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课、听课、评课和反思
如何说课、听课、 评课和反思
.
说课
.
一、说课的涵义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 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 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 的 教学设计。说得简单点,说课 其实就是说说你教什么,你是怎 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
二、说课的步骤
1、说教材——透
(1)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 (2)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 (3)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知
(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2、小组交流课前预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预习的 收获和解决课前预习中存在的一些疑惑。
.
➢3、课堂学习研讨 提出两个问题:(1)如何利用数轴来解释有理数
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分几步 进行?
本环节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入研讨,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进一步通过数轴来验证法则,教师启发学生 “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 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蜗牛爬行的例子结合问题 (1)——(4)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 利用数轴来体会法则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3. 说学法——准
(1)自主学习法 ; (2)探究学习法 ; (3)合作学习法 。
.
4、说教学程序——清
(1)说清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
三、说课的原则
第一,理论原则 1 、说课要有理论指导; 2 、设计上升理论高度; 3 、理论实际有机统一。 第二,科学原则 1 、教材分析正确、透彻; 2 、学情分析客观、准确; 3 、目标符合课标、教材; 4 、教法紧扣目的、课型.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 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学会自主 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品质。
四、说教学过程 ➢1、预习检测
(1)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出示一组简单 的乘法运算题,检查一下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
(+2)×(+3)=_______;(-2)×(+3=_______; (+2)×(-3)=_______;(-2)×(-3)=_______。
(三)教材的重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合理性的探索。
.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 织者和引导着,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还有人说,新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 习的人,教会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 本节课,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获得知 识,自己去总结规律,疑难问题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 当然在法则合理性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
四、说课的要求
❖1、语言简练,层次分明 ——体现一个“精”
❖2、观念先进,说理透彻 ——体现一个“深”
❖3、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体现一个“实”
❖4、打开思路,大胆创造 ——体现一个“新”
.
五、说课的实例(提纲)
(每一部分都包含“为什么这样安排”
的理念讲析)
分析教材;
以 确定目标;
新 落实重点;
对于同0相乘的,则需要在教师引导之下完成,因为 运动0次就是根本不动,这点不好理解的。
.
➢4、课内训练巩固: (1)例题分析: 例1和例2的教学通过学生板演来完成,再由师生 共同评价与完善。 例1是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的基本题,而且一举两得,不仅让学生练习了有 理数的乘法,而且得出了有理数范围内倒数的定 义;例2是有理数乘法的简单应用,即在什么情 况下用乘法解决问题。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认识,根据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课程目标”,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 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记住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4)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运算。 2、过程和方法: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 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 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 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 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 维习惯。
识的联系; (4)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5)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
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来确定; (6)教学的重点、难点。
.
2、说教法——准
(1)情景教学法; (2)目标导学法 ; (4)启发式教学法;等。 注意:要说清楚,你为什么要采用 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预计达 到什么效果?
的
选择教法; 指导学法;
理
安排过程;
念
设. 计板书。
案例:《有理数的乘法》说 课 稿
.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的第一课时。《有理数 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节课既要借助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意义、数 轴等来说明乘法的合理性,又要借助类比加法法则 来总结乘法法则。学好这节课又为后面的除法及混 合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作为本章的重要运算之 一,本节课仍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 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 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 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
(2)课堂练习: •练习一主要巩固符号问题; •练习二主要是使学生熟练运用法则; •练习三主要说明一个数乘以1或-1的结果; •练习四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巩固乘法法则; •练习五主要是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 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的喜悦。
.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小结——反思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