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美国《独立宣言》》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美国《独立宣言》》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美国《独立宣言》》教学设计【课标展示】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

重点:《独立宣言》的历史背景及民主思想的主要表现难点:《独立宣言》的局限性【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问题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历史必修1已经学过的内容,结合《独立宣言》产生的主要背景以及主要内容,探讨其在人类政治民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导入新课】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文写作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或America。

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

请同学们看这面美国国旗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13道宽条象征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50个五角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结,蓝色象征警惕、坚忍不拔和正义。

当今的美国大名鼎鼎,妇孺皆知,而且以民主而自称。

可是,200多年前,美国是怎样把“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及人民有“反抗的权利”等民主思想,深深植根于美国民众的思想之中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独立宣言》的发表1.历史背景早在美国独立一百年间,欧洲启蒙思想就在北美开始传播,它为北美《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的表现有哪些?(欧洲启蒙思想中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学说等在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

他们对启蒙运动在北美的传播所做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度,主张一切人具有平等的权利并实行普选制;托马斯·杰斐逊强调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实行普选制,极大地推动了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殖民地比较宽松的社会民主气氛,给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外部的社会条件,殖民地人民渴求自由、进取精神是启蒙思想传播的内在动力。

到独立战争前夕,启蒙思想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当英国将不公正的法律强加于殖民地时,人民揭竿而起,他们认为这符合人的自然权利法则。

1774年,北美12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

这是北美殖民地的代表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共商反对英国殖民压迫的大计。

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使原来分别从属于英国的各个殖民地终于在斗争中联合起来,这是朝着统一政权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大会要求英国政府撤消高压法令,要求自治。

这次大会并没有提出独立的要求,但英王还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决心镇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叛逆行为,用武力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

英国的高压政策,使独立战争不可避免。

1775年,在莱克星顿和康科德城爆发了战争,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虽然最初的想法并不是完全的独立,但是托马斯·潘恩的小册子《常识》促使人们相信,对于殖民地的人民来说,完全的独立是唯一可能的出路。

提问:托马斯·潘恩的小册子《常识》对美国独立运动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后,概括指出:1776年初,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潘恩在费城公开发表《常识》一书,坚决主张脱离英国。

《常识》发行了12万册,它唤起民族意识,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成千上万的人们积极地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道路。

华盛顿在读完《常识》4天后给大陆会议的信中坚决表示,“我们将与这个不仁不义的政府一刀两断”。

2.《独立宣言》的发表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是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

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1.《独立宣言》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表现提问:《独立宣言》由哪四个部分组成?体现的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后,概括指出:第一部分阐述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的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制北美的罪状;宣言的最后一部分庄严宣告独立。

《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方面。

阅读教材【资料回放】中《独立宣言》的摘录:“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于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引导学生自分析讨论它主要表述的思想,然后概括指出:《独立宣言》表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的思想,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

《独立宣言》表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的学说。

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主要的作用是是什么?它从理论上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宣示了新的、代表新生资产阶级理想的政府学说。

《独立宣言》提出了“人民主权”说。

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该服从人民的意识,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权而存在。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

若真要审慎的来说,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无关紧要的和一时的原因而予以更换的。

过去的一切经验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还是情愿忍受,也不想为申冤而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形式。

然而,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至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为其未来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2.《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

马克思把《独立宣言》称作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为什么?学生思考归纳后认为:《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人权原则。

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它最早阐述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宣称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成为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

它比《人权宣言》早13年,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所发表的《人权宣言》的蓝本,对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有深刻的影响。

《独立宣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宣言中虽谈到“人人生而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但它所说的“人人”,实际并不是指生活在北美大陆的每一个人。

它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主要是指WASP(White Anglo—Saxon,Protestant,即白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新教徒。

宣言的起草人是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

宣言的初稿中,最初曾有一段谴责美洲奴隶贩卖和奴隶制度的文字,其中写道:“奴隶制度是向人性本身进行的残酷战争,它侵犯黑人最神圣的生命和自由的权利。

”后来,由于南方奴隶制各州代表的反对,在最后定稿时这段话被删去。

这一历史性错误以后长期影响着美国的人权观念,使得美国所说的人权主要是白人的权利,黑人乃至有色人种的人权不断遭到破坏。

这个《独立宣言》有它的阶级局限性。

【课后研讨】亚伯拉罕·林肯对杰斐逊在《独立宣言》的发布上所作的伟大贡献作出高度评价:“一切光荣属于杰斐逊,属于这样的一个人:在单独一个民族为其独立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他具有足够的冷静、远见和聪睿,把一条可以适用于任何民族和任何时代的抽象真理纳入一个纯粹革命的文献,并使这条真理在那里永垂不朽,以致无论是在今天或永远的未来,它对于死灰复燃的暴政和压迫的先兆,都必定是一种谴责和阻碍。

”有人说,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强化了美国人民的法治观念,使美国人受到了充分的法律熏陶,奠定了美国人民主的思想和传统。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独立宣言》是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学说有力的宣扬,它结合150年来北美人民的经历,第一次以政治宣言的形式,阐释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及人民有“反抗的权利”的理论,并通过革命的实践使之家喻户晓,其思想理论深深植根于美国民众的思想之中,并化作美国革命的实践。

自由、平等和反抗压迫的概念从此铭刻在美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持久不灭的感情。

《独立宣言》强化了美国人民的法治观念,使美国人受到了充分的法律熏陶。

《独立宣言》的发表,使美国人民相信为美国独立而进行的战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它同时是一场法律上的斗争,“它至少是以解决法律问题的名义发动的,导致革命的冲突的原因,主要是对英国宪法上殖民地地位的解释存在差异。

”因此,独立战争以来,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形成了政治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的普遍意识,而这从而成为美国民主思想和传统的基础。

【本课小结】《独立宣言》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布独立的纲领性文件。

1775年北美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定为美国国庆日。

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

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实施的暴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自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人权原则。

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政治愿望。

另一方面,由于屈从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

《独立宣言》的发表对发动群众进行独立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宣言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