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优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优质PPT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个时期内国家主要发展全日制学
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只是发展这种单一类型的学校有不少问题, 如: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种学校难于迅速发展,不能尽快 普及教育;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不能升学的大批中小学毕业 生,缺乏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很难安排工作,同国民经济的发 展不相适应;还有许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需要 学习知识,等等。
3、新中国头17年的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1949—1965年,新中国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
学思之窗: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高等 学校
中等 学校
小学
1965年 比旧中国最 在校生 多时增长
67.4万 1947年的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
扫盲教材
页码
标题
▶九七:过则勿惮改
▶九八:勤学说
▶九九:勤有功戏无益
▶一OO:怎样使身体健康
▶一O一:怎样使身体健康
▶一O二:我怎样研究算术
▶一O六:新生
▶教育方针:全面发展——德智体 全面发展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
者
阅读探究
▶教育制度:全日制和半工半读
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
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
的作用》成为பைடு நூலகம்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
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
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A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发展原因:
9万人 3.9倍
1.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
1965年 学校数 434所
80993所
168100所
2.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两种教育制度的建立(全日制和半工半读)
比旧中国最 多时增长
1947年的 1.1倍
1949年的 14.1倍
1949年的 4.9倍
1.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新中国成立之
168100所
1949年的 4.9倍
1949—1965年,新中国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1965年 比旧中国最 在校生 多时增长
高等 67.4万 1947年的
学校 人
3.3倍
中等 1432万 1946年的
学校 人
6.9倍
小学 11626. 1946年的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为本,在于育人。
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 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本课内容
一、开基创业篇——人民教育的奠基 二、遭受挫折篇——动乱中的教育 三、复兴繁荣篇——教育的复兴
1965年 比旧中国最 1965年 比旧中国最 发展表现:
在校生 多时增长 学校数 多时增长
高等 学校
中等 学校
67.4万 人
1432万 人
1947年的 3.3倍
1946年的 6.9倍
434所 80993所
1947年的 1.1倍
1949年的 14.1倍
在校生人数 学校数量 教育体系
小学 11626. 1946年的 9万人 3.9倍
2.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到1952年底
,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
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
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3.(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图5为1954年 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1)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革。
(2)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 民手中。
(3)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这会借就议助决成定苏功“联以经地老验解将”放来半区建新殖立教人育民民经地教验育半为事基业封础;,建吸教收 育旧改教变育有为用经沿验着, 社会会议还主确义立了方教育向要前为 进国家的建新设 服中务国,学的校要人向民广教大工育农 开。放,大
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建立的?
2、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教育方针? 建立了哪两种教育制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建立的? 2、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教育方针? 建立了哪两种教育制度?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 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建立的? 2、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教育方针? 建立了哪两种教育制度? 3、新中国头17年的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针对这些问题,1957年11月 8日,刘少奇建议试办半工半读学 校。”
根据材料思考: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那 么为什么还要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田头识字学习
落后地区的教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多工 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这些 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1965)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建立的?
2、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教育方针? 建立了哪两种教育制度?
3、新中国头17年的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建立的?
人
3.3倍
1432万 1946年的
人
6.9倍
11626. 1946年的 9万人 3.9倍
1965年 学校数 434所
80993所
168100所
比旧中国最 多时增长
1947年的 1.1倍
1949年的 14.1倍
1949年的 4.9倍
结合表格数据,回答: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