面。按照推力传递法,只有当01=沙时恰好满足滑 移条件,一般a均小于沙,因而无法判定相应的解为 可动解。而对于滑面端部Ol大于沙的土条,则又破 坏了屈服条件。王元汉教授对此作了改进,假定各 土条件间的切向力r和法向力Ⅳ满足式(1)的屈服 条件。
o,
对排土场进行减载设计,结合该矿设计,拟选用4 n13电铲采装、42 t矿用汽车运输,因此运输公路须结 合设备运行和作业能力确定。设计分别在140
150 m、160 m、170 m、180 m、190 In、200 m、210
1"11、
m形
成7~31个宽度不等的安全平台,最终边坡角不大
图4
排土场D-D剖面工程地质分布图
关参数试验。 试验技术要求及结果:1)按要求进行粗粒土样 制备,装样后进行样品固结,固结完成标准为小于1 mm/h;2)垂直压力加载采用分级施加,每级荷载施 加完毕,待压力表稳定后再继续施加压力,逐级加压 至相应的预定荷载,并保持稳定;3)固结完成后,安
装位移自动量测设备,进行水平剪切加载,加载速率
控制在3~6 mm/min,同时记录水平位移值与剪切
对排土场进行了减载设计,排土场段高降低60~80
m,最终坡面角200~220,减载工程量860万m3,需 减载资金5714.2万元。自2010年5月份开始施 工,至2012年7月末累计减载380万m3,排土场高 度降低30—50 m,有效地降低了排弃物自重荷载的
第22卷增刊
2013年11月
矿
冶
V01.22,Suppl November 2013
MINING&METALLURGY
文章编号:1005-7854(2013)S0-0013-04
某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王凌云
(首钢矿业公司技术处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河北迁安064404)
摘
要: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原露天排土场紧邻地采工业广场,段高高、距离近等因素给工业场地的
山,2004(2):24—26.
[3]裘家暌.待露天矿排土场的稳定性研究述评[J].化工 矿山技术,1987(5):1—5,64. [4]朱大勇,钱七虎,周早生,等.基于余推力法的边坡临界 滑动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6):667-670.
研究成果应用情况
1)排土场技术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2013年2月末,减载降方工程施工完毕,排土场
工。方案优化后剩余切方量122.6万m3,比原设计
减少工程量357.4万m3,整体工期缩短约12个月。 3)工程投资减少
经过本次优化设计与研究,比原设计少减载
357.4万m3、700.5万t。按切方成本3.39元/t计 算,约减少投资237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邓世学.太和铁矿排土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C]// 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有色冶 金,2002(4):7—9. [2]汪勇.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J].金属矿
以㈨1 j梢!溯l 绷
一机 绷
|呱 纱吣
?勿霄 可4
兹蝴|’(『泐㈣ fI l㈨} f憾 励 黝l#Yl/.i ㈣m A 沁馕4|% 1|搠r 们l|lA ㈣啪嗡 z—Z
/。
I
协;缃确
l!/ 、!㈠|{ ||≯㈡ |.㈡|㈠ 燃
排土场危险滑面搜寻图
图2
控制问题。根据最优控制论,边坡体内应存在无数
图3
安全带来隐患,一旦排土场发生大面积的塌方,将造成工业设施毁坏。本文主要利用科学方法寻求排土 场最危险滑移面,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手段降低排土场段高,增加安全平台,减缓整体坡面,确保排土场的 稳定和工业场地的安全。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排土场;减载 中图分类号:TD85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5-7854.2013.z1.0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y2013z1004.aspx
[5]韦寒波,孙世国,高谦,等.基于临界滑移场技术的排土 场边坡稳定性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6):
581.584.
堆积高度降至50~80
m,130—210
m水平共形成9
个安全平台,总平台宽度180—220 m,总坡面角均在 19.2。以下,排土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消除了排土场 滑坡的隐患,为矿山的安全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
应力值;4)进行饱和样品试验,需在样品制备时对
样品进行饱和处理,然后进行固结剪切;5)对六组 碎石土进行常规与饱和剪切试验及其它相关的试验 研究,试验成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排土场碎石土及基底土物理力学指标
作用。按原设计方案需要再减载480万m3,预计工
期14个月。但从已揭露情况看,已排放了15年的 排弃物已处于稳定状态;项目组提出对减载方案进 行优化,但考虑到其下部有重要的工业广场,需要保 证排土场的绝对安全,方案必须建立在科学严谨的 研究分析和数据支持基础上,为此特立项进行专题 研究‘卜61。 l
表2饱和时排土场碎石土及基底土物理力学指标
研究内容
碎石土抗剪强度试验设备主要用于测试土石混 1.2最危险滑移场的确定 1.2.1确定方法 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确定危险滑移面的基本原 理有任意滑移面边坡剩余推力法和边坡全局临界滑 移场法,二者在计算方法和求解可动解方面有明显
作者筒介:王凌云,工程师,采矿工程专业。
北排土场危险滑移面分布图
万方数据
王凌云:某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排土场稳定性研究与实践
・15・
1.3应用滑移场理论,对滑坡面稳定性进行研究 通过应用滑移场理论方法,确定最危险的滑面 位置,然后考虑各剖面在以下四种工况条件下的排 土场稳定性状况分析:1)正常条件;2)有地震作用 条件;3)处于饱和状态;4)处于饱和状态且有地震 作用影响。若试验结果表明,在极端气象条件下上 述四种工况时排土场的稳定状态均满足稳定性要 求,即可据此优化出排土场的减载方案。 在本项目研究中,在坡角达到19.20时,应用四 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Morgenstern—Price、 Janbu、Bishop、余推力法)分别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 价,然后取稳定系数最小的数值作为边坡评价是否 稳定的依据。在此,仅列出饱和有地震作用条件下 各剖面边坡稳定系数。
DRAFT
经过修正后,将保证所得的解为可动解。但是 求可动解时是在求解不同滑移面安全系数的极 小值。 临界滑移场方法直接从整体出发,通过数值方 法模拟出边坡体内任一点的危险滑移方向和条块间 最不利推力,最终得到一簇任意形状危险滑移面的 临界滑移场,其中一条为临界滑移面,其余的危险滑 移面是次临界的破坏面,以剩余推力值表示其稳定 程度。临界滑移场法求解方便可靠,所得临界滑移 面能逼近解析解。 本次研究只考虑条块间的水平作用力,相当于 简化Janbu法。即作以下简化假定:1)不考虑各块 滑移体自身相互挤压作用;2)不考虑各分块两侧面 间的摩擦力;3)各段滑体上的推力作用方向水平。 求最大剩余推力P…实际上是个最优控制问 题。如图1所示边坡,规定滑移出El段范围A.A:, 人13段范围B,B:,因此这是一个两端非固定的最优
50197—
于边坡稳定性研究推荐边坡角。具体技术参数见 表4。
表4减载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煤矿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
2005)规定,排土场边坡在极端条件下稳定系数不 低于1.05。从计算结果来看,最小稳定系数为Janbu 法计算的c.c剖面和D-D剖面,稳定系数均为 1.05,满足规范要求。 从排土场边坡稳定状态的计算结果来看,前三 种情况排土场边坡整体处于非常稳定状态,第四种 情况排土场边坡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由于某北排土场是由碎石土组成,渗透性比较 好;又由于排土场排放物料的最大高度为50~60 m,所以不可能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排土场的稳定 状态要好于饱和条件下有地震作用影响下的状态。 本研究之所以既考虑达到饱和状态,又同时考虑地
表3饱达到极端条件时排土 场整体也能处于安全状态,那么当没有达到极端条 件时排土场的整体稳定与安全更加可靠。 根据相关规程或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本次研究的 取值方法,再考虑某北排土场已经排放15年以上, 经过多年固结和运行实践的检验,说明排土场的基 底条件和稳定状态等条件满足安全要求,也符合相 关规范的要求。没有经历过的工况是有地震作用、 或有暴雨作用同时又使排土场的含水率达到饱和状 态;或两种条件同时出现。尽管上述工况存在的概 率非常小甚至几乎为0,但本研究方案中也考虑了 该极端条件,从而保证即使小概率事件发生也可以 保证排土场的安全。 1.4根据最终坡面角进行减载设计 由于A-A、B—B和C-C三个剖面与D-D、E—E和 F.F三个剖面的主滑方向不同,也就是沿工业场地 方向选取的三个剖面求出的最大倾角为伪倾角,不 是排土场设计的真倾角。设计时将以垂直排土场方 向的三个剖面为主剖面进行相关的工程设计,那么 由得到的沿工业场地方向(A—A、B.B和C—C)三个剖 面的最大坡角将小于19.2。,从而可以保证边坡的 沿工业场地方向(A—A、B-B和C-C)三个剖面方向的 稳定性。 根据研究确定的排土场最终坡面角为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