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数与代数式与方程(2)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3页“练习与实践”7-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
1、完成 p93 7 、 8
第7题:读题后,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原价-降价的元数=现在售价
根据关系式解答。
第8题:读题后,说说关系式。
再独立完成题目的解答。
●二、综合应用
第9题
根据第一个数,分别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其它的数。
并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
根据四个数的和,可以计算出其余3个数分别是多少。
同桌互相合作,一学生说和,另一个学生说出四个数分别是多少。
●三、补充
(一)填空
1.在(1)8x=96 (2)1.7-x (3)a+b=230 (4)y+5<11.3(5)0.25+m=0.5 (6)5.4-2.8=2.6 (7)z+0.2>0.52 中,
____________是等式,_______________是方程。
2.在()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绿绳长x米,红绳的长度是绿绳的2.4倍,红绳长()米,两种绳一共长
()米,绿绳比红绳短()米。
(2)妈妈买8只茶杯,付了100元,找回m元,一只茶杯()元。
(3)师徒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完成要a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b小时,徒弟和师傅工作时间的比是(),师傅和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4)m与n的差除它们的和()。
(5)一个圆锥底面直径为 d,高为h,它的体积v=()。
(二)解决问题
1、修一段路,已经修了全长的80%,还剩下1.2千米。
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2、图书室的故事书的本书是科技书的75%,科技书和故事书共1400本。
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3、王阿姨在商场买了2件上衣。
一件上衣打七五折后卖120元。
另一件上衣提价25%后卖120元。
商场卖这2件上衣是赚了,还是亏本了?赚了,赚多少?亏了,亏多少?
4、按规定稿费收入扣除2000元后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出版后缴纳个人所得税224元。
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共获得多少元稿费?
5、一次会议的出席率为95%,缺席人数比出席人数少36人。
应出席多少人?
6、六(1)班有学生45人,男生是女生的80%。
女生有多少人?(用方程和转化方法解)
7、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本数是上层本数的40%。
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5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的本数同样多。
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六年级数学教案
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按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如果框出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
为什么?
课前思考:
新教材把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和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安排在一起。
六年级下册只编排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和百分数乘法实际问题都在练习里带出,夯实了基础知识与基本的数学思想,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问题的现实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利用题目中最基础、生活中最常见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托。
课前思考:
本课时的复习重点是进一步巩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材提供的复习题较少,所以需要我们适当补充。
沈老师精心设计的教案中提供了很多配套的练习,是对教材的拓展,我们可以很好地组织学生练习,相信会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怎样的实际问题比较适合用方程解。
另外,想与同年级组老师探讨的是:1.由于进入总复习,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那么虽然这一课主要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能否选择几道较为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除了用方程解以外再用其他方法来解答,解答后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在几何图形面积或体积计算及行程问题中,也有很多实际问题适合用方程解,我们可以补充相关练习。
课前思考:
根据我对这个内容的复习过程的调整,今天主要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般不大会主动用方程来解决问题,除非题目上有用方程解的要求,特别是头脑灵活的学生。
在这课时的复习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这样处理:
教学时分三个层次:
●一、对教材中提供的第3、4、5、7、8题,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哪种列式的数量关系好理解,在列式正确容易的基础上再比较计算、书写哪种方便。
我想在教学中除了方程解之外,允许学生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然后再对两种解决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沟通两种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生学习如何将这两种列式进行转化。
●二、教材上第6题
这些题材有别于其他习题,关键要让学生读懂题目意思和要求,学生才能考虑如何解决。
●三、补充习题
在这课时学习中,沈老师补充了不少拓展练习,我想这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有好处的,尽管前面一课时中的最后一题有些难度,但这样有挑战性的习题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在复习阶段,学生肯定讨厌炒冷饭性的习题。
课后反思: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
联系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法概念,把实际问题里的各个数量组织起来,构成数量关系式并根据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的方法。
用线段图直观表现题目中的百分数的含义和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是得出数量关系式后的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