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经济(1900-1914)

7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经济(1900-1914)


二、对外贸易和国际支付的平衡 1.贸易顺差开始上升,从1895年到1914年,美 国的顺差累计数达到100亿美元。 2.美国在吸引大量的资本输入的同时,国内资本 也逐渐流向加拿大和墨西哥。
三、保护性关税 虽然保护性关税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成 衣、鞋、钢铁、铁矿石削减了进口关税,体现 从贸易保护主义向自由贸易主义转变的趋势。 四、跨国公司
第四节 工业的发展
一、现代公司的出现 二、工业合并运动 三、托拉斯活动和反托拉斯 四、大企业时代的管理创新
第五节 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1.出口总值从1900年的8.5亿美元,增加到 1914年的近24亿美元,而在同时期,进口总 值从8.5亿美元,增加到18亿美元。 2.对外贸易结构 1900年,主要的出口产品是农产品,农产品在 美国出口的60%,工业产品只占35%。到1914 年,工业产品占美国出口的49%。
行业兼并,公司遍地,垄断带来的弊端引起民众的严 重不满,造成社会的动荡。1890年,美国总统哈里森, 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但是,该法案没有被认真执行,法案通过后,托拉斯 组织有增无减。 (二)西奥多.罗斯福的改革措施 在他任期内,共处理了42起的违反谢尔曼法德案件。他 的反托拉斯不是为了消灭垄断,而是采用国家干预的 手段使得托拉斯合法存在、顺利发展,实现自由资本 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因此,他是为了维护托拉 斯的长远利益而反对放任自流的短期行为。
三、美国农业达到稳定 由于技术革命,农业人口减少,但是农业耕 地增加,农业总收入从74.77亿美元提高到 159.07亿美元。农场主的收入大幅增加,农业 产值 增加几乎是400%。 美国的南部和西部以农业和矿业为主,成为 北方工业品的市场,并提供粮食和原材料。

四、运输与交通 1900-1914时代的标志是运输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全美国建成的铁路网的总里程到了1914年,达到 252000英里以上,超过当时欧洲铁路里程的总和。 铁路是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命脉。 其他交通工具:电力铁路、汽车、电话和电报交通事 业有了新的发展。其中,航空业也初见雏形。美国第 一家定期航空公司于1914年在福罗里达州成立。 市场由少数运输公司垄断了。
第三节 财政与金融
一、金融帝国的出现 银行和保险公司集中控制,主要投资银行家从资 本经纪人转变为美国经济的统治势力。 1904年,出现了两个金融帝国:摩根家族和洛 克菲勒家集团。
二、有缺陷的美国银行体系 缺陷来自于《国民银行法》。该法案创造了一个分层的 银行体系,其中农村银行在底层,上面是城市银行和 储备城市银行,最顶层是中心储备城市银行,每一层 都有不同的资本和储备要求。对储备城市银行设定更 高的储备要求,来降低大银行倒闭的风险。这一政策 限制了国民银行体系与州银行体系竞争的能力。联邦 银行和州银行体系间为争夺成员银行而不断加剧的竞 争,导致银行监管结构逐渐遭到削弱。 另一个弱点是对农业地区没有提供充分的信贷便利。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的美国经济(1900-1914)
总论
美国都处于独立性较强的高速发展 中,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成为了世 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其影 响力远不如欧洲国家,直到二战后, 美国才成为世界的中心。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一、20世纪初的美国人口状况 1900到1914,美国人口增加了30%,从7599万 人增加到9911万人。西部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不断增加。城市的发展规 模 不 断扩张。 二、美国人民的收入、财富和工业 特征是充分就业和所有各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人均收入从480美元增加到567美元。 但是,财富的分配依然不均。 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纸业、化学、石油工 业已经成为巨型工业,汽车业成为仅次于钢铁业 的第二大产业。
二、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的对外政策完全是侵略和掠夺 (一)门户开放政策 推行其独立的对华政策,主张在中国享有势力 范围的各大国应一视同仁地使各通商口岸向所 有贸易国开放。该政策完全是美国从自身利益 出发,以损害中国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 (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西奥多.罗斯福是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他竭力鼓 吹要采取“大棒”政策。多次干涉他国。 接任总统塔夫脱继续奉行大棒政策的同时,在 1912年提出“金元外交”,“金元外交”并非 放弃枪弹,而是金元与枪弹兼用并施,对弱小 国家进行侵略。

(三)威尔逊“新自由” “新自由”主要指保证恢复个人行动自由和运 用政府权力树立所谓社会正义。 他的国内政策与西奥多.罗斯福几乎是衣钵相传, 是在前者的改革基础上,以更快的步伐推进改 革。反托拉斯法德继续出台和贯彻抑制了垄断 资本集团的某些过分行为;劳工立法保护了工 人的某些利益,缓解了劳资矛盾;农业立法缓 和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三、1907年金融恐慌
恐慌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几个大型货币金融出现 了过度的投机活动。两种银行之间的长期角逐 也是造成这次恐慌的原因,一种是储备不足而 办理银行业务的信托公司,另一种是更加保守 而又严格管理的商业银行。 这一事件根本上动摇了美国的金融体系,促使美 国银行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成立了由银行 家自己来控制并且自愿加入的中央银行。
五、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 大规模城市化出现; 形成了美国东北部的制造业工业地带,1910年 美国有3/4的人口居住在此地区; 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愈来 愈依靠国外市场; 美国海外投资扩张,成为世界上的投资大国
第二节 经济体制和政策
一、国内改革措施 美国正处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 化的剧变过程中,美国政府采取了改革措施, 来调整垄断集团内部和阶级间的关系。 (一)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托拉斯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是由 许多同类商品和与产品经营有密切关系的企业 合并组成,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一个托拉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