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竞赛

高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竞赛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 于景的艺术才能。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联用两个“笼”字,是体会其表达效果。
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和谐地 融合在一起,汇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 色图。
ANSWER:孟浩然
一、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
二、号淮海居士,婉约词代表之一; 三、多写男女感情身世感伤;
四、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暮
暮。”
ANSWER:秦观
一、宋代词人,原名三变; 二、其词多写歌姬愁苦和城市风光; 三、长于表达羁旅行役之情,表现封建社会
文人怀才失意的情绪; 四、世称“柳屯田”,名句:“异日图将好 景,
归去风池夸。” ANSWER:柳永
一、中唐诗人,散文家; 二、官至吏部侍郎、京兆尹;
三、谥号文,倡导古文运动; 四、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 先
生文集》。 ANSWER:韩愈
一、中唐现实主义诗人; 二、曾任太子少傅; 三、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文章平易通俗; 四、与元轸并称“元白”。
ANSWER:白居易
C.”万里愁”既有隔远遥望的意思,也有愁绪之长绵延万 里之意。
D.作者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于是 借末句直抒胸臆,毫不掩饰。
七、对这首诗分析不全正确的是: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A.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之情。 B.颔联写军队奉命出征的庄严、隆重,以及把地方城堡包 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莫听”、“何妨”两句是词人人生态度的写照,也是 全词的主旨,以下的意思都是由此而发的。
B.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词人认为,不 管生活和仕途怎么变化,都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D. 最后两局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 古语。
六、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 里愁。
A.前三句抒事,描写环境,层层深入,反复渲染,创造气 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
B.前两句写景,第三句由景入情,那缕缕笛声,恰似一根 导火线,使征人的思亲感情爆发,引出了最后一句。
三、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A.前两句写近景,借舟中所见写出了夜的寂静和诗人的孤 独。
B.三四句写远景,借雄浑阔大的背景来衬托出诗人远大的 志向。
C.五六句是书怀。五句的意思是“我哪里仅仅是因为文章 好而出名的呢”;六句用反语来表达一生不得志的愤慨之 情,含有自嘲意味。
诗歌背诵 文言翻译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最后两句诗人以沙鸥自比,既有愤慨之情,也有不受名 利枷锁的束缚,自由翱翔于天地间之意。
四、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A.首句侧写一笔,“十年”显出此剑非同一般。 此句正面一点,“霜”突显了剑的锋利无比; 说“未曾试”便有欲试之意。 B.下句表现了一种急于施展才华的壮志豪情。 C.”剑客”是诗人自喻,“剑”比喻自己的才能。 D.本诗托物言志,语言委婉含蓄。
ANSWER:高适
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二、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 三、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 话》,开创“诗话”这一新体裁; 四、著有《欧阳文忠集》《六一词》等。
ANSWER:欧阳修
一、盛唐诗人; 二、襄州襄阳人; 三、擅长写山水田园诗,清新自然淡远闲适;
四、与王维并称“王孟”。
B.颔联写景如画,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前者呈现于视觉, 后者诉之于听觉。
C.颈联不说“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而说“竹喧 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这主要是为了押韵。
D.尾联的意思是说,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竭, 秋景还是很美,我还要留居山中,不愿归去。
九、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定风波 苏轼
ANSWER:许浑
一、隋末唐初诗人; 二、著有《王无功集》,一名《东皋子集》; 三、写出的诗通常被称为五言四韵,是律诗
的前身; 四、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ANSWER:王绩
一、盛唐边塞诗人; 二、善写古题以写时事,官至散骑常侍; 三、所写诗被称为七律用韵最典型的歌行; 四、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ANSWER:李贺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 博 四、学名、句文:辞“、居书高翰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ANSWER:虞世南
一、中唐诗人,现实主义代表; 二、字微之,写有许多乐府体讽喻诗; 三、写有传奇《莺莺传》; 四、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ANSWER:元稹
一、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人; 二、长于歌行体; 三、善于运用绮丽词语,形成独特风格; 四、李白后最突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名句:
ANSWER:岑参
一、盛唐诗人,曾漫游各地; 二、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
员外郎; 三、曾因社会动乱被俘,后弃官移家; 四、自称“少陵野老”,有美誉“诗圣”。
ANSWER:杜甫
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二、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 三、其文明白畅达,词开豪放一派; 四、号“东坡居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请君为我侧耳听 背诵中间部分
一、中唐诗人,自梦得,匈奴后裔; 二、所写之作深寓哲理,脍炙人口,风格
自然清新; 三、晚年人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四、名诗《竹枝词》《浪淘沙》《乌衣巷》。
ANSWER:刘禹锡
一、盛唐诗人,性格“青莲居士”,与杜甫并称“李杜”。
一、初唐诗人,个人生平记载极少; 二、曾用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写下千
古名篇; 三、此诗被誉为“春风第一花”; 四、“吴中四士”之一。
ANSWER:张若虚
一、晚唐诗人,字用晦,润州丹阳人,有
《丁卯集》; 二、其诗均为近体,以五律、七律居多; 三、句法园融工整,善于写景,诗中多追求
隐逸的思想; 四、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ANSWER:杨炯
一、字少伯,盛唐诗人; 二、诗分为边塞军旅、宫怨闺情、送别三类; 三、擅长七言绝句,有“诗家夫子”之称; 四、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ANSWER:王昌龄
一、晚唐诗人,字义山; 二、出身于小官僚家庭; 三、陷于牛李两党之争,仕途失意; 四、继杜甫后七律成就最高的诗人。
C.这首词即景生情,因自然之景而谈人生哲理,再朴素之 中见深意,寻常之处见波澜。
D.这首词笔调幽默风趣,使读者在此人的谈笑中得到启发, 从机智诙谐中得到启发。
十、对这首词下片的理解,不全恰当的是:
蝶恋花(下片) 晏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 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A.“昨夜”一句写昨夜西风猛烈,天气骤然寒冷,使绿树 的叶子都开始凋落了。
节婉转和谐; 四、“初唐四杰”之一。
ANSWER:骆宾王
一、中唐诗人,狂放不羁,早年为玄宗侍卫;
二、历任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三、以写田园山水和隐逸生活著称,有陶渊
明和谢灵运的风采; 四、名句:“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ANSWER:韦应物
一、初唐名臣,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
二、能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ANSWER:苏轼
一、北宋词人,自同叔,抚州人; 二、太平宰相,谥元献; 三、名作有《踏莎行》; 四、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
尽天涯路。” ANSWER:晏殊
一、初唐诗人,以边塞诗著名; 二、曾任婺州盈川令; 三、为摆脱宫体诗的浮靡奢华的文风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 四、“初唐四杰”之一。
ANSWER:李白
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二、封荆国公,官至宰相; 三、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字介甫,号半山,著有《王文公文集》。
ANSWER:王安石
一、盛唐边塞诗人; 二、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尤长于七言
古体诗; 三、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 四、与高适并称“高岑”。
ANSWER:李商隐
一、晚唐诗人、词人; 二、此人精于音律; 三、八叉手而成八韵,字飞卿; 四、花间词派代表,诗辞藻华丽,词写闺情, 成就不高。
ANSWER:温庭筠
一、晚唐诗人,字阆仙; 二、初出家为僧,后还俗; 三、任长江主簿,诗长于五律,注重炼字句;
四、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ANSWER:贾岛
C.颈联通过叙事,既点出战斗的艰苦,又衬托出士气的高 昂。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书写了诗人投笔从戎、报效国 家的爱国热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