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理论
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理论
⒊管理成本。巨额基金的管理
三、两种制度的结合
(一) 部分基 金制
(二) 问题
一、现收现付制财务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⒈平衡公式
C=B· D
在职职工人均缴费 退休人员人均保险金 退休人员人数 = · 在职职工平均工资 在职职工平均工资额 在职职工人数
C=c/W, C为保费 率,是保费收入c与工 资总额W之比率;
⑵更具体地说 制度内退休职工人数的增加和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会加大制度负 担;
替代率一定时,职工平均工资的增加,既增加养老基金,也增加 养老金,对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缴费职工人数(覆盖率)的增加,短期内会减轻制度负担,但从 长期看,无助于制度负担的减轻,因为他迟早会成为退休职工。
⒊政策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设 计的任务,就是 通过调整缴费率、 平均替代率和抚 养比,使制度保 持平衡:
优点
⒈再分配功能强,具有明显的 公平性质
• ⑴年轻人向老年人的再分配。 • ⑵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 • ⑶在“生物回报率(人口增长率+实际 工资增长率)”大于市场利率的前提 下,可以实现代际之间的帕累托改进, 即在人口结构年轻和经济快速增长时, 现收现付制度是一个每代人都获利而 不受损的制度。。
第一,自我负担 率低于制度负担 率是选择个人账 户积累制度的前 提;
(二)退休年龄影响经济竞争能力
其他条件不变,则退休年龄越早,全社会劳 动力成本越高,竞争能力越弱;
相反,退休年龄越高,全社会劳动力成本越 低,竞争能力越强。
(三)退休年龄影响劳动力市场
(四)退休年龄影响消费和储蓄
(五)退休年龄影响国民产出
⑴提高覆盖率, 短期可以降低抚 养比,降低制度 负担;
⑶提高退休年龄, 既增加在职人口, ⑵降低替代率 (有条件),可 又减少退休人口, 以降低制度负担; 对降低制度负担 具有双重作用。
二、基金积累制财务平衡式 及其影响因素
(一)平衡公式
雇员工作第一年的供款额为 CW,这里的 W 为起始工 资;在随后的年份,随着工资的增长,供款将以每年 1+ g 的速度增长。这里的 g 为工资增长率。考虑到基金的投 资增值因素,基金的积累将以每年 1+r 的速度增长,r 在这里为利息率。到退休时,雇员退休基金的积累为: 1+g (1+g)2 (1+g)n-1 CW(1+r)n[1+ + +……+ ] 1+r (1+r)2 (1+r)n-1
优点
⒉有利于应对通货膨胀。通过提高 费率实现。 ⒊无须长期精算平衡,无须管理巨 额基金,管理简单,成本低廉。 ⒋可以迅速建立起全额养老金领取 权。而基金制从建立到提供保障需 要几十年时间。
弊端
⒈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财 务的可持续性问题。 ⒉由于其公共性,“逆选择” 的冲动强。 ⒊道德风险问题。
二、基金积累—个人帐户制度的利弊
五、医疗保险制度收支平衡分析
参考书目: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8月
王鉴岗:社会养老保 险平衡测算,经济管 理出版社,1999年9 月
王晓军:中国养老金 制度及其精算评价,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2月
概念
在职一代为自己的 退休缴费养老,基 金以个人账户的形 式存储,保持一生 收支平衡。
优点
⒈财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 响。 ⒉缴费确定制,政府风险小。 ⒊激励作用强,效率高。 ⒋利于储蓄。
弊端
⒈缺乏再分配功能,影响社会 保险功能的发挥。 ⒉个人帐户本身具有的风险:
• • • • • 退休基金压迫消费供给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 政治经济不稳定的风险; 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 长寿风险。
三、退休年龄对收支平衡的影响
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尔科齐 宣布将最低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 至62岁、领取全额政府退休金的 年龄则从65岁提高到67岁,这一 决定导致工会举行大规模罢工。
在个人账户积累 制度的情况下, 退休年龄是一个 更为重要的因素。 因为,
第二,自我负担 率高则退休金不 足的风险比现收 现付制度更高。
(3)在利息率与工资增长率相同,且老年抚养比低于退休年数与 工作年数之比时,现收现付制度的供款率更低。
这些结论对一国社会保障财务制度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
在人口老龄化发生和发展的情况下,当社会保障制度覆盖 下的老年抚养比高于甚至是大大高于自我负担率时,当利 息率至少高于GDP及总收入增长率时,基金积累财务制 度会比现收现付制度更有效,否则,基金制度是无效的。
缺点是由于医院的收入同提供 医疗服务的项目多少有关,因 而有提供过度服务的动机,医 疗费用难以控制;保险机构为 了控制过度提供服务,必然要 高度介入规范医疗行为与审查, 行政管理成本高
这种支付方式能够 鼓励医疗机构和医 生以较低的医疗费 用为更多的人提供 服务,鼓励医疗资 源流向预防服务。
另外,英国的持有 资金的全科医生 (GPFH)采取的 也是这种形式。
服务质量 很好 良 良 良 差
管理 非常难 非常容易 容易 容易 容易
四、降低医疗费用的措施
(一)个人 账户与统筹 账户分开核 算与支出。
(三)对离 休人员与公 务员医疗费 用支出实施 有效调控。
(五)建立 有效的公立 医院与非公 立医院并存 的体制。
(二)界定 基本医疗支 出范围。
(四)实行 定点医院的 仲裁制度及 结算制度。
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赵俊康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基 金模式评析 养老保险基 金收支平衡 医疗保险基 金收支平衡
基金筹集
现收现付 基金使用 社会统筹 现收现付—社会统 筹 —— —— 基金积累—个人帐 户 基金积累
个人帐户
一、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制度 概念
由在职一代为同期已 经退休的一代缴费养 老,基金由已经退休 的人员共同使用,保 持当期(一年内)收 支平衡。
美国的健康维护组 织(HMOs)广泛 采取了这种办法。
但是,人头预付制 也有缺点,即可能 出现提供者为节省 费用而减少服务提 供或降低服务质量 的现象。
特点:
医疗保险支付给每 个住院病人的费用 只与诊断的病种有 关,而与服务质量 和每个病人的实际 费用无关。
优点:
可以激励医院为 获得利润而主动 降低成本,缩短 平均住院日,有 利于费用控制。
如 果 工 资 增 长 率 与 利 率 相 等 ,则 以 上 两式可以分别简化为:
积累额
支付额
(3 ,4)
在积累制度下,退休时,基金的积累量必须与退休后所需 求的退休支出现值量相等,即式(1)与式(2)相等,如果利息 率与工资增长率相等的话,式(3)必须与式(4)相等。则所需 的缴费率为: C=B(m/n)
医疗服务质量的保 证难。
特点:社会保险机构 对医生支付固定的费 用,不考虑医生看病 次数和服务人数的多 少。
优点:利于控制费用;
缺点:难以调动医生 多提供服务、提高服 务质量的积极性的缺 陷。
支付方式 按服务项目付费 按人头付费 总额预付制 按病种付费 工资制
如果给付水平与工资指数化的话,那么,m 年的 退休生涯在其开始年份的现值为: 2 m-1 1+g (1+g) (1+g) n BW(1+g) [1+ + 2+……+ m-1] 1+r (1+r) (1+r) 这里,n 为工作年份,m/n 为退休年数与工作年 数之比,我们称它为自我负担率,g、r、n、m 为常 数。
四、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 收支平衡的几个特殊问题
基金的实际低收益率对统账制度产生了两重负效应:第一,基金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在理论上抽掉了部分积累制度 合理存在的基石,在实践上加重了制度的负担;第二,基金的贬值使原本不多的积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显得更少,加剧 了制度支付的困难。
缺点:
当诊断界限不明时,容 易诱使医生令诊断升级, 以获得较多的费用支付; 诱导病人住院或手术, 分解住院日,而且制定 标准的过程复杂,调整 频繁,管理成本过高。 这种方式最早在美国老 年医疗保险中实行,现 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
优点: 保险机构能够较好 地控制医疗费用。 缺点:
确定预算总额难;
⒊政策意义
⑴退休年龄问题 ⑵基金投资问题 ⑶基金管理问题
(三)现收现付制度与基金积累制度的 比较分析
工资替代率为40%时的缴费率
从上表得出的结论:
(1)当老年抚养比等于自我负担率,且利息率与工资增长率相同 时,供款率在两种财务制度下是一样的,即制度的负担率在此 时是相同的。 (2)当利息率高于工资增长率时,基金积累制度的制度负担率才 会减轻,它才会优于现收现付制度。相反,当利息率低于工资 增长率时,要达到相同的给付水平,基金积累制度的成本比现 收现付制度更高。
也即: 缴费率=平均替代率×抚养比
⒉平衡式的影响因素
当人口趋于老龄化时, 抚养比的数值必然趋于 增大,从而现收现付的 缴费率也随之增大,即 社会保障制度的成本增 大。
⑴概括地说,缴费率与 平均替代率和抚养比分 别成正比关系:
当平均替代率不变时, 缴费率随抚养比的增大 而增大;
当抚养比不变时,缴费 率随平均替代率的增大 而增大;
其中
B =p/w,为平均替 代率,即退休金p与社 会平均工资w的比率;
D =b/E,为制度老 年抚养比,即受益人 口(b)与在职人口 (E)的比率。
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养老金缴费收入=缴费率×缴费工资总额 =缴费率×缴费职工人数×职工平均工资 养老金发放支出=退休职工人数×平均养老金 令收支相等,可得出缴费率的表示式为:
储备金的测算,可以根据保险系统内历年出现风险的情 况进行。 n Σ i=1第i年的赤字费用 人均储备= ×1.05 n年入保总人数 第 i 年的赤字费用等于第 i 年实际补偿的医疗费用减去 第 i 年预测的医疗补偿费,共 n 年;乘以 1.05 是考虑了 5% 的安全系数。
这种付费方式的优点是实际操 作方便,适用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