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考研笔记资料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考研笔记资料

伟大的觉醒 希腊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五世纪
1、在希腊城邦之中,阿提卡的雅典城在艺术史上最为有名,最为重要。

整个艺术史上最伟大,最惊人的革命就是在那里开花结果的。

2、希腊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恪守成规来创造艺术。

在那时的希腊艺术品上,还能见到埃及的痕迹。

3、画家们发现了缩短法(foreshortening)---表明艺术家已不再是把所有的东西用最一目了然的方式画入图中,而是着眼于他看物体时的角度。

但是希腊艺术家们仍未轻易摒弃埃及艺术的教导。

他们仍力求把艺术形象的轮廓尽量画清楚,力求在不破坏人物外形的范围内,把他们的人体知识尽量表现在画中。

他们仍然喜爱坚实的轮廓和平衡的构图。

古老的公式,即那种在几千年中建立起来的人体形式,仍然是他们的创作起点,只是他们不再处处把它奉为圣典。

4、希腊艺术的伟大革命,说明那时的居民开始怀疑关于神祇的古老遗教和传说,并且毫无成见地去探索事物的本性。

--科学同哲学第一次在人们的心中觉醒。

5、在雅典民主政体达到最高程度的年代里,希腊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希腊雕刻的伟大,肃穆有力,是由于艺术家没有违背古老的规则。

希腊艺术家使用衣饰去标出人体的主要分界,这类手法仍然表明他们多么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

正是严格地遵循规矩和寓变化于规则之中二者所达到的平衡,使得希腊艺术在后来各世纪里博得了巨大的赞美。

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希腊作品,件件都显示出在布列形象方面具有的智慧和技巧,然而希腊人当年别有所重。

他们要求这种自由地表现人体形象的种种姿态和动态的新发现,能够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论艺术与艺术家(部分背诵版)
1、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2、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崇拜的偶像了。

3、我们都喜爱自然美,都对那些把自然美保留在作品之中的艺术家感激不尽。

我们有这种趣味,而那些艺术家本身也不负所望。

4、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并不在于它的题材。

5、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

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容的表现形式。

6、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

7、在事关协调形状或者调配颜色时,艺术家要永远极端地“琐碎”,或者更恰当地说,要极端地挑剔。

反复尝试着追求的是人物之间的合适的平衡和使整个画面达到极端和谐境地的合适的关系。

8、没有任何规则能告诉我们一幅画或一个雕像什么时候才合适。

多看作品,我们的能力就会逐渐地增长,逐渐感受到历代艺术家所追求的那种和谐。

我们对那些和谐感受越深,就越能欣赏它们。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1、大约在1520年前后,意大利各城市的艺术爱好者似乎一致认为绘画已经达到完美的巅峰。

米,提,达等一些人实际已经解决了前人力图解决的所有问题。

2、许多对米开朗基罗的模仿被称为手法主义。

难以描绘的人体。

所谓的“现代派”艺术可能来源于类似的愿望,亦即企图避开明显的东西,追求跟传统的自然美不同的效果。

3、在这一不寻常的时期,其他艺术家们在艺术巨人们的影响下,对于按照普通的技艺和兴趣标准去超越巨人们并不那么绝望。

他们的努力相当惊人。

《墨丘利》贾母博洛尼亚雅各布·布罗斯基
绰号丁托列托《圣马可遗体的发现》《圣乔治大战恶龙》---神秘色彩,
这是他牺牲柔和的色彩美,那色彩美本来自威尼斯画派,是乔尔乔内和提香,最为自豪的成就。

他想以新的观点来表现事物,想探索表现古老的传说和神话的新方式。

4、16的艺术家埃尔·格列格他在大胆蔑视自然的形状和色彩方面,在表现激动人心和戏剧性的场面方面,甚至超过了丁托列托。

5、格列格受益于丁托列托一反常规的不平衡构图法,而且他也采用了帕尔米加尼诺的矫饰的圣母那种拉长人物形象的手法主义。

6、惊异于格列格的绘画是如此的现代化!
7、在北方的国家里,德国,荷兰和英国的艺术家遭遇到的危机比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同行所遭遇的危机更现实。

因为南方人只是不得不考虑用惊人的新手法去作画,而北方艺术家很快就面临着绘画到底是否能够而且应该继续下去的问题。

这个巨大的危机是宗教改革运动引起的。

许多新教教徒反对教堂里的圣徒的绘画和雕像,认为他们是天主教偶像崇拜的一个明证。

这样,新教教区的画家就失去了画祭坛画这宗最大的经济来源。

那些比较严格的加尔文教徒甚至反对使用华丽的房屋装饰等其他奢侈品。

艺术家的固定经济来源只剩下书籍插画和肖像绘画,是否足以维持生计就大可怀疑了。

8、小汉斯·霍尔拜因比丢勒26岁
《圣母圣婴和市长一家》中有供养人!这种布局使
我们想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和谐的构图,想起贝里尼。

但是从认真注意细部和漠视某种传统的美来看,霍尔拜因学的仍是北方的手艺。

9、画上没有任何一处是信手为之。

整个构图十分匀称,在我们看来很可能有些浅显。

但这正是霍尔拜因的意图。

在他稍微早的画像中,他仍然试图去显示他描绘细部的奇妙技艺,借助于被画者的环境,借助于他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去刻画人物的特点。

在他年纪越来越大,艺术越来越成熟时,他似乎也就越来越不需要那样的诀窍了。

他不想突出自我去转移人们对被画者的注意力,正是由于这种高明的自我克制,我们才对他加以高度的赞美。

10、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那里留下的惟一绘画分支就是霍尔拜因如此坚定地建立起来的肖像画。

即使在这个分支里,南方手法主义式样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而宫廷气派的精致而优美的格调也取代了霍尔拜因的较为单纯的风格。

11、全欧洲只有一个新教国家的艺术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危机,那就是尼德兰。

那里的绘画已经兴旺了很多年,艺术家们找到了一条摆脱他们困境的道路。

从早期的凡代克时代以来,尼德兰艺术家一直被公认为是精于模仿自然的名家。

12、16世纪最伟大的佛兰德斯风俗画大师是老勃鲁盖尔。

专注于农民生活的画面。

《乡村婚宴》。

而在法国,艺术的危机转到了一个不同的方向。

法国位于意大利和北方各国之间,兼受到双方的影响。

起初是意大利式样的涌入,威胁着法国中世纪艺术的强大传统,法国画家和尼德兰画家一样觉得意大利式样很难采纳。

但是最终法国上层社会还是接受了意大利的艺术形式,那时切利尼类型的优雅,精致的手法主义形式。

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16世纪初期威尼斯的建筑乔瓦尼·贝里尼的《圣母和圣徒》1505年
1、在拜占庭的传统中,圣母画一贯是两边生硬地排列着圣徒像。

贝里尼懂得怎样使这简单对称的布局既有生趣又不破坏它的秩序。

他也知道怎样把传统的圣母和圣徒形象改变为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却不剥夺他们的神性和尊严。

2、用色彩和光线统一画面,乔尔乔内的贡献。

但其实他的画作很少不超过五幅。

《暴风雨》在这幅画中,
风景本身凭其资格已成了它的真正题材。

他不是勾画出物体和人物,然后再把他们布置到空间当中。


实际上是把自然界跟人连同人们的城市和桥梁都想象为一个整体。

----几乎像过去发明透视法一样伟大。

从此以后,绘画就不仅仅是素描加色彩,它成为一种有其独特的奥妙法则和手段的艺术了。

将这一伟大发现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提香。

3、提香是个在驾驭颜色的功夫上可以跟米开朗琪罗的精通素描法相匹敌的画家。

这种至高无上的技艺使他能够无视任何久负盛名的构图规则,而依靠色彩去恢复显然被他拆散了的整体。

新知识的传播
德国和尼德兰16世纪初期
1、我们十分清楚,不能像谈学术的进步那样去谈艺术的进步。

那时意大利名家的三项实质性成就:一是
科学透视法的发现,二是解剖学的知识,三是古典建筑形式的知识,对于那个时期,那些建筑形式似乎代表着一切高贵,美丽的东西。

2、对于那时期的画家,只有小画家们才会满足于从手中的意大利雕版画中借用一个形象或一个姿势。


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会感到迫切需要全面理解新的艺术原理。

可以从最伟大的德国艺术家丢勒的作品中研究这一富有戏剧性的过程。

在他的一生中,他时时刻刻都充分意识到那些原理对于未来的艺术有重大的意义。

3、丢勒发现单纯模拟真实的自然,无论如何都不足以产生南方艺术作品中那种独具一格的不可捉摸之
美。

拉斐尔面对这个问题时求助于他心灵中出现的美的“某个理念”,那是他在研究古典雕刻和美丽的模特儿的年月里通过熏陶而形成的观念。

丢勒去寻求一个可以言传的规则。

他的《亚当与夏娃》4、另一位与丢勒相媲美的画家
4、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是个被人们不太提及的画
5、家。

有人称之为“德国的柯雷乔”。

他的作品提醒我们,一个艺术家确实能够做到既十分伟大又不“先
进”,因为艺术的伟大并不在于有新的发现。

在16世纪开头的几十年这个伟大的时期中,尼德兰出现的杰出的艺术家不像15世纪出现得那么多。

这段时期的艺术家,至少像丢勒一样去努力接受新学术的艺术家们,往往既忠于旧的办法,又热爱新的方法,希望二者兼顾。

于是产生了一种情况: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尼德兰艺术家不是出现在坚持新风格的人当中,而是出现在像德国的格吕内瓦尔德那样,不肯被拖入来自南方的近代艺术运动的艺术家
当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