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养护维修规则

桥梁养护维修规则

1目的规范桥梁管理,确保公司所管辖的区域内桥梁设施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轨道交通工程所有的桥梁。

3定义无4职责4.1负责编制桥梁设施清单。

4.2制定桥梁设施维护保养实施计划。

4.3负责桥梁设施的日常巡查及维修保养工作。

5工作程序5.1安全管理5.1.1 安全是地铁运营工作的生命线,轨道线路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法令,严格遵守运营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各专业的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5.1.2 建立、健全维修安全管理网络,在车间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本车间安全工作及监控,在各技术室、专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5.1.3 维修工班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实行安全生产等级责任制。

5.1.4 桥梁专业维修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三不动”、“三不离”、“三不放过”、“三级施工安全措施”等基本安全生产制度。

a)“三不动”:未联系登记好不动;对设备性能、状态不清楚不动;正在使用中的设备不动。

b)“三不离”:检修完不复查试验好不离开;发现故障不排除不离开;发现异状、异味、异声不查明原因不离开。

c)“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未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三级施工安全措施”:维修部、车间、班组三级施工安全措施。

5.1.5 桥梁维修工班应严格执行桥梁设施检修、安全工作规程,经常性地对桥梁进行巡视检查,并注意收集有关桥梁重要部位及附属设施的数据和信息,及时有效制定出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桥梁正常使用。

5.1.6 每月按时上报安全生产月报表。

5.2计划管理5.2.1 根据运营公司、维修部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下一年度的维修计划、月度维修计划、临时维修计划(包括委外维修计划)。

5.2.2 生产技术室专业工程师在分解、细化、调整年度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填写相应的《桥梁设施维修年计划表》。

5.2.3 每年的年度检修计划应均衡安排,年底留有一定的余地。

下一年度检修计划应由生产技术室根据运营公司及维修部的有关规章制度,在本年度规定时间内完成编制、报批工作,待批准后执行。

班组应根据年度计划,按月编制每月作业计划和日作业计划。

5.2.4 月度检修计划应由桥梁专业工程师根据运营公司及维修部的有关规定按时完成编制工作,经车间主任批准,并报维修部计划室备案后执行。

5.2.5 年度、月度检修计划应严格认真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因客观情况变化影响计划执行时,应按审批程序申请修改。

5.2.6 在执行维修计划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维修部有关作业管理规定做好各项工作。

5.3 技术管理5.3.1 维修部桥梁室应认真执行相关技术管理规程、技术标准以及规章制度,开展维修技术管理工作。

5.3.2 维修部桥梁室应按维修部的要求建立桥梁设施技术档案。

5.3.3 维修部桥梁室积极配合技术安全部做好对所辖设备技术状态的检查工作,及时解决维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积极配合技术安全部解决部门间的技术接口。

5.3.4 维修部桥梁室、工班应建立相应的系统、设备技术档案。

档案中不仅包括设备的各项原始记录、参数等原始数据内容。

桥梁专业工程师定期对桥梁设施的档案进行检查、整理、更新。

5.3.5 维修部桥梁室定期对轨道线路设备的档案进行检查、整理、更新。

5.3.6 所选用的维修材料、备品备件等应是国家标准器材或运营公司技术部门统一要求的器材。

5.4 质量管理5.4.1 在桥梁设施维修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及完成后,工班应根据《桥梁养护维修规则》的规定,立即对维修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4.2 桥梁室根据公司的工作目标安排和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对桥梁专业维修工作质量进行检查。

5.4.3 质量检查应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自查、互查、专兼职质量监督检查人员的不定期抽样检查、班组互查等5.4.4 积极配合运营公司技术安全部组织进行的各类检查、鉴定、验收工作。

5.5 设备管理5.5.1 桥梁管理由车间桥梁专业兼职管理员组成,负责桥梁的管理工作。

5.5.2 建立健全桥梁专业所管设施的台账,及时掌握桥梁的数量、动态、技术状况、使用和安全情况。

5.5.3 应根据运营公司、维修部的规定对系统、设备设施进行管理,按时填报各类报表。

5.5.4 抓好设备设施安全使用工作,及时组织处理好桥梁维修,确保桥梁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障桥梁正常使用。

5.5.5 明确桥梁设施修程及维修工作中的人力、材料、备品备件、工器具、仪表等的消耗及使用定额,并要求维修工班按规定进行作业。

5.5.6 工班应做好消耗材料、备品备件、及工器具管理工作,定期向桥梁室汇报物料及工器具的使用及购置情况,完善桥梁专业工器具及材料管理细则及台账。

5.5.7 每月统计各工班材料消耗、备品备件的消耗。

5.5.8 每年定期送检计量器具及仪器仪表。

5.6 桥梁检查5.6.1 检查制度1、检查制度包括:经常检查、定期检查、临时检查、专项检查、检定试验等。

各项检查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各项检查工作的落实。

2、各有关单位应建立检查登记簿,并按规定认真填写,保证数据准确可靠,为状态分析评定和编制维修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3、为保证检查的精度,应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和仪器、仪表,并定期标定,统一计量标准。

5.6.2 经常检查1、经常性检查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量测,一般可和桥梁的小修保养工作结合进行,桥梁专业工程师每季应有计划地对管内桥梁设备进行检查,做到每年全面检查一遍。

2、桥梁专业工程师对每次检查情况,应认真填写《桥梁检查记录簿》。

发现重要病害或病害发展较快时,应及时逐级上报,必要时绘制病害示意图。

3、经常性检查的项目和内容:⑴桥面是否平整,有无损坏;⑵桥面泄水管是否损坏、堵塞;⑶桥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堆积;⑷隔音屏是否松动,外挂板固定是否稳固;⑸伸缩缝是否填塞、破损、失效;⑹其他显而易见的损坏(病害)。

5.6.3 临时检查临时检查是当设备遭受地震、台风、火灾及车辆撞击等紧急情况或发生突发性严重病害时,为及时得到结构物状态的信息而进行的检查。

临时检查由维修部组织进行,必要时由运营公司或集团公司组织进行。

5.6.4 检查重点1、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应重点检查观测:⑴连续梁和刚架桥应着重检查有无因墩台发生不均匀下沉所造成的裂纹以及支座的状态。

⑵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变化及桥面道碴厚度不匀情况。

⑶梁体与相邻梁端是否顶紧,能否自由伸缩。

2、橡胶支座应重点检查:⑴平板橡胶支座有无裂纹、不均匀外臌,钢板外露、剪切变形超限、位置串动等情况,限位装置是否可靠。

⑵盆式支座有无钢件裂纹、脱焊、锈蚀、聚四氟乙烯板磨损、位移转角超限等情况。

⑶支座与梁身、支承垫石间是否密贴。

5.6.5、定期检查1、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对桥梁各部分进行详细检查,一般安排在有利于检查的气候条件下由桥梁管理部门委托公路桥梁检测中心(或具有这种能力的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咨询机构、组织)执行进行。

2、定期检查的时间规定为每五年一次。

3、桥梁定期检查应按规范程序进行,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有:⑴伸缩缝:是否破损、结构脱落、淤塞、填料凹凸,漏水等;⑵排水设施(防水层):桥面横坡、纵坡是否顺适,有无积水;泄水管有无损坏、堵塞、泄水能力情况;防水层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渗水现象等。

⑶梁式结构:主梁支点、跨中、变截面处有无开裂,最大裂缝值;梁体表面有无空洞、蜂窝、麻面、剥落、露筋,有无局部渗水等。

⑷支座:位移是否正常;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变形;钢板滑动支座是否锈蚀、干涩;各种支座固定端是否松动、剪断、开裂等。

⑸桥墩:墩身是否开裂,局部外鼓,表面风化、剥落、空洞,露筋;是否有变形、倾斜、沉降、冲撞损坏情况等。

⑹定期检查中,发现难以判明原因和程度的病害应拍照记录在案。

4、定期检查的外业完成后,检测单位应按下列要求写出检查报告:⑴概述检查的背景、组织工作过程;⑵提供各项检查数据;5、检测单位应根据定期检查结果,评定桥梁的技术状况。

报送桥梁管理部门。

6、定期检查后,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组织对二类以下的桥梁进行针对性、预防性小修保养。

7、检测单位应对三类桥梁应提出大、中修方案建议。

对于四类桥梁必须向桥梁管理部门提出作特殊检查计划报告;对于难以确定损坏原因和程度的,应作出继续观察或提出特殊检查计划报告。

报告应对提出检查原因和损坏部位作详细说明,连同“桥梁技术现状评定表”一起上报。

5.6.6、特殊检查1、桥梁特殊检查通常按照协议(合同)交由公路桥梁检测中心(或具有这种能力的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咨询机构、组织)执行。

2、桥梁特殊检查系指采用仪器、设备等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桥梁病害的确切原因和程度,确定桥梁的技术状态,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改造措施。

一般在下列四种情况下作特殊检查:⑴在地震、超重车辆行驶或重大车辆撞击之后;⑵决定对单一的桥梁进行改造、加固之前;⑶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的技术状况时;⑷桥梁技术状况在四类者。

3、进行特殊检查前,负责检查的工程师应充分收集资料,包括计算书、竣工图、材料试验报告、施工记录、历次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报告等。

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应给予必要的协助。

4、特殊检查项目一般有:⑴结构验算;⑵静载、动载试验;⑶用精密仪器对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①混凝土裂缝外观及显微调查、混凝土碳化鉴定、氯化试验、湿度调查、强度测试、结构分析;②钢筋位置、锈蚀状态调查;③预应力钢筋现状及灌浆管道状况、空隙情况调查;④桥面防水层状况调查;5、桥梁的特殊检查,应在桥梁管理部门与负责检查的单位签订特殊检查合同(协议)后进行,其内容包括:⑴特殊检查的工作项目和成果;⑵完成的期限;⑶特殊检查中双方应负的职责、义务。

6、负责特殊检查的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检查任务,并作出检查报告,检查报告的项目和内容:⑴概述检查的一般情况,包括桥梁的基本情况、检查的组织、时间、背景、工作过程等。

⑵目前桥梁技术状况的描述,包括现场调查、检测方法、记录以及实验室试验过程、方法、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类别等。

⑶详细叙述检查部位损坏原因和程度,以及改造、加固方法,并对结构部件和总体提出改造的建议方案。

7、特殊检查工作由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协调监督。

桥梁管理部门对特殊检查报告进行审查核定。

5.6.7、状态评定为了切实掌握并改善设备状态,合理安排维修及更新改造计划,每年应结合秋季设备大检查,对桥梁建筑物进行一次状态评定。

凡有表-2所列项目之一时,即评为“失格”设备。

病害项目的失格标准分为两个级别,凡属一般大修及综合维修应该整治的为Ⅰ级,属重点大修或更新改造解决的为Ⅱ级。

5.6.8、技术文件1、桥梁登记簿。

凡属地铁集团固定资产的桥梁无应备有登记簿,记载各主要病害及检查观测结果、设备改善情况以及建筑物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撞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