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管理统计调查制度

自然资源管理统计调查制度

自然资源管理统计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制定国家统计局备案2019年7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361)二、报表目录 (365)三、调查表式 (367)(一)自然资源信访情况(GB10) (367)(二)用地用海审批收件情况(GB11) (369)(三)自然资源行政复议案件情况(GF10) (369)(四)自然资源行政诉讼案件情况(GF11) (372)(五)自然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情况(GF12) (374)(六)不动产登记发证情况(GD10) (376)(七)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调处情况(GD11) (377)(八)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GQ10) (377)(九)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情况(GK10) (381)(十)城乡规划许可情况(GY10) (385)(十一)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部门及人员基本情况(GK20) (385)(十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GY21) (387)(十三)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GZ10) (387)(十四)土地违法案件责任人处分及处罚情况(GZ11) (388)(十五)矿产违法案件查处(GZ20) (389)(十六)矿产违法案件责任人处分及处罚情况(GZ21) (392)(十七)测绘违法案件查处情况(GZ30) (393)(十八)测绘违法案件责任人处分及处罚情况(GZ31) (394)(十九)自然资源科技人才情况(GK10) (396)(二十)自然资源科技研发情况(GK11) (396)(二十一)自然资源科技成果情况(GK12) (397)(二十二)自然资源标准化和计量监督管理情况(GK13) (399)(二十三)信息化建设情况(GX10) (400)(二十四)涉外海洋科研项目情况(GG10) (402)(二十五)自然资源管理机构、人员情况(GR10) (402)(二十六)自然资源管理干部培训及学历教育情况(GR11) (403)(二十七)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员和党组织情况(GJ10) (404)四、主要指标解释 (405)五、附录 (418)(一)向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具体统计资料清单 (418)(二) 向统计信息共享数据库提供的统计资料清单 (418)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全面了解全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工作情况,掌握自然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情况,为国家有关部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自然资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二)调查对象和统计范围本制度调查对象为各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统计范围为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三)调查内容自然资源管理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信访情况,用地用海审批收件情况,自然资源行政复议案件及诉讼情况,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情况,不动产登记发证情况,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调处情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情况,城乡规划许可情况,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及处罚情况,科技人才、研发及成果情况,自然资源标准化和计量监督管理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涉外海洋科研项目情况,自然资源管理机构、人员及干部培训学历教育情况,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员和党组织情况等。

(四)调查频率和时间本制度包含月报、季报和年报。

其中年度报表的时期指标为全年数据,报告期为1月1日至12月31日,时点指标为年末数据;季度报表的时期指标为全季度数据,季报的统计报告期分别为1月1日至3月31日(一季度)、1月1日至6月30日(二季度)、1月1日至9月30日(三季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四季度、快速年报),时点指标为季末数据;月度报表的时期指标为全月数据,报告期为1月1日到每月最后一日,时点指标为月末数据。

(五)调查方法本制度通过全面调查和行政记录等方法收集资料。

(六)组织实施本制度由自然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除不动产登记情况资料来源于不动产登记工作行政记录,其余表格全部由各部、省(区、市)、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填写。

统计数据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或报盘系统按时填报基层表、审核和上报数据、接受数据查询。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网上直报数据或报盘数据的进行审核、验收。

(七)报送要求采用分级统计、逐级上报的形式报送统计数据。

年报的上报截止时间为次年3月31日;部机关司局和有关单位向部综合司汇交年报的截止时间为次年5月31日;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季报的汇交截止时间为季后五日前,四季度季报,即快速年报的汇交截止时间为次年的1月15日;月报汇交截止时间为月后五日前。

遇节假日,上报时间提前。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上级部门负责对下级部门填报的资料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形式审查和数据审查。

通过计算机业务系统设定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平衡关系进行审核,同时通过数据逐级汇总进行审核。

(九)统计资料公布的时间、渠道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统计资料将于次年以公报、年鉴等方式公布,此外也会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予以公布。

(十)统计资料共享取得的统计数据可以依据相关法规与其他政府部门实现共享, 共享内容为发布公报、年鉴中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共享资料责任单位为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共享资料责任人为自然资源部综合司统计主要负责人。

(十一)使用单位名录库情况本制度使用的是部门基本单位名录库。

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自然资源信访情况表号:自然资统GB10表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市、旗)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9〕257号行政区划代码:□□_□□_□□有效期至:2024年7月说明:1. 统计范围是部、省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2. 逻辑关系:代码02≥05 代码03≥06 代码04≥07用地用海审批收件情况表号:自然资统GB11表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市、旗)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9〕257号行政区划代码:□□_□□_□□有效期至:2024年7月说明:统计范围是部、省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行政复议案件情况表号:自然资统GF10表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市、旗)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9〕257号行政区划代码:□□_□□_□□有效期至:2024年7月说明:1.统计范围是市级及市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收到的全部行政复议申请事项。

2.行政管理类别包括规划、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和其他几类,其中:规划类别中包括规划编制、一书三证和其他,其中规划编制是指与规划文本编制相关的行政行为;一书三证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其他是指城乡规划资质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区域用海(用岛)规划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等其他行政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

土地类别中包括征收、供应、预审和其他,征收是指土地征收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供应是指土地供应行为及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预审是指土地预审行为及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其他包括土地整治、土地调查、土地储备等其他土地管理行为及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

矿产类别中包括勘查、开采和其他,勘查是指探矿权审批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开采是指采矿权审批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其他是指划定矿区范围、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等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

海洋类别中包括海域海岛和其他,海域海岛使用是指海域、海岛使用审批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

其他指除海域、海岛适用审批行为以外的其他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

其他类别是指测绘等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及该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

3.逻辑关系:代码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代码01+02=29+39 代码30=31+32+33+34+35+36+37+38自然资源行政诉讼案件情况表号:自然资统GF11表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市、旗)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9〕257号行政区划代码:□□_□□_□□有效期至:2024年7月续表说明:1.统计范围是县级及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收到的全部行政应诉事项。

2.行政管理类别包括规划、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和其他几类,其中:规划类别中包括规划编制、一书三证和其他,其中规划编制是指与规划文本编制相关的行政行为;一书三证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其他是指城乡规划资质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区域用海(用岛)规划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等其他行政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

土地类别中包括征收、供应、预审和其他,征收是指土地征收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供应是指土地供应行为及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预审是指土地预审行为及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其他包括土地整治、土地调查、土地储备等其他土地管理行为及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

矿产类别中包括勘查、开采和其他,勘查是指探矿权审批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开采是指采矿权审批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其他是指划定矿区范围、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等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

海洋类别中包括海域海岛和其他,海域海岛使用是指海域、海岛使用审批行为及该行政程序中行程的资料。

其他指除海域、海岛适用审批行为以外的其他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

其他类别是指测绘等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及该行政程序中形成的资料。

3.逻辑关系:代码01+02=24+30+34代码02=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自然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情况表号:自然资统GF12表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市、旗)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9〕257号行政区划代码:□□_□□_□□有效期至:2024年7月续表说明:1.统计范围是县级及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收到的全部诉前检察建议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