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作、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作、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作、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学重点】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

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2. 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图片)【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1.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

2.小组内介绍。

3.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1.写好植物的形态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

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

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写生动。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一是按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

【设计意图:这样可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1)对比法例如: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2)比喻法例如: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拟人法例如:《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衬托法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

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5)远近结合法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

例如:近看: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远看:a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

b我家养了一盆吊兰。

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有联想地抒发感情。

写植物可进行联想,抒发一些个人感受。

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特点时,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白杨的挺拔高大,可联想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无病呻吟。

另外,注重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植物的绝佳秘方。

【设计意图: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础上使文章得到升华。

】四、尝试写作学生自由写作。

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五、板书设计:我的植物朋友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对比法比喻法拟人法【作文例文】我的植物朋友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加美丽,空气更加清新。

我的奶奶非常喜欢种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茉莉花”、“桂花”、“厚脸皮”等。

星期六那天,我吃完早饭让奶奶来教我怎样种花。

经过讨论,我决定种吊兰。

准备好后,奶奶讲解了一下种植的过程。

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先要把土壤倒进花盆里,在中间扒一个小洞,可以把根放进去的大小就好了。

把吊兰放进盆里,然后小心翼翼的扶着苗把根埋好,将稍许歪的苗扶正后把土按紧,将水浇至苗根四周,等土壤将水吸收后,我再一次浇水,这样就能确保土壤能充分的吸收水分。

然后再用干土在上面覆盖一层。

最后我用纸巾和抹布把花盆和叶子上面的泥土擦干净,这样一盆亲手种植的爱心盆景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吊兰很普通。

吊兰的不平凡之处是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

它还有药用价值,有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所以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教学反思】改完学生的作文,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告诉我,开学这一个月我进行的两次习作指导是成功的。

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喜爱的植物。

全班学生虽然都能按简妙作文的方法把作文分成三大段,能在作文中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对比方法来写,但还是有几名学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不会观察。

他们不会从植物的枝、干、茎、叶、花、果等方面观察,更不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

因此,就感受不到这些植物色彩缤纷、姿态变化的美,表达起来,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言不由衷,泛泛而谈。

其次,不会表达。

受阅读和积累的制约,因此,在描绘某种植物时,学生常常言之无序,辞不达意,枯燥无味。

由此,在今后习作指导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多采的画面刺激学生感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生活和文字素材,丰富学生表象,增强学生积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具体些。

【教学难点】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歌唱春天。

1.读一读。

课件展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2.唱一唱。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曲(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3.说一说。

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二、畅所欲言,感受春天1.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春天的美图,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把看的说出来呢?(课件出示春天的美图)2.学生畅所欲言把看到的说出来。

说话示例:(1)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开了……(2)春天来了,小溪里的水解冻了……(3)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设计意图:出示不同地方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春天,为后面“春天去哪玩”铺垫材料。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如何让把话语说生动、具体(如,运用不同的修辞,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设计意图: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把把看到的景物说清楚,还要说具体说生动。

】三、小组合作,描绘春天春天在你们的口中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这么美好的季节,若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1.学生回答2.小组合作课件出示交流要求(1)想去哪里玩?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认真倾听也是一种美德)。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总结把组里的意见,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回顾小结,增强感受春天里,有阳光,有小鸟,有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吧!五、板书设计:春天去哪儿玩颜色形态视觉听觉嗅觉按一定顺序【教学反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做过多的指点。

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观察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真正让大脑活起来,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效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看图画写作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引导学生。

3.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教学准备】1.请体育老师配合在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2.学生学习足球比赛的专业术语。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足球比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

教师分别请场上参加比赛的同学和场下的充当观众的同学谈感受。

2.师:分别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擦亮我们的眼睛,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从学生参加过的活动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

】二、引出课题:看图说话(板书课题)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画面上画的是什么?2.你觉得画面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谁能试着用“什么时候谁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让我们来比比看说的小嘴最棒。

(指名说)【设计意图:初步看图整体说内容,使学生对画面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样对要写的作文有一个整体把握。

】三、局部细致观察1.咱们班进行足球比赛时,哪位同学是场上运动员,请你来说一说当时你的心理活动?进球时的心里是怎样的?对方进球时你的队员有什么表情动作,说了什么话?2.采访场下啦啦队,当时看到场上的激烈角逐,观众是怎样的反应?有哪些语言、动作和表情?哪个运动员的表现最为突出?说说你看到的。

3.由现场的球赛转到图画上,抓住画面中一个或两个人物,说说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学生回答,但不一定按照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