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山小学 专项课题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西山小学 专项课题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我们的愿景是: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标”来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标: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2.时间保证:
间周三课题组活动,主要负责人参与人一并活动。每月课题组集中交流,观摩课堂活动设计,交流试验心得,提出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试验方向。每位参与试验的领导、老师,都要撰写试验的体会,收获,论文等。要求管理者:收集材料、提供信息,指导教研、组织活动、理论学习,汇总实验情况;听课评课,查找资料
3.研究经费
创新之处是本课题的亮点。
两位专家又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进行评估,提出我校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幸福教育,再切合本课题进行部分研究内容修改。
评议专家签名:
2016年10月14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500字,可加页)
我们对原有的计划书进行调整突出幸福教育主题,
2.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早在20世纪中后期,为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竞争实力,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已纷纷开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并进一步将其研究成熟的核心素养模型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实现了从传统的重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性、重知识结构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向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的转变。
2016年10月14日
五、所在单位意见
同意
盖章
2016年10月14日
六、开题报告(要点为,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的界定
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微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指标和必要保障。
四、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主题,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为方向,通过校本化实施,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是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它将全面深化,锁定新目标,步入新境界,走上新高度,它也将深刻而强烈地带动我校教育质量与品质的全面提升。
本课题的负责人为本校校长,撰写并发表过多篇论文,承担过国家、省、市级的课题级别的课题,植根在一线,指导教师实践、研究,科研经验非常丰厚。组织协调能力强,能进行高效的理论培训、指导,并把握好研究方向。
凡参加实验的教师都曾参加过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实验人员结构合理,是平均年龄35岁的研究型教师,业务能力强,教科研热情高。
2.调查问卷法:进行教师、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研究者在实践中发现并确定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
4.访谈法: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5.叙事研究法: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诠释其中的意义。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标”来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标: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的素养,这三个领域的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紧密关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整个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共包括12个一级指标,其中社会参与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共4项指标,自主发展包括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共4项指标,文化修养包括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共4项指标。
五、研究目标
立足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依据我校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整合、拓展等方式,加工、创造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核心素养,并在全课程中付诸实施,达到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六、研究内容
1.引领教师学习学生核心素养相关文件,组织教师进行组内研讨,对教师、学生进行学生核心素养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基础数据,写出调查报告。
对国内、国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评估,专家认为此次课题非常符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及本年度我区基础教育工作主题“全课程育人及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围绕学校工作开展,切实可行,秉承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升质量,努力创办社会满意的办学。
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进行评估,认为此课题树立大德育观,推进高品质课堂工程建设,彰显育人主题,深化内涵。
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进实施。
八、研究思路
1确立适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
2.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
3.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4.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5.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方法
九Hale Waihona Puke 研究方法1、文献法:查阅分析文献资料进一步理清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观察的视角、有意的启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已取得研究课题成果
毕昭霞校长主持的省学会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实验研究》于2014年6月成功结题并获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大连市教育科研规划办课题《小学生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于2015年10月结题并获一等奖
这些成果的取得,在社会和同行业获得广泛好评,对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明确: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管家你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的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要符合本校实际,校本化核心素养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评估:
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校本化:就是学校依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地域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教育与教学。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也应该作为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标准。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与当前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能够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标准的整合、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改革评价方式、推进政府教育问责。
十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技术设备、所在单位所提供的条件等)。
研究资料、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技术设备、所在单位所提供的条件
1.研究资料
我校根据李铁安博士《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解读》、《全课程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解读,查找、阅读相关教育书籍,认真领会精神,确立适用于本校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实践研究。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1.本校其他课题成果
2.《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解读》
3.《全课程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与实践策略》解读李铁安博士
4.《国外核心素养模式与框架》《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09期;作者:王烨晖
十四、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进实施。
我们调整了研究思路:
1确立适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
2.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
3.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4.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5.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方法
课题负责人签名:
课题
编号
XB2016020
大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专项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毕昭霞
所在单位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小学
填报时间
2016年9月20日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6年10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评议专家:梁晓红冷德玉
设计子课题、运行操作、修订计划、收集资料、中期成果鉴定、统计分析
第三阶段(2018、1----2018、6)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材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推广成果。
十二、课题负责人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1.论文发表:
毕昭霞校长于2013年4月在教育管理杂志社的《中小学校长》杂志,发表论文《智慧管理:引领教师走向幸福》;并同期在大连市教育局的《大连教育》杂志,发表论文《教育:为了师生的幸福奠基》。毕校长于2015年11月在《教育校长参考》杂志发表《走上“幸福教育”的求索之路》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