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美学 全部

园林美学 全部

园林美学1、单项选择题1.“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

”此论述对美的理解主要强调()A..美在理念B.美在关系C.美在功利D.没在物质2.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艺术范畴,可以看作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殇的是()A.台、榭B.园、圃C.宫、殿D.菀、囿3.下列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生态美学意向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的诗人是()A.陶渊明B.白居易C.李白D.王子敬4.山水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一代文化风尚的时期是在()A.秦汉B.魏晋C.明清D.唐宋5.渗透和充盈着诗意和文意的“文人写意园”繁盛起来的时期是在()A.唐B.宋C.明D.清6.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被日本称为《夺天工》的是()A.《群芳谱》B.《长物志》C.《素园石谱》D.《园冶》7.中国古典园林系统的“真”主要体现在()A.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联系上B.艺术与数比、人工的关系上C.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D.艺术对天国仙境的理想追寻关系上8.“就山为杰阁,引水作神池”的诗句体现了北方大型园林在创造上更加强调()A.自然原型的因凭B.名胜名园的拟仿C.胸有丘壑的意构D.随意洒脱的创建9.中国古典园林的“善”在伦理的功利关系上表现为A.天国仙境的追寻B.城市山林的实现C.感性实践的要求D.物质经济的创造10.从中西园林比较来看,中国园林所显示的是A.人工之美B.技能之美C.数比之美D.气韵之美11.北方宫苑从总体上来看所呈现色调风格为( )A.小巧玲珑B.清水芙蓉C.浓丽绚烂D.自然淡雅12.在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起着领奏作用,且为园林美的起始与中心的是()A.建筑之美B.山水之C.花木之美D.天时之美13.北方宫苑建筑的翼角美学风格为()A.高扬巧秀B.稳实沉厚C.简洁轻盈D.轻灵飞举14.下列能给审美者以严正气氛,产生崇高感的建筑类型是 ( )A.宫殿B.馆轩C.楼阁D.塔榭15.园林建筑序列中,具有地处高敞、空间、气息流通的审美性格的是()A.宫 B.馆 C.轩 D.榭16.杭州西湖游南高峰、北高峰,构成西湖十景之一“双峰插云”,对观赏者来说这是一种 ( )A.深邃幽暗之美B.平旷舒展之美C.低落曲幽之美D.高耸竣立之美17.颐和园的“昆明湖”能使该园具有的空间性格是( )A.境界开阔B.幽邃清C.平静清幽D.灵巧可亲18.下列能给人以亲切之感切能表现出幽邃清静的性格美的园林水体类型是()A.湖海B.池沼C.瀑布D.溪涧19.竹类植物的主要审美特征是()A.色泽美与姿态美 B.音韵美与意境美C.生机美与活力美 D.崇高美与品格美2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苏轼审美概括为“淡妆”与“浓抹”的时分或天气是( )A.晨曦与夕照 B.白昼与月夜C.晴日与阴雨D.阴雨与雪雾21.中国古典园林是()A.动态综合艺术B.静态综合艺术C.集萃式的以动态为主的综合艺术D.集萃式以静态为主的综合艺术22.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有郑板桥书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此联体现了与园林审美相联系的社会意识是A.宗教意识B.重农意识C.崇文意识D.伦理意识23.下列能诉诸与观念、想象且最具有使园林由物质领域、自然领域进一步上升精神文化领域的功能的是A.文学语言B.书法C.绘画D.雕刻24.下列与中国古典园林最具有异质同韵的艺术形式是A.戏曲B.音乐C.相声D.雕刻25.“园中之园”符合原来你意境整体创构中的没学规律是()A.亏蔽景深律B.奥旷交替律C.空间分割率D.气脉连贯率26.“山之妙在拥楼,楼之妙在纳山”,这句诗可以理解为()A.没在关系B.美在本质C.美在想象D.美在功利27.下列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境界空间观的意境创构规律是()A.主体控制B.气脉连贯C.唯道集虚D.标胜引景28.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意境创构规律有相遇的艺术趣味的是()A.主题控制B.奥旷交替C. 气脉连贯D.亏蔽景深29.园林意境创构规律“亏蔽景深”中的“不隔之蔽”指的是()A.花木亏蔽B.屋宇亏蔽C.水体亏蔽D.山石亏蔽30.“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乎?”暗喻亭台等园林建筑在意境生成中的作用()A. 主题控制B.标胜引景C.气脉联贯D.互妙相声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表述与中国古典园林生态学未来学价值有内在一致性的是 ( )A.“天人合一”B.“与天地相依C.“天地人不可无一”D.“无以人灭天”E.”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32.台榭的功能主要有()A.宗教功能B.军事功能C.观察功能D.赏乐功能E.审美功能33.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推崇()A.有若自然B.超越自然C.征服自然D.宛自天开E.法天贵真34.南方园林建筑的翼角美学风格为 ( )A.平直B.收缩C.秀逸D.高扬E.端重35.园林意境整体创构中需要遵循“主体控制”的美学制律,那么“主体”的作用有()A.凝聚B.统驭C.辐射D.标胜E.互妙三、名词解释题36.文人写意园37.季相美38.园林花木审美价值之“古”39.意境创构的“意凝神聚”律四、简答题40.简述园林中山的类型序列及其空间性格。

4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人文之美。

42.简述园林审美意境创构中的“曲径通幽”律。

43.简述园林品赏过程中的艺术泛化现象。

五、论述题44.试论述说明中国园林的真善美及真善美三位一体性。

45.试论述园林品赏的审美心理层级。

1、单项选择题1、魏晋时期,石崇在洛阳构建了著名的私家园林是A、辋川别业B、金谷园C、始宁墅D、庐山草堂2、中国园林进入成熟阶段的时期是()A、南北朝B、隋唐C、秦汉D、明清3、下列形容岭南林最贴切的一个词是()A、艳丽B、浓丽C、富丽D、4、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被日本称为《夺天工》的是()A、《素园石谱》B、《群芳谱》C、《园冶》D、《长物志》5、在古代中国,提出“尽善尽美”命题,把美格善既区别又联系的人是()A、孔子B、庄子C、老子D、孟子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常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东山惨淡而如睡”体现了一种()A、深邃美B、崇高美C、季相美D、低落美7、在中国园林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奥如”“旷山”概念的是()A、白居易B、柳中原C、杜甫D、王维8、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所形成的是()A、体量对比B、明暗对比C、开合对比D、虚实对比9、规则式园林的树木采用的布局方式是()A、行列式B、自由式C、自然式D、散点式10、“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体现的园林处理方式是()A、借景B、对景C、透景D、框景二、多项选择题11、园林创造的方式有()A、因凭B、对称C、意构D、架构E、拟仿12、中国园林中造景要素水具有的审美特征是()A、壮观之美B、流动之美C、“文章”之美D、洁净之美E、徐函之美13、中国古典园林镇南关包含的艺术形式有()A、书法B、绘画C、雕刻D、工艺美术E、盆景14、传统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有()A、山石B、植物C、水体D、建筑E、人物15下列突出主景的手法有()A、抬高主景B、运用轴线C、增加体量D、降低主景E、运用对比三、填空题16、中国思想史上的___观,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古典园林影响较深。

在汉代儒家哲学的重要代表是____。

17、魏晋时期,由于受到____、____的思想的影响,达官显贵纷纷营建寺院。

1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出自_____一书,其作者是______。

19、园林美得物资生态建构序列主要依靠建筑、____和____三要素。

20、与“神”、“情”、“气”、“韵”相关联的品石美学品评范畴包括______、通、_____、拙、雄、哨。

四、名词解释21、皇家园林22、文人写意园借景24、转态25、山水园林五、简答题26、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人文美。

27、中国古典园林中台榭的功能是什么?28、简述中国皇家园林的美学特点29、在向精神文化生态领域升华过程中,文学语言具有什么功能?30、试从么些角度分析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异同。

六、论述题31、园林意境生成的规律有哪些?一、单项选择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A.《长物志》 B。

《说园》 C.《闲情偶记》D。

《园冶》2.被西方称为“传统的东亚深层次生态学”思想的是A.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3.清代扬州个园春山所用的石材是()A.英石 B。

灵璧石 C。

宣石 D。

石笋4.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田园生态意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诗人是()A.白居易 B。

陶渊明 C.李白 D。

王之敬5.道教饿庙宇,似如宅院,规模小,多修建在风景名胜之地,称为()A.寺院 B。

陵园 C.官园 D。

庙园6.中国古典园林系统的“真”只要体现在()A.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B。

艺术对天国仙境的理想追寻关系上C.艺术与数比、人工的关系上D。

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联系上7.园林中的景观建筑应尽量布局在风景视线的()A.重心 B。

起点 C.中心 D。

焦点8.“方方胜景,区区殊致”描述的园林意境生成规律是A.澳矿交替 B。

标胜引景C.空间分割D。

亏蔽景深9.中国园林处理外部空间的美学准则是()A.半亏半蔽B.不蔽之蔽C.全蔽D.俗则屏之,嘉则收之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名又一村”所采用的造景手法是()A.夹景 B。

障景 C.漏景 D。

借景二、多项11.中国古典园林形式主要可分为()A.皇家园林 B。

寺庙园林 C.岭南园林D。

私家园林 E.苏州园林12.作为天人合一的生态艺术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优势在于真正能让人实现“四可”的美学愿望,“四可”是指()A.可望 B。

可行 C。

可居 D。

可游 E。

可养13.与“神”、“情”、“气”、“韵”相联系的品石美学品评范畴包括()A.瘦 B。

通 C。

丑 D。

拙 E。

雄14.园林美得物质生态构建序列主要依靠的三要素是A.人物B.花木 C。

山水 D。

水体 E。

建筑15.在中国古典园林里,品赏花木的价值系统主要包括A.美 B。

名 C。

古 D。

雅 E奇三、填空题16.中西方园林美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7.魏晋时期,石崇在洛阳建构了著名的私家园林_____________;在唐代,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_____构建了辋川别业。

18.“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体现了一种_______________美。

19.拟仿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对具体名山胜景的拟仿,称为_________________;二是对具体的名园建筑的拟仿,称为_______________。

20.中国园林打破界域,扩大空间,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的造景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