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17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17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2017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备课 6、《静夜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诙谐“目、耳、头、米”4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识记本课生字。

【用具准备】1、布置作业:晚上观察夜空。

2、一幅描绘宁静月夜的课件图画。

【教学设想】在古诗的诵读之前,可通过课件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图中入境并伴有相应的音乐,还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读。

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古诗。

在理解词意方面可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来理解。

如:在理解低头和举头时可用动作来示意。

学完古诗时,可把说说看到的夜空景象来发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

“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二、初读古诗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⑴课件出示本课生字:①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⑵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齐读生字、正音。

③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小老师领读。

⑤开火车检查。

⑶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学生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辅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音乐声中指导朗读:⑴同桌互读。

⑵男女生分读。

5、指导背诵:⑴自己试背。

⑵指名背诵。

⑶齐背。

⑷同桌互背。

四、细背古诗这首古诗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举头──低头五、检查背诵〖板书设计〗静夜思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对于古诗部分,学生背得很快,但总是把个别字音背错,以后应注意纠正,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目耳头米2、学习书写:⑴通过课件观摩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说说,和同桌说说,书空练习。

⑵集体学习“目、耳、头、米”的写法。

⑶描红、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

3、扩词练习:用“目、耳、头、米”组词,看谁说得多。

三、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纠正生说的不当之处。

〖板书设计〗静夜思目耳头米〖教学后记〗学生观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较仔细,我在黑板上范写时,有笔画没占准都给指出。

在说夜色时,多数能说出夜晚的美。

7、《小小的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1、自制的生字卡片每人一份。

2、课件、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带、歌曲《小小的船》磁带。

3、课前让学生收集谜语,并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激趣: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大家一起来唱《闪烁的小星》好吗?(放伴奏带,师生共唱)今天,我们请星星弟弟和蓝天姐姐来我们这里做客好吗?播放课件(蓝蓝夜空图),看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象什么?你还希望有什么?你平时都看到过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弯弯的)你见过的月亮都象什么?点击课件(弯弯的月亮来了。

)你看它象什么?这么美的夜空,这么美的月亮,老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师唱歌曲《小小的船》)你们也想唱吗?学完课文以后,相信你也一定会唱的!(板题,齐读。

)(树立课程整合的意识,充分利用歌曲和动画这些教学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欣赏美,感受美。

) 2、猜谜: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能把你收集到的谜语让大家猜猜吗?(猜谜语)老师也有个谜语请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教师适时引出课题。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引入课题,开扩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对话平台〗一、初读1、这首儿歌就藏在语文书里,你能快速找到它吗?找到了你就读一读。

(自由朗读)2、指名读,师生评议。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试读,用鼓励性的评语充分肯定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发言,勇于表现。

)二、赏读请同学们给老师一次表现的机会好吗?(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老师读得怎么样?请大家评一评吧。

(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欣赏儿歌的美,音乐的美,动画的美,在和谐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识字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指名读)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对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2、自由读文,边读边画,遇到不熟的和不认识的要多读几遍。

(养成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互考,互助。

4、汇报:点击课件,认读生字(“只”有两个读音,提示学生要注意。

)组词,用喜欢的字说话。

认识“门”字框:猜谜,一个人站在门里。

(可找一名学生做动作,大家猜字)5、游戏:照镜子。

(小组内先练习,然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大家和老师照镜子。

)四、朗读1、把这些生字送回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己选择方式朗读)2、指名读。

(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轻声,“在”、“坐”是平舌音。

“闪”、“船”读翘舌音。

)(朗读是学生感悟课文的基础,创设朗读情境,朗读与识字相给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五、写字1、出示“白、田、电”,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提示“口”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一、导入1、游戏:摘星星。

在小星星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2、齐读课文。

二、精读1、课件出示夜空图和第一句话。

指名读,问: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范读、同桌读、指名读。

)2、出示第二句话。

问:“尖尖的”什么样?领读,指名读,齐读。

3、想象:这么美的夜空中有这样一只小小的船,你有什么愿望?(闭目想象:你就是宇航员,去月球旅游。

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后,睁开眼睛,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自己的感知。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出示第三句话,自由练读。

怎样读好听?想象坐在小船上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5、朗读全文。

(配乐,可适当加上动作。

)(欣赏月夜的美景,聆听优美的音乐。

美妙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这种奇特的感受中朗读,学生定会释放自己的真情,在自由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三、背诵请所有的小朋友都坐在月亮船上,边表演边背诵全文。

(配乐)(在真实的体验和虚拟的角色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背诵任务,使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次愉快的旅游。

)四、演唱播放歌曲《小小的船》,自由发挥,边唱边表演。

五、练习出示“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洁白的去朵像_________圆圆的苹果像________ ________像_______(先组内练说,再汇报。

自由选择句子,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

) 六、扩展1、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晴朗的夜空多美呀!请你把看到或者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七、写字1、出示生字“见”,指名读,书空。

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好每一笔的位置,先描红,再自己练写。

(教师随机指导写字姿势和写字方法。

) 3、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指出优缺点。

8、《阳光》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竖折”和1个偏旁“耳刀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情导题1、出示课文插图,每当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万物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小朋友看,这幅图就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2、教师板书“阳”,学习“阳”,认识“耳刀旁”。

3、给“阳”口头组词。

4、出示课题:阳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观看课件,听录音范读。

2、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生字读音。

读准“金、晨、进”的前鼻音,读准“阳、更、长”的后鼻音,读准“长、晨、谁”的翘舌音。

4、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5、同桌互读。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该怎么记呢?4、检查生字读音。

四、学习课文1~4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⑴指名个别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了。

⑵学习“金”,说说见过的哪些金子做的东西?(出示词卡)⑶这些金制品都是亮闪闪、光灿灿的,谁再来读读这个词?⑷出示“阳光像金线”的图片,观察说说感受。

⑸阳光多像金子啊!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

⑹指导朗读。

2、学习第2、3、4自然段:⑴学习第2自然段:① 出示两组句子比较:“田里的禾苗,绿了。

山上的小树,高了。

”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 ②学生自由读,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③师生对读。

点拨感情:在阳光照耀下,田里的禾苗比原来绿了,山上的小树比原来高了(课件演示:图一,田里的禾苗绿了;图二,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理解“更绿”一词。

)④学生个别朗读,突出“更”字。

⑤全班齐读。

⑥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练习读第三句。

⑦观看课件,感受阳光下的河面波光粼粼,并展开想象:你觉得此时的小河还像什么。

⑧再读第三句,读出小河的美。

⑨全班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⑵学习第3、4自然段:①学生运用学法,自读3、4两段。

②观察课件,理解“跳进”、“捉不住”、“大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