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大家都知道,身体健康很重要,虽然说拥有健康不等于拥有一切,但是失去了健康无疑失去了一切。

当我们非常关心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就需要了解目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都是那些疾病。

最近国家卫生部进行了一个大范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目前我国死亡原因占居前三位的,加起来超过50%。

那么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我国传统医学给出的回答是:人得病是外感六因、内伤七情。

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其中内部原因就是人的情绪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会影响到我们的肌体。

西医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前面所说的那些比较重要的、威胁到人生命的一些病,实际上都和一个因素有关系,就是心理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心理疾病。

不管国外还是国内,有关临床方面研究的结果都在提示我们,要想维护好身体健康,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共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就是六大营养素应该搭配合理。

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荤素搭配合理,蔬菜类、水果类要占到70%。

根据中国人遗传基因的特点,我们的饮食结构主要以谷类食物为主,所以大鱼大肉要适当限制,不然病就可能吃出来了。

生命在于运动,必须保持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就是烟最好不抽,酒少喝一点,可能是有益于健康的,喝多了就会对健康不利。

心理平衡,虽然写在最后一条,但是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应该说它非常重要,因为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如果心情不好,前面三条就很难做到,心情不好的时候,饮食色香味俱佳,也会没有胃口、没有食欲。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愿运动,而且吸烟更厉害、喝酒更凶,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话题是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综合国内外专家的说法,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情绪极其稳定。

遇事不惊慌、不冲动、不激动。

二是意志品质健全。

做事有自觉性、有坚韧性、有自制性。

三是自我意识正确。

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活得有自尊、有自信、有自知,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不因为自己有优点而忘乎所以,不因为自己有某些不足缺点就妄自菲薄。

四是人际关系和谐。

这其实无需多讲,不管走到哪里,跟什么人在一起,应该很快跟大家把关系协调好,有矛盾能够及时解决,一句话,就是要学会适应不同类型的人群。

五是环境适应良好。

能够对外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能很好的适应。

六是个性结构要完整。

就是兴趣、爱好、做事的动机等比较协调、统一、完整。

有了这六条标准,我们努力去做就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在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

实际上,所有正常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人的心态是有起伏的。

当这条红线波动到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也就是心理状态不佳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负性情绪,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当我们说到影响心理原因的时候,有一个事情很明确,就是心理压力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所以,今天的话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什么是压力。

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大生活事件。

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预期的突然发生、突然降临的事件。

比如灾难、亲人去世等等。

这就像从天上突然掉下来一块巨石,让每个人都猝不及防,对人影响巨大。

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2年的“7.21”水灾,这种灾难性事件,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再比如空军飞行员,属于高风险的劳动,每年都会有事故发生,特别是机毁人亡的事故,对于飞行员家属来说意味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像这类事件都属于重大生活事件。

另外执行重大任务,在非常特殊艰苦的环境中,可能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也属于这类。

另一类是累积效应。

对多数人来讲,不可能经常会遇到重大生活事件,但来自生活中的烦恼肯定是有的。

比方说工作压力大、个人成长进步遇到挫折、生活中遇到困难、亲人生病以及与别人发生矛盾等等。

这些常见的问题,就像鞋子里的沙子,虽然小,久而久之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这类事情生活中非常普遍。

像2013年的园博会,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给参建的组织方、建设方都是极大的挑战,压力与风险并存。

再比方近三年的人防工程综合治理,每年要完成100处人防工程的整治任务,每个街乡镇综治办都加班加点做工作。

再比方一个领导干部到一个新单位就职,人员不熟悉、资源配置不清楚,头三个月开展工作肯定是无从下手。

这些都会给心理形成压力。

总之,不管是重大灾难还是工作任务、人际矛盾、成长挫折、家庭困难、身体疾病等,凡是能够扰动人的心境、给我们带来不愉快、带来负面情绪的,都可以统统归置为压力。

第二,压力的影响。

概括起来,压力对人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情绪。

当人承受着压力的时候,情绪的指标会很敏感,情绪可能变得不稳定,很容易冲动、很容易郁闷焦虑、很容易发火,工作起来没有热情,感到很无助。

二是心理。

像能力方面,长时间在压力下,可能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做事犹豫,工作效率低等等。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任务可能就完成不好,就有可能受到领导的批评,由此久而久之自我能力就会降低,缺乏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三是行为。

睡眠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当承受压力的时候,可能睡眠质量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来不容易入睡等等。

还有一些表现就是,烟酒量增加、不喜欢人多的场合、坐立不安、生活习惯改变、甚至有攻击性行为等等。

四是身体。

当有压力的时候,身体也可能给我们发出信号,或者是脖子发紧、发硬,后背痛、胸闷气短、胃口不好等等。

以上所说的情绪、心理、行为、身体这四个方面,是压力的影响。

给大家介绍这些,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当我们有压力的时候,这几个方面是会给我们发出信号的。

如果发现上述表现,就是提醒我们在承受着压力,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

现在,压力对人的影响变得非常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现在全球范围内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多达5亿,患抑郁症的达2亿多,自杀变成了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从我们国家来看,虽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逐渐跃升,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但另一个指标,也就是国民幸福指数却非常靠后,2005年是48位,2008年下滑到54位。

2013年下滑到90位。

重症精神病患者1600万,占人口的1.2%。

每年自杀的30多万,占全世界的38%,占我国死亡原因的第5位,其中17至34岁年龄段,自杀是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现在党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第三,如何应对压力。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问题。

心理问题经常由现实问题引发,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想到是什么问题影响了人们的心态,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如婚恋受挫,就要找准受挫的原因,如果是自身的问题,就要主动找女方沟通,如果是女方的问题,可以找第三方传递信息,达到和解。

如果是家庭父母有病,就要找准病因积极治疗。

再比如个人进步受挫,就要查找是否是自身工作不到位,或者是能力素质不够,再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提升措施。

只有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就不难解决。

二是自我调试。

刚才我们说了应对压力的第一个办法“解决问题”,但今天不是主要来谈这个话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情况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若干种,但有些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加强自我调试,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六个原则和十种方法。

先讲六条原则。

第一全面认识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心理特点可以分成每时每刻的心理状态,特点是情绪状态,是好还是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类型,分外向或内向。

气质类型也不一样,可以分成四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性格外向,情绪不稳定;多血质的人,性格外向但情绪稳定;黏液质的人,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抑郁质的人,性格内向且情绪不稳定。

每个种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但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就是因为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不同。

另外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质素,你的长项在哪里,你的短板是什么,怎么样使得自己素质能够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可以变得更强。

再就是碰到事情应对风格,以及每个人在周围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等等。

这些问题,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单位,了解之后,对于我们应对压力都会很有好处,我们就知道在这个压力场景之下,我们这个特点的人容易出的毛病在哪里,容易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我们怎么去应对。

那么怎么能够可以了解自己呢?我们现在有一个做法,就是做一个心理测评。

通过测验我们可以定量定型的来分析我们的个性类型、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社会知识系统到底怎么样。

所以,当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心理测试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很好的去了解自己。

第二辩证看待压力。

要想能够把压力应对好,先得说一说压力到底是什么,前面我们列举了好多压力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但压力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对我们还是下面作用的。

首先,压力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人们为了维持一个正常的状态,离不开一定水平的压力。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一所大学专门作过研究,搞一小房子,搞一张床,铺上很松软的席梦思,尔后发出布告招募志愿者,说谁要愿意到这个小房子里的床上躺一天,就给20美金。

有人说这是好事,平时睡觉就睡不够,现在睡觉还可以拿线。

志愿者来后,工作人员说,你不是不愿意看到一些烦心的事吗,现在给把眼睛蒙起来,你不愿意听别人对你评头论足,把你的耳朵捂起来,而且把你的手脚也包起来,再躺到床上。

结果是大多数的被试者在里面没有超过24-23小时,没有一人坚持72小时。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发现一开始可以睡觉,但睡够了就睡不着了,睡不着就开始烦,烦怎么办,唱歌、自己跟自己说话,但总有累的时候,这时候越是累但人大脑却停不下来,明明蒙着眼睛却可以看到一些场面,明明捂着耳朵却可以听到声音,这就是幻觉。

人大脑结构里有一块叫网状结构,科学表明这个网状结构必须接受一定刺激,只有接受刺激,人的大脑才可以处在一个唤醒的水平,人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所以,有人花线到游乐场坐过山车、攀岩,有人虽然害怕还喜欢看恐怖片,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压力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这个观点符合进化论的思想,比如小孩学走路的时候,可能随时被摔倒,但也就是的在摔倒的过程中学会了走路。

再比如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为了让大家掌握所学知识,经常会提问,隔几天还会进行小测试,到了期中、期末还要考试,成绩单拿回家还要让家长签字。

这就是对学生的压力,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压力,才使学生学会了很多东西。

还有我们工作能力的提高,无一都是在在压力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必须要保持一定水平的压力,人才能发挥自己最好的的工作水平,工作的绩效才会最高。

如果没有要求、没有任务,或者布置任务没有督促检查,就不可能把任务完成好。

当然压力过大的时候,就会出现疲劳,出现职业厌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