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自然界中能够降解和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真菌、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酵母菌等很多主要的微生物类群中都有,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产酸性胞外纤维索酶的木霉、曲霉等真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随着纤维素酶在洗涤剂、棉织品水洗抛光整理和制浆造纸等行业上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由细菌产生的中性以及碱性纤维素酶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细菌产生的胞外纤维素酶拥有简化发酵工艺,节约资源的优势,正逐步显示出它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巨大的工业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土壤样品
采集造纸厂排水处附近中性偏碱性土壤。

1.1.2 培养基
(1)筛选培养基A:蛋白胨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NaC1 5 g,磷酸二氢钾1 g,琼脂18 g,水1 000 ml,pH值调至8。

筛选培养基B: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铵 1.4 g,硫酸镁 0.3 g,氯化钙 0.3 g,CMC 20 g,琼脂18 g,水1 000 ml,pH值调至8。

(2)斜面培养基: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NaC1 5 g,琼脂15~20 g,水1 000 ml,pH值7。

(3)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 g,酵母膏5 g,NaC1 10 g,水1 000 ml,pH值7。

(4)基础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蛋白胨10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 0.2 g,NaC1 10 g水1 000 ml,pH值7。

1.2 方法
1.2.1 刚果红染色鉴定法
1.2.2 粗酶液制备方法
将发酵液于4 500 r/rain离心15 rain,取其上清液收集保存。

1.2.3 酶活测定方法
0.5 的粗酶液加入1.5 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的0.51%的CMC.Na溶液,50℃作用15 min,加入DNS 1.5 沸水浴5 rain,540 nm测光吸收,酶活力定义为每1 h 产生1 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纤维素酶活力单位用1 U/ml表示。

2.3 培养基的优化
2.3.1 最佳碳源的确定
改变基础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后测定酶活力。

2.3.2 最佳氮源的确定
改变基础培养基中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后测定酶活力。

2.3.3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
考虑到细菌的产酶除了碳源、氮源外,钾、镁、钠等无机离子对其也有影响,综合上述单项试
验结果,选用麸皮作为碳源(A),蛋白胨作为氮源(B),磷酸二氢钾(C),硫酸镁 (D),NaC1(E)作为无机盐进行L
(45 )正交试验。

16
因素水平表
以上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对实验所需的数据进行测定。

便可确定实验所最适实验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