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练习题(2018·赣州测试)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中箭头的粗细表示辐射量的多少。

据此,完成1~2题。

1.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下列代表青藏高原地区辐射量的箭头较粗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马孙平原的太阳能资源比撒哈拉沙漠丰富,是因亚马孙平原的①箭头比撒哈拉沙漠的粗B.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⑤箭头较细C.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因为天气晴朗时,①箭头较细D.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2019·湖北宜昌4月模拟)2019年1月24日,湖北遭遇了第二轮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

下图为此次雨雪天气结束后湖北某高中的校园景观图,图中河流一侧积雪较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

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A.桥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B.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C.路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D.路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4.据图推测图中道路的走向最可能为( )A.东北—西南B.东南—西北C.东—西D.南—北(2019·唐山第一中学冲刺)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

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回答5~7题。

5.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D.④6.此隧道(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7.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省 B.山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陕西省西瓜雪又称作“雪藻”,是一种具有微红或者粉红颜色并带有新鲜西瓜气味的雪。

西瓜雪的红色是由一种名叫极地雪藻的绿藻引起的。

雪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0 ℃左右。

据此完成8~10题。

8.在阿尔卑斯山区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位置是( )A.冰川带 B.雪线附近 C.山麓D.山顶9.在阿尔卑斯山山腰地区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季节是( )A.晚春 B.盛夏 C.早秋D.隆冬10.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雪藻所占据的地方会形成一个红色的小凹坑。

看上去像装过红葡萄酒的小酒杯。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雪藻能增强地面辐射,加速积雪融化B.融化的积雪与底部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C.雪藻能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得雪藻周围温度较高D.大风挟带的沙石击打积雪,使得该处较周围深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注:1月和7月等温距相同)。

读图完成11~12题。

11.对该区域中部7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12.A地的气温年较差可能是( )A.24 ℃ B.22 ℃ C.20 ℃ D.18 ℃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下图为吉林省作物生育期(5~9月)内等积温线(≥10 ℃)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影响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季风D.地形14.与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的变化呈负相关的是( )A.雨水下渗量 B.海平面高度 C.冻土层厚度D.无霜期15.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的变化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是( )A.改变耕作制度 B.丰富作物品种 C.减轻病虫害D.加重旱灾程度(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7.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增大D.④减小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

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吹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

根据某些山区的实测气温直减率还可推估无资料山区的气温直减率,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

秦岭是重要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 000 m以上。

下面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直减率及变化趋势图。

(1)比较图中太白山南、北两坡气温直减率的异同。

(2)分别分析冬季和夏季南北坡气温直减率不同的原因。

(3)据太白山气温直减率,推测太行山东、西两坡气温直减率的时空特征。

1. C 青藏高原地区晴天多,反射的太阳辐射少,即①箭头较细。

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较多,即③箭头较细,④箭头较粗。

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且气温低,大气辐射较弱,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故大气逆辐射较弱,即⑤箭头较细。

2.B 亚马孙平原的太阳能资源比撒哈拉沙漠的少,因为亚马孙平原云层多,反射的太阳辐射多,A项错误;晴朗的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的幅度大,气温降到0 ℃以下时易形成霜冻,B项正确;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C项不正确;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项错误。

3.B4.D 第3题,桥面结冰而路面没有结冰说明路面温度比桥面的温度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或桥面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而不是大气,故A、D项错误;地面或桥面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导致温度降低,路面温度高,所以路面释放的地面辐射比桥面要少,故C 项错误,B项正确。

第4题,由材料可知河流一侧积雪较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

根据所学知识,河流的向阳面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所以没有积雪;背阴面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所以有积雪覆盖;该河流位于湖北,所以可以判断向阳面为河流北岸,背阴面为河流南岸,因此可以判断河流为东西走向;再结合图示道路和河流垂直可判断道路走向为南—北,故D正确。

5.C6.D7.D 解析:第5题,1月份气温较低,隧道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故曲线③符合1月隧道内气温变化曲线,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6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含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长短、海拔高低,通过气温变化不能判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A错;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具有保温作用,隧道内温差变化小,且通过材料图示也可以看出,隧道内温差小,B错;据材料可看出,1月份6时左右隧道内外温差最大,C排除;7月份②相对①大部分时间温度较低,说明夏季隧道内较凉爽,1月份③相对④大部分时间温度较高,说明冬季隧道内气温较高,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日气温在15时为最高值。

日气温最大值一般为当地时间午后2时左右,该地日气温最高值为北京时间15时,说明其时间晚于北京时间约1小时,应在东七区。

四个答案中,黑龙江省在东八区~东九区,时间比北京早,A排除;山东省在东八区,与北京大致一致,B排除;内蒙古自治区跨时区广,C排除;陕西省在东七区~东八区,晚于北京时间约1小时,符合题意,D正确。

8.B 据材料可知,雪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0 ℃左右,因此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位置是雪线附近,故B项正确。

9.A 根据材料信息“雪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0 ℃左右”可知,在阿尔卑斯山山腰地区看到西瓜雪最可能的季节是春季或秋季,早秋时节气温相对较高,而山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平原晚,因此晚春时最可能出现符合西瓜雪要求的温度条件。

10.C 由材料信息“西瓜雪的红色是由一种名叫极地雪藻的绿藻引起的”可知,雪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其所在区域的温度较周围高,积雪融化较多,形成小凹坑。

11.A 由图中看,该区域中部7月等温线呈闭合曲线,再根据此处是河流源头可以判断出此处地形为山地,故对该区域中部7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地形,A项正确。

12.C A地7月气温为26~28 ℃,1月气温为6~8 ℃,则可以推断该地气温年较差为18~22 ℃,两端极值不可取,故C项正确。

13.D 读图可知,图中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线大体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地形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南部为山地,西北部为平原,所以影响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故D项正确。

14.C 雨水下渗量与积温关系不大,A项错误;海平面高度是海水平均高度,与温度关系不大,B项错误;冻土层厚度越厚,积温越低,C项正确;无霜期越长,积温越高,呈正相关,D项错误。

15.B 据图可知,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的变化比较大,在2 400~3 100之间,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丰富作物品种,由于积温数值范围及无霜期基本稳定,所以耕作制度不会变化,图示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不会减轻病虫害,是否干旱与降水量与蒸发量有关,故B项正确。

16.C 17.B 第16题,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

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①④正确,故选C。

第17题,大气中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中的云层还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图2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

故选B。

18.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

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19.答案(1)同:夏季大于冬季;3、4、10月基本相等(或3、4月相等);异:北坡变化幅度大于南坡;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北坡小于南坡;夏季(5~9月)北坡大于南坡。

(2)夏季:南坡是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坡(北坡是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于南坡);南坡水热资源丰富,植被遮蔽率明显高于北坡(北坡水热资源较少,植被遮蔽率明显低于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南坡小于北坡(气温直减率北坡大于南坡)。

冬季:北坡太阳高度角小,背阴坡,太阳辐射低于南坡(南坡太阳高度角大,向阳坡,太阳辐射高于北坡);北坡为西北季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南坡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于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北坡小于南坡(气温直减率南坡大于北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