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走近诗人李白,了解李白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背诵这首诗。
2.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形象,。
3.探究诗歌的主旨,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4.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重难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2.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字______,号______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______诗人,有“______”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______”,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著有______。
2.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二、基础积累1.识记字音字形①将进酒() ②金樽()③岑夫子() ④馔玉()⑤恣欢谑() ⑥沽取()⑦千金裘() ⑧烹羊()2.掌握重点词义①将进酒:②人生得意须尽欢:③烹羊宰牛且为乐:④请君为我倾耳听:⑤钟鼓馔玉:⑥径须沽取:⑦斗酒十千恣欢谑:三、疏通文意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如遇疑难,进行标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检测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与尔同销万古愁()⑦但愿长醉不复醒()⑧主人何为言少钱()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二、整体感知根据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三、课堂探究1.诗人在诗的开头写黄河之水和高堂明镜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怎样看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认为这两句诗流传的原因何在?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中“圣贤”是指哪些人?这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万古愁”该如何理解?6.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而想像和夸张是浪漫主义主要的表现手法。
请举例分析这首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四、课堂总结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
五、当堂检测1.默写填空⑴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⑷《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参考答案一、知人论世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大李杜《李太白集》二、基础积累1.qiānɡzūncénzhuànzì xuèɡūqiúpēnɡ2.请;应当;暂且;替,给;吃喝;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放纵、无拘束。
三、疏通文意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
一、自主学习检测1.将,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馔,zhuàn;谑,xuè;将,jiānɡ。
2.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当;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但:只;何为:为什么。
3.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二、整体感知全诗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开头四句用比兴手法,表现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在他看来,朋友聚会同样为人生快事,并相信自己必会有所作为;“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主人”句至末尾写狂放之情,这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体现。
三、课堂探究1.这两句诗综合运用了起兴、想像、比喻、反衬、夸张的手法。
开篇“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奔流到海不复回”,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情,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这两句诗开篇起兴,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悲伤至极,感慨强烈,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2.从表面上看,诗人认为应该尽情欢乐,生命才没有遗憾。
而行乐必须有酒。
该句中的“金樽”“对月”虽然没有直接写酒,却将饮酒诗意化。
虽然没有写如何痛饮,但“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双重否定词“莫”“空”却使诗意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