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6分)1.计算15﹣5×2时,最后结果是.如果想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最后结果是.2.计算的结果个位上是,百位上是;十位上算﹣8=,百位上算﹣2=.3.根据运算律,在□里填合适的数或字母.(1)2×m×15=(□×□)×m(2)1.3+(y+3.7)=(□+□)+y(3)7x+2x=(□+□)×□4.把3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到原来得到的数是.5.在0.75,0.57,0.705,0.5777…,0.757575…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6.(6分)2.3kg=g4m64cm=m8元7分=元0.06公顷=平方米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7.0.50和0.5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判断对错)8.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三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判断对错)9.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判断对错)10.在一个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判断对错)11.一个数先扩大到它的10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5.06,这个数原来是0.0506.(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2.5.0与5比较,两者()A.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B.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C.大小不相等,计数单位相同D.大小、计数单位都不同13.小军把5×(□+3)错算成了5×□+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A.12B.5C.10D.1514.与97×25相等的算式是()A.(97+3)×25B.(100﹣3)×25C.100×25﹣315.某居民大院统计本月份每户用电情况,其中用电40度的有3户,用电50度的有4户,用电32度的有5户,则平均每户用电()A.47度B.40度C.42度D.42.5度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2分)16.计算下面各题.420+26×32 70×(56﹣27)159+136+14135×29×2 300﹣162÷18 (432+168)÷3017.脱式计算.18+36÷3859﹣(162+88)68×6﹣356(60+80)÷7659+235﹣6901000﹣588﹣112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02×451200÷25÷4641+127+59+173(520﹣125×2)÷15173×56﹣173×46360÷[26﹣(2×10)]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19.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0.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上面看左边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六.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21.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层放36本书,学校图书室有21个这样的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22.一篇文章500字,小丽平均每分钟录入78个字,6分钟能录入完吗?23.某市出租车起步价是5元(不超过6千米的部分),超过6千米的部分按照每千米3.5元计价.李老师从家到校区共付车费19元,那么李老师家距离校区多少千米?24.侦察员小王扣押了5包盗版影碟,每包有4捆,每捆有20张,共扣押了多少张光碟?25.10人去划船,怎样租船,刚好能坐10人且没有空位?10人划船1小时需要多少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6分)1.【分析】计算15﹣5×2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要变成先算减法,就给减法加上小括号,然后按照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的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解答】解:15﹣5×2=15﹣10=5先算减法,把算式变成(15﹣5)×2,(15﹣5)×2=10×2=20故答案为:5,(15﹣5)×2,20.【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2.【分析】先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然后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所以计算的结果个位上是0,百位上是8.(2)所以十位上算10﹣8=2,百位上算5﹣2=3.故答案为:0,8;10,2,5,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3.【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a×b=b×a、a×b×c=(a×b)×c,据此解答.(2)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a+b=b+a,a+b+c=(a+b)+c,据此解答.(3)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a+b)×c=a×c+b×c,据此解答.【解答】解:(1)2×m×15=(2×15)×m(2)1.3+(y+3.7)=(1.3+3.7)+y(3)7x+2x=(7+2)×x故答案为:2、15;1.3、3.7;7、2、x.【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应用.4.【分析】把3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到原来即缩小10倍,相当于把此数扩大了10倍,只要把37.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即可解决【解答】解:把3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到原来得到的数是376.故答案为:376.【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之也成立.5.【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解答】解:因为0.757575…>0.75>0.705>0.5777…>0.57,所以最大的数是0.757575…,最小的数是0.57.故答案为:0.757575…,0.57【点评】比较小数的大小时,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的位数,它们的数位如果不同,那么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6.【分析】(1)高级单位千克化低级单位克乘进率1000.(2)把64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64米再加4米.(3)把7分除以进率100化成0.07元再加8元.(4)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解答】解:(1)2.3kg=2300g(2)4m64cm=4.64m(3)8元7分=8.07元(4)0.06公顷=600平方米.故答案为:2300,4.64,8.07,600.【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7.【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0.5=0.5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0.5=0.50,0.5的计数单位是0.1,0.50的计数单位是0.01,即0.5和0.50的大小相等,但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0.5和0.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8.【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在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掌握情况.9.【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10.【分析】根据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是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解: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一个算式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11.【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0倍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相当于把这个数向右移动了一位,即扩大1000÷100=10倍,是5.06,求原数,只要把5.0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解答】解:5.06÷(1000÷100)=5.06÷10=0.506这个数原来是0.506,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三.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2.【分析】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5=5.0,大小相等;5.0的意义是表示50个0.1,5表示5个1,计数单位不同,意义不同,5.0表示精确到十分之一,5表示精确到1.【解答】解:5.0与5的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性质及意义.13.【分析】先把5×(□+3)用乘法分配律化简;然后再与5×□+3 比较即可.【解答】解:5×(□+3)=5×□+5×3=5×□+155×□+15﹣(5×□+3)=5×□+15﹣5×□﹣3=15﹣3=12答: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12.故选:A.【点评】先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再对其中的一个变形,变成相接近的形式,进而求解.14.【分析】简算97×25先把97分解成100﹣3,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解:97×25,=(100﹣3)×25,=100×25﹣3×25,=2500﹣75,=2425;通过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原式之和B相等.故选:B.【点评】乘法分配律是最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15.【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用户的总用电量,然后除以总户数即可.【解答】解:(40×3+50×4+32×5)÷(3+4+5)=(120+200+160)÷12=480÷12=40(度);答:平均每户用电40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40,50,3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12分)16.【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先算减法再算乘法.(3)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4)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计算.(5)先算除法再算减法.(6)先算加法再算除法.【解答】解:(1)420+26×32=420+832=1252(2)70×(56﹣27)=70×29=2030(3)159+136+141=(159+141)+136=300++136=436(4)35×29×2=(35×2)×29=70×29=2030(5)300﹣162÷18=300﹣9=291(6)(432+168)÷30=600÷30=20【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能力.17.【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2)先算加法,再算减法;(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4)先算加法,再算除法;(5)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6)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解答】解:(1)18+36÷3=18+12=30(2)859﹣(162+88)=859﹣250=609(3)68×6﹣356=408﹣356=52(4)(60+80)÷7=140÷7=20(5)659+235﹣690=894﹣690=204(6)1000﹣588﹣112=1000﹣(588+112)=1000﹣700=30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8.【分析】①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②根据除法分配律简算;③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④先算小括号的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⑤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⑥先算小括号的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解答】解:①102×45=(100+2)×45=100×45+2×45=4500+90=4590②1200÷25÷4=1200÷(25×4)=1200÷100=12③641+127+59+173=641+59+(127+173)=700+300=1000④(520﹣125×2)÷15=(520﹣250)÷15=270÷15=18⑤173×56﹣173×46=173×(56﹣46)=173×10=173⑥360÷[26﹣(2×10)]=360÷[26﹣20]=360÷6=60【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3分)19.【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从左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下层3个,上层居中1个;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列,左列3个,右列1个,中间齐.【解答】解:【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20.【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一行3个正方形.【解答】解:【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六.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21.【分析】根据题意,用36乘6求出每个书架放书的本数,再乘21,就是21个书架一共可以放的本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6×6×21=216×21=4536(本)答:一共可以放4536本书.【点评】本题属于连乘应用题,解答的依据是乘法的意义.22.【分析】根据题意,要想求能不能录入完,先求6分钟能录入多少字,再和500相比较.6分钟能录入字数:78×6=468(个),500>468,说明录不完.【解答】解:78×6=468(个)500>468答:6分钟不能录入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工程问题,关键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做题.23.【分析】首先用李老师从家到校区共付车费减去起步价,求出超过起步路程的车费是多少;然后用它除以超过6千米的部分每千米的车费,求出超过起步路程的距离是多少,再用它加上起步路程,求出李老师家距离校区多少千米即可.【解答】解:(19﹣5)÷3.5+6=14÷3.5+6=4+6=10(千米)答:李老师家距离校区1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加减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24.【分析】先求出一共有多少捆,即5×4=20捆,再求一共有多少张,即20×20=400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4×20=400(张);答:共扣押了400张光碟.【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整数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25.【分析】根据两种船所坐人数可知,若租2条甲船,1条乙船,正好可坐10人:3+3+4=10(人),所需钱数:36×2+45×1=117(元).【解答】解:3+3+4=10(人)36×2+45×1=72+45=117(元)答:租2条甲船和1条乙船,刚好能坐10人且没有空位,所需钱数为117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化问题,关键根据两种船所坐人数和租金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