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手册(20200723143709)

中小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手册(20200723143709)

第一章中小学实验室的地位、作用及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教学仪器的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与艺术。

既有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又有行政工作,是综合性、复杂性工作。

一、实验室在中小学的地位与作用(一)中小学实验室的地位1、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 年11 月25 日《中小学实验室规程》中指出:“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实验室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基地。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常规实验教学,按照阿地教字(2011)79 号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向学生开放,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使用效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 。

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工作,加强领导,将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基础教育基本发展和改革的组成部分,明确主管部门,充实人员,落实工作责任,推进地区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工作,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开展科学研究,探素科学奥秘的场所。

实验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其中包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各科实验目标、能力培养都有明确要求。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边做边实验完成教学目标。

这些活动只能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这个场所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久而久之方可形成。

3、科学启蒙园地中小学学生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在现代化的感召下,对科学技术更感兴趣。

学生在实验室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而且有更多的动手观察机会,得到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播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所以,要完善实验装备,改善实验环境,营造实验气氛,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中小学实验室的作用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基础。

从教育的观点看,人的素质提高关键在于实践,而实验室恰好是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点,学生既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也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才能使学生成为手脑并用,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对象与任务(一)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场所。

有完整的实验室设施,良好的实验环境,保障实验正常进行的教学设备。

“三分建,七分管”,建是基础,管是关键。

实验室房屋建设与教学仪器配备一次性投资就能见效,管理则要大量的、坚持的、体脑并用的劳动方能见效。

实验室是一个人、财,物,实验活动、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

实验室工作涉及教学、科研、人事、基建、财务及后勤等各方面,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实验室管理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系统内部各要素结合起来,全面系统的管理。

管理工作者遵循系统管理原则,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把实验室工作搞好。

(二)实验室管理原则1、目的性原则:实验室各项工作都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2、发展原则:实验室各项管理有长远考虑,超前意识,实验室用房建设、布局、结构等。

3、管理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管”的目的是为了“用” ,所以实验室既要管好,还要管活,给师生提供使用上的方便。

(三)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既要管理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又要进行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评估。

为实行有效的管理,将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内容划分为:1、实验室建设档案与室内外环境的布置2、实验室配套实施及其管理3、教学仪器设备及其管理4、实验室体制和人员配备5、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6、实验教学管理7、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8、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的评估(四)中小学实验室的任务1、实验室应与学科教研组密切配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科技活动。

在完成上述任务后,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改进和研制仪器及自制教具活动,并培训有关教师、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3、实验室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准备齐全实验用品和教学资料挂图,保持科学、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三、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一)实验室的管理机构:恰当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是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的组织保证。

学校应成立“教学技术组” 。

有理、化、生、科学、现代教育设备的管理人员成立。

设组长一名,与教研组(或年级组)同等对待。

(二)实验室的组织形式四、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编制、职责及要求实验人员主要指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实验教学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一)实验室的人员编制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 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 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 教师队伍。

各地要通过调整优化,逐步充实实验教学人员,并纳入当地中小学教 师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自治区办学基本标准第二十条规定, 要尽快抽调教师专职 从事实验工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 使每个实验室能有一名实验人员。

中学每个 实验室一般配备一个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小学实验室一般设兼职教师。

“自治区 实验室建设评估细则中有关实验教师数量的要求是”中学: 23个实验班以下各 科设一人,24个实验班以上各科设二人。

小学23个实验班以下设一人,24个实 验班以上设二人。

如下表:(二)实验教师任职条件1、 具备教师美德,热爱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2、 有合格学历(小学教师中专以上、初中教师专科以上),有健康体魄,能 适应业务工作的需要;3、 掌握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教材教法,了解其它实验学科教材内容, 熟悉各科仪器配备标准;4、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对实验仪器进行质量检查、维修、自制教具;5、 能胜任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组织、指导工作,能与其它教师配合共同完 成实验教学和其它相关工作。

(三)实验教师的基本素质1、实验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实验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经常与酸、甜、苦、辣相伴,工作十分辛苦, 但要看到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以献身实验教学为乐。

a、中学b、小学图3— 1 图3—22、实验教师要有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要广泛从各种书籍、刊物、仪器说明书中去收集整理实验室的常规技术和理论。

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各种物理的检测技术;金属加工、焊接技术;玻璃制品的加工技术;水银等有害药品的保管、清洁、装填技术。

3、实验教师要有科学的实验管理知识实验室的管理内容杂而细,只有认真对待,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到和积累管理知识,才能使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细致。

熟悉各种账目的记账方法和相互关系;了解药品的性质,做好保养工作;使仪器、药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合理布置实验室;合理制定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4、实验教师要有相关的辅助知识除本学科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其他相关的知识。

机械原理、机械制图、使用微生物学、植物生长素等常识性知识。

有助于仪器的自制、改进、维修,有利于指导学科兴趣小组。

5、实验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在实验室上课,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做到:实验前先检查桌上的物品是否完好;做完实验,要把用具清洗干净,放回原位;下课将凳子放回桌子底下;座位上废弃物品本人带走。

(四)对实验教师的业务要求1、上实验课是实验教师基本能力之一①实验教师上实验课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由于经常接触实验仪器,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上实验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实验教师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上实验课能给学生在实验操作上更有效的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

实验教师上实验课能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机会,避免重复讲解。

②实验教师上实验课有利于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师管理实验室是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实验教师上实验课时,出于职责的需要和经验,会更有效地强调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

③实验教师上课有利于稳定实验教师队伍稳定实验教师队伍是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让实验教师每周上几节实验课,一边熟悉教材内容,掌握课标,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

2、实验教师应认真备课和参加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教师备课是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和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的前提。

五、中小学实验室的档案管理(一)实验室建设档案1、实验室设施档案①学校实验室用房的平面图、立体图、基建维修、改造等原始资料•②实验室配套设施的安装图纸(上下水管道、电路、通风、消防)③实验室设备装备表(实验台、凳、柜及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设备)。

2、仪器设备档案①教学仪器设备账目。

②教学仪器的报废、破损、及赔偿记录。

③教学仪器设备的存放、改进、自制教具。

④教学仪器设备质量跟踪、维修记录。

⑤教学仪器配备水平、使用率、完成率的统计。

3、实验经费投入档案①各级政府对学校实验经费的投入、使用。

②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经费的投入、使用。

③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改造、维修实验用房,购置仪器设备及设施,低值易耗品的填补)。

(二)实验室管理档案1、实验室管理机构或组织(实验室领导小组、教学技术组)、工作会议记录、实验室工作计划、上级有关部门的有关文件。

2、实验室各项制度,如实验室职责汇编。

3、教学仪器使用说明书。

将教学仪器说明书收集、整理,分类存放.5、维修教学仪器登记本。

在每进行一次仪器维修后,要填写此表,特别是精密仪器(如电光分析天平、显微镜、电源等)的维修,以供以后使用或维修时参考随时记录,长期保存。

如下表:、(三)实验教学档案1、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完成情况:(保存3年)实验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有任课教师制定,填写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探究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