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ppt 39张)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ppt 39张)
补偿性交易
定义
第一部分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 否平衡。 • 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
1、顺差:贷方总额>借方总额,即国际收>支;
2、逆差:借方总额>贷方总额,即国际支>收。
第一部分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
(一)账面平衡与真实平衡 真实平衡的判断标准:不依赖一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对外负债的增加来取得平衡。 (二)数额平衡与内容平衡 内容平衡的判断标准: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 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性质,即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来划分。
贸易收支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差额
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综合账户收支差额或总差额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各项目的差额分析
• 经常项目:能反映一国外汇收支情况。 • •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 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力总量。 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 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 • (一)经常项目差额的含义 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 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
• •
若是长期会制约本国投资规模,容易恶化本国就业状况,加剧产 业“空壳化”,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3.资本收支顺差:本国资本流入大于流出。 可为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但长期依赖会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 性。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的含义
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一方面可以表示该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 达程度,另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即在不考虑误差与遗漏因素 时),能反应经常项目的净流入或流出情况。
• 1.资本移动对货币的影响
• (1)资本以借款的方式流入:货币投放,国内投资需求增加,商 品可供量相对减少,扩大社会总需求。 • 资本以贷款的方式流出:货币回笼,国内投资需求减少,商品可 供量相对增加,扩大社会总供给。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差额: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差额。
(1)该差额为零时:国际收支平衡(暂时、相对) (2)该差额为正时:国际收支顺差、盈余、出超 该差额为负时:国际收支逆差、赤字、入超 (持久、绝对) 又称“外部平衡”或“外部不平衡”。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 (2)资本以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实物方式流入:为提供配套资金, 对货币流通产生间接影响,相当于货币回笼,国内投资需求减少, 商品可供量相对增加,扩大社会总供给。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三)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的含义
• • 2.资本收支逆差:本国资本流出大于流入。 若是短期突然产生,说明本国存在投机性套利或套汇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素
第一部分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自主性交易
定义
1.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 生的国际经济交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政府 的援助及为发展本国经济而借入的外国资金,私人 的捐赠和汇款,在国外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及为 赚取高利息或为保值进行的短期资本流动等。又称 为事前交易。
2.为弥补自主性交易失衡而进行的国际经济交易。 即在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后进行的平衡性交易 (补偿性交易)。如逆差国用黄金、外汇储备和特 别提款权弥补逆差,为弥补逆差从IMF或其他国家 借款等。又被称为事后交易。
IMF重视经常账 户情况,被当做 制定国际收支政 策和产业政策重 要依据
第二部分
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贸易收支差额的含义
• 贸易收支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 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 • • • • • • • • 贸易逆差(贸易赤字或入超):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商品供给量>国内购买力——商品供给>商品需求 长期逆差导致货币外流,经济发展受制于人,失业率上升和本国收入下 降。 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要平衡国际收支,则在国际市场就会利淡该国 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 贸易顺差(出超):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商品供给量<国内购买力——商品供给<商品需求 长期顺差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国家资源耗竭,及引起对方报复性措施。 当该国外贸顺差扩大时,要平衡国际收支,则在国际市场就会利好该国 货币,令该国货币升值。 贸易平衡: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第一部分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国际收支不平衡(imbalance of payments )
定义
1.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了复式记账的原则, 因此国际收支从会计意义上说总是平衡的。 国际收支不平衡应从经济意义上理解。
自主性交易收入 ≠ 自主性交易支出
• • • 自主性交易(或事前交易):经济主体 补偿性交易(或事后交易):货币当局 官方储备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何琦 投资金融系 讲师
思考
• 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体现在哪些方面?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1 2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国际储备的结构与作用
目录
3 4
国际储备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contents
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与测算
外汇收入:国内商品总量相对减少,货币投放,社会总需求相对扩大 外汇支出:国内商品总量相对增加,货币回笼,社会总供给相对扩大
1 经常转移差额 •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服务差额+收入差额+
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 • 产品和劳务总量。 经常项目逆差:外汇支出>外汇收入,外国对本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大于本国对外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外国对本国的投资大于本国对外国 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 的投资。 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 • 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经常项目顺差:外汇支出<外汇收入,与上述相反。 即商品和劳务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