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题作文PPT课件
2000年陕西西安市的中考作文题目: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 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 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 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 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 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 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试可以自拟题目。所 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 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 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将来可能会去掉 此限。实际上某些地区考试已经允许写诗歌),考生可自由选择记 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 (4) 想像自由。丰富的想象力是佳作的特征之一。话题作文在题 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 想象空间。因此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中考生在拟题、立意、选材、 布局、行文的创新——想一般考生所未想,写一般考生所不能写。 想象的自由中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思维的深度。作文的深度就是思 维的深刻性。看透所写事物的本质,把握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 展规律,辨证的分析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觉得有厚重感, 有震撼力。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这就是一道话题作文的典型例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 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 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在上述例题中,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 题。记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 “毁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 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之间 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种类、特 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的作用(或 危害);如果写议论文 ,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由物及人, 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人,如由“树木、 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考。此外,还可写成戏 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
3、防止主题与话题相矛盾(如话题明 明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却说 “答案是唯一的”)。
灵活多变的命题
隐真法
转移法
换义法
扩缩法
混淆法 并列法
隐真法
即隐去词语的本意或本体,而用喻体、象征体或引 申义代替。如《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成长》这一题目, 可用“阳光”来比喻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温暖,则题目 可改为《在阳光下的成长》;另如,鲁迅散文集《朝 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也是同样道理。 有的是将词语的内在意义隐去,而利用其表面意义。 如《我真的长大了》中的长大,表面上是指年龄,实 际主要是指思想成熟。有的故作艰深或文雅之语,将 其通俗明白之义隐去。如《集市偶拾》中的“拾”, 不是说从地上捡到什么,而是指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
转移法
即转移对象、时间和空间。如 《我的母亲》拟出《世上不只是爸爸 好》,根据《我们这一班》拟出《二 十年后相聚在校园》,根据《我的老 师》、《我的同学》可拟出《分别的 时刻》。
换义法
如根据《记一个勤奋好学的同学》 拟出《习惯》,根据《记一位辛勤的 园丁》拟出《责任》。
《一件小事》
扩缩法
即扩大或缩小对象、时间和数量的 范围。如根据,《我的父亲》拟出《父 辈》,根据《暑假的一天》拟出《暑假 生活回忆》,根据《我的家庭》拟出 《家》,根据《一件小事》拟出 《 生活二三事》,由《我和 邻居》拟出《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 上》。
总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的含义是作文 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考生自己选;选适 合考生自己的。就这一点而言,话题作文缩 少了对考生作文限制的空间。考生可以在作 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 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话题作文的写作要领
三个“必须”
三个“自由”
三个“防止”
三个“必须”
1、必须重视话题中的阐述性文字 2、文章的主题必须与话题有关,必须 是从话题中引出来的。
混淆法
即故意利用词语意义上的细微 差别来改变题目的方法。如《我终 于了解他(她)》可改为《我逐渐 了解了他(她)》,《我的老师》 和《我的班主任》,可拟为《我的 偶像》、《榜样》。
三、写话题作文的注意点
1、 话题作文范围宽泛,但不是无范围,考生在行文时如果扣话题 不紧(东拉西扯,散漫无比),或摒弃话题,另起话题,就是走题。 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子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 都没有写好、写细,这样散漫的作文也不行。 2、 有人认为“话题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因此有的考 生考前准备“套作”“样作”,到时“穿靴戴帽”,这种毫无生气 的作文恐怕也得不到高分。 3、 以“**”为话题,“**”并不一定是题目,所给的有关材料 无须在行文时重抄一遍,要集中笔墨写属于自己的东西。 4、 不限文体,并不是没有文体,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 把文章写成这种文体,写成“四不象”文体的文章是不行的。
3、见解必须深刻独到。
三个“自由”
1、可以自由确定主题;
2、可以自由选择体裁(童话、记叙文、寓 言等); 3、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可以引用话题里的 材料,也可以不引用)。
注意:材料的选择应尽量具有深刻或现实的意义, 不要过于平庸。平庸的材料往往很难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范围; 2、防止把话题当论题加以论证(话题 主要是为写作者提供的主题范围,不是 要求写作者去论证它);
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 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 定作文的主旨。例如所举例题,不管是写有形的 树,还是写无形的树,但都应该与树有关,这样 的作文才算切题。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 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 比,给了大家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 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