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优秀课件PPT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初唐四杰
文体知识:
序: 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 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 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
骈文: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 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 ,亦称“四六文”。此文体盛行于唐代。 特点: 1.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 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3.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运用得当,内容 丰富,也能增强文章艺术性。
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 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 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 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 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 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 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 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 十余篇。 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 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未得志的抱怨。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 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 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 “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 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 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 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 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 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 序》遂成为他的“绝唱”。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给骈文特 点作了总结说:“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即写景抒情,借物言志。 根据这样的特点,文章写景、抒情的 两个部分是? 2—3段:描写滕王阁美景; 4—5段:抒写人生感概。
这是一篇作诗序言。 第1段,概述滕王阁所处地 理环境,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6-7段,诗人述说自己的 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表达 对主人的知遇之恩的感谢。
第 三 段
云 雨 彩 区 雨后天晴 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 渔舟唱晚 人鸟共乐 雁阵惊寒
这一部分,写了滕王阁建筑之宏伟, 眺望之广阔。
“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
“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望所见。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 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 图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 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彩色图画,背影是碧水 连天,绚丽的晚霞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江渚之 上,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是沉醉于秋江 晚景不愿栖息还是顾影伤怀别有期待?诗人在落 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 面。通过彩霞飞缕、孤鹜争翅,表达经纬交错相 携、明暗暖冷相加、色彩明丽流动变幻的万千气 象。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 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相映增辉。 “秋水长天”“霞鹜齐飞,”动静结合,以动衬 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 而静。作为盛赞滕王阁的佳句,被称千古绝唱。
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 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 再做官了。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 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 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 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 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 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 再不能有所作为。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 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 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 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 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说到王勃,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讨论: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第二部分(2-3):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 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叹知己难遇,盛筵难再。
第一段 1.交代南昌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杰地灵
黄 鹤 楼
四大名搂 ——
蓬 莱 阁
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清 · 陈葆光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大名搂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典故:‚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 。 ‚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曹植 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临川,指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谢灵运 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 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 的事迹一起引用。 典故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 的文士具有很高的文采。
四大名搂 ——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滕 王 阁 诗
王 勃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弟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 崔 颢《黄鹤楼》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王 勃
滕 王 阁 序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 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 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 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 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 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呢?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蓬 莱 阁
滕 王 阁
岳 阳 楼
2.由参加宴会引发人生感慨:
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勉励自 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典故:‚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 间。‛ 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 之地为日下。‛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 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 云海之间一般虚无。 这个典故流露作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 的感慨。
生活之乐及自然情景
九月三秋 举行宴会 秋水秋色 水尽潭清 的时间 光凝山紫 俨骖騑,访风景 来阁过程 临长洲,得旧馆
层峦 上出 飞阁 下临 汀渚穷萦回 殿宫即体势
阁之所在
第 二 段
潦 水 尽 而 寒 潭 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登临之状:披闼 俯甍 山原旷 山川之美 川泽纡
远 望 之 景 闾阎扑地 人烟之盛 舸舰弥津
2. 交代参加宴会的人员
都督阎公 宇文新州,孟学士,王将军
3.交代自己参加宴会的原因
归纳: 这段文字概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 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最后一句是谦恭的话,表明自己年纪轻 轻就有幸参加这次盛会。
第2、3段描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第二段:滕王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人烟之胜(富庶祥和)
第三段:登高所见 自然之景(雨后景色—高潮)
历史之久: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地域之广: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地势之美: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雄州雾列 台隍枕夷夏之交 人物之盛: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宾主尽东南之美 俊采星驰
典故:1、‚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97-169),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 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 很聪明。徐稚非常清高自持。徐稚早年拜黄琼为 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 断绝了来往。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 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 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立志做 一番大事,由于徐孺子贤德,使陈蕃十分佩服, 故陈蕃为他专门置一榻,只有徐孺子来的时候才 给他用,平时都挂起。由此可见徐孺子的贤德! 这个典故的用来说明,来这里的人都是名士名臣。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 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 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 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 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 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 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典故: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贾谊洛阳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 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拟任贾谊为公卿。 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 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 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 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 表。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 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典故:‚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 中的擎天之柱,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 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 其高。 通过宇宙的广阔渺远,来衬托人生的短 暂。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