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糖类是以多糖形式存在的B.核糖核酸分子中不能贮存遗传信息C.脂肪分解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无机盐离子会影响细胞的酸碱平衡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由环境引起的生物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变异C.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3.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番茄汁和胡萝卜汁是检测还原糖是否存在的良好材料B. 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多而大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待洋葱长出不定根后剪取根尖0.5 - 1cm置于4℃低温诱导培养36hD. 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4.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实际上就是胰岛素基因指导胰岛素合成的过程B.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可以提高每条多肽链的合成速度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6.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

某一CMT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

下列相关分析一定正确的是A.若该患者为男性,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该患者为女性,则该患者的哥哥为隐性纯合子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其妹妹也是携带者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该患者就是纯合子7. 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C.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效果D.《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8.用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22.4 L(标准状况)15NH3含有的质子数为11N AC.56 g C3H6和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8 N AD.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H3COO−、CH3COOH数目之和为0.1 N A9. 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B. 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且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CO2中的SO2先后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AlCl3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C 检验溶液中含有Fe3+加入KSCN溶液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D 检验稀硫酸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11.化合物甲是一种常见无机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的“‒”为单键或双键),其中W、X、Y、Z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和Y、X和Z分别为同主族元素,其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分别与X、Z形成的简单分子均为10电子微粒B.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X、Y、Z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X>YD.等物质的量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甲12. 漂白粉和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清洁用品,有效成分均为Ca(ClO)2,相应的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C. 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D. 制备漂粉精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2时,Cl的原子利用率为100%13.C1O2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但因其易爆有毒,常用NaClO2替代。

常温下,将NaOH固体加入到由0.1molC1O 2溶于水配成的1L溶液中。

溶液pH及部分组分含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已知:2C1O2+H2O HC1O2+H++C1O3−)A.K a(HClO2)≈10−4.5B.不能用pH试纸测该溶液的pHC.酸性:HClO2<HClO3,氧化性:HClO2>HClO3D.该图像上任何一点,都有c(C1O2−)+c(HC1O2)+c(C1O3−)=0.1mol·L−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进行了“月﹣地”检验,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在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高速”运动时,牛顿运动定律并不适用D.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力规律,并将其推广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15.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其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运动轨道如图所示:a为低轨道极地卫星,b为地球同步卫星,c为倾斜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b和卫星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比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大C.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c的线速度小D.卫星a的机械能一定比卫星b的机械能小16.如图所示,某健身爱好者手拉着轻绳,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缓慢地移动,保持绳索始终平行于地面.为了锻炼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可以在O点悬挂不同的重物C,则A.若健身者缓慢向右移动,绳OA的拉力变小B.若健身者缓慢向左移动,绳OB的拉力变小C.若健身者缓慢向右移动,绳OA、OB拉力的合力变大D.若健身者缓慢向左移动,健身者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猴子在荡秋千,大猴子用水平力F缓慢将秋千拉到图示位置后由静止释放,此时藤条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猴子到藤条悬点的长度为L,忽略藤条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正确的是A.缓慢上拉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 F=FL sin θB.小猴子再次回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功率为零C.缓慢上拉过程中小猴子重力势能增加mgL cos θD.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小猴子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1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体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现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A.此过程中物体C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F 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F 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 .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6T F 19.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2kg 的另一滑块B 以水平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2JB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1mC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D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J20.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跟质量为3m 的静止的B 球发生正碰,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值为(A 、B 两球均在光滑的水平面内运动)A .0.6vB .0.4vC .0.2vD .0.3v21.如图甲所示,物块A 、B 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 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 物块质量为4 kg .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 离开挡板后,B 物块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知A .物块A 的质量为4 kgB .运动过程中物块A 的最大速度为v m =4 m/sC .在物块A 离开挡板前,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 .在物块A 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 J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使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放大法B.累积法C.微元法D.控制变量法(2)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果有.A.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B.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反比C.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D.在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成反比23.(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探究“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