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内部审核程序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内部审核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编制人:文件编号:SBC.QS.02.12-2000 审批人:发文编号:版本:A 修改状态:第1 页共12 页1目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与保持。

并符合策划安排和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公司总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对分包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参照本程序进行。

3 相关文件GB/T19021.1-1993 idt ISO10011-1:1990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1部分:审核;GB/T19021.2-1993 idt ISO10011-2:1990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2部分: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GB/T19021.3 –1993 idt ISO10011-3:1990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3部分:审核工作管理;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BC.QS.01.00—2000×××××建筑公司《质量手册》A版。

4 定义4.1 本程序采用上述文件中有关术语与定义和下述定义。

4.2 ×××××建筑公司总部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总部机关和直属的区域公司的简称。

4.3 区域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直属区域公司简称。

5 职责5.1 管理者代表5.1.1 负责领导、策划内部审核,审批局总部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案,聘任局总部内部审核员。

5.1.2 任命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

5.1.3 协调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之间的关系。

5.1.4 向局长汇报审核工作。

5.2 质量管理部5.2.1 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案。

5.2.2 推荐内部审核员和审核组长,并负责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5.2.3 负责内部审核的具体组织协调等日常管理工作。

5.2.4 负责内部审核记录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审核结果的沟通,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5.3 区域公司管理者代表5.3.1 负责领导、策划区域公司内部审核,审批区域公司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案。

5.3.2 任命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

5.3.3 协调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之间的关系。

5.3.4 向区域公司经理汇报审核情况。

5.4 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5.4.1 负责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案的编制。

5.4.2 推荐区域公司内部审核员和审核组长。

5.4.3 负责区域公司内部审核的组织、协调等日常管理。

5.4.4 负责内部审核记录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审核结果的沟通。

5.5 审核组长5.5.1 负责现场审核。

5.5.2 按内部审核方案组织实施,完成所承担的审核任务,组织审核组内讨论,与受审核方沟通,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5.5.3 有权对审核工作的开展和审核结果作出最后决定,并对审核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负责。

5.6 审核员5.6.1 配合和支持审核组长工作,负责编制分工范围的内部审核检查清单。

5.6.2 按照分工实施现场审核,实事求是的收集、记录、整理、观察的客观证据,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向审核组长报告审核结果,根据组长指派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7 受审核方5.7.1 将审核方案通知有关人员,指派联络员陪同审核组审核。

5.7.2 为审核工作提供必须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5.7.3 配合审核员实施审核,确认不符合项。

5.7.4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在规定时间内分析产生的原因,制订、实施、验证、评审纠正措施,关闭不符合项。

5.8 受审核方联络员5.8.1 为审核员实施内部审核时进行联络。

5.8.2 证实所观察到的不符合项,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6 工作程序6.1 审核员对内审员要求如下:a) 内审员要参加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培训,取得内审员资格;b)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要求;c) 三年内参加内审三次(含)以上;d) 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e) 内审员由局总部行文予以聘任。

6.2 审核时间间隔6.2.1 局总部每次审核时间的间隔不超过一年。

6.2.2 局区域公司每年审核三次。

6.2.3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由局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审核次数; a)企业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c)市场、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

6.3 审核方式6.3.2 局总部采用按单位、部门、分时间段的集中式审核。

6.3.3 区域公司采用按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滚动式审核,每次抽查的过程不少于过程总数的1/3,年内审核要复盖全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所有职能部门一次,每次审核时7.5生产和服务提供和8.5改进过程必审。

6.4 审核的依据a)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b)×××××建筑公司总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00版;c)适用的法律、法规;d)有关的工程承包合同。

6.5 审核计划6.5.1 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局总部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于每年一月底前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6.5.2 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负责编制区域公司年内部审核计划,于每年二月底前报区域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6.5.3 内审计划内容其内容包括: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方法和频次;b)受审核部门、单位和审核时间。

具体格式详见QS.02.08.12-01。

6.5.4 审核计划由质量管理部或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发给受审核方,并做好发放记录。

6.6 审核准备工作的策划6.6.1 质量管理部或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按年内部审核计划,于审核前7天推荐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并任命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

6.6.2 内部审核方案6.6.2.1 编制内部审核方案a)考虑审核对象的重要性、区域状况、过程和以往审核的结果; b)规定本次审核的目的、准则、范围、日程安排、审核路线、方法和频次;c)保证审核的公正性、客观性,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d)审核方案格式见QS.02.08.12—02。

6.6.2.2 质量管理部或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负责编制每次内部审核方案,审核方案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质量管理部或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于审核前3天下发到受审核方和参加审核的审核员,并做好发放记录。

6.6.2.3 受审核方在接到审核方案后,应将审核的目的、范围、日程安排通知有关人员做好审核准备。

6.6.3 编制检查清单审核员收到审核方案后,按分工编写检查清单,检查清单所列审核项目主要包括: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能或主管过程,同时涉及配合职能和相关过程; 明确审核方法、抽样数量。

6.6.3.2 检查清单属审核人员自用文件,不提前展示,其格式和内容评见QS.03.12—03。

6.7 审核的实施6.7.1 首次会议6.7.1.1 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受审核方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主要工作人员参加会并签到,一般控制在30分钟。

签到表见QS.02.12—06。

6.7.1.2 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分工,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介绍审核日程安排和审核的方法及审核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局限性。

6.7.1.3 双方共同确认日程安排,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审核组长调整审核日程安排。

6.7.1.4 由受审核方指定联络员,提供审核所需的工作资源。

6.7.1.5 受审核领导扼要汇报上次审核以来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情况。

6.7.2 现场审核6.7.2.1 按照确定的审核日程安排,审核员在联络员陪同下,依次对有关部门或单位按照检查清单进行审核。

6.7.2.2 审核组长对每天审核情况,组织审核组内沟通,以便全面了解审核情况。

6.7.2.3 审核采取交谈、提问、查阅文件和记录、观察现场或重要的操作或试验过程,收集并记录客观证据。

6.7.2.4 审核中发现的可能导致不符合项的重大线索,即使不在检查清单之列,审核员也应注意调查、核实,如发现不符合项事实,审核员应做好记录,得到受审核方确认。

审核记录详见QS.02.12—03。

6.7.2.5 审核组长应对审核组成员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事实,进行审核,确定不符合项,并组织小组成员对不符合项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审核结论,并在未次会议前与受审核方领导交换意见。

6.7.2.6 根据审核组长确定意见,审核员开具《不符合通知单》,其格式和内容详见QS.02.12—04。

6.7.2.7 《不符合项通知单》经审核组长签字,受审核方确认后,1份发受审核方,一份由审核组交质量管理部或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并做好发放记录。

6.7.2.8 如与受审核方沟通后,对不符合项事实不能确认时,由审核组长与受审核方代表共同复查确认,证据充分的开具不符合项通知单,证据不足的,由审核组取消该项不符合项。

6.7.2.9 不符合项分级不符合项分为轻微实施性不符合项和效果性不符合项;严重实施性不符合项和效果性不符合项:a)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判为严重不符合项:1)系统性失效;2)区域性失效;3)对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产生严重后果。

b)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判为轻微不符合项:1)孤立或偶发事件;2)对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产生后果不严重,易纠正的不符合项。

6.7.2.10 不符合项评审a) 审核员根据6.7.2.9判定不符项程度,经审核组长审确认;b) 轻微不符合项由审核员提出,审核组长确认是否要分析原因、编制、实施、验证、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c) 严重不符合项必须分析原因、编制、实施、验证、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

6.7.3 末次会议6.7.3.1 现场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主持末次会议,受审核方的领导、部门负责人及主要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并签到。

一般控制在0.5~1时左右。

6.7.3.2 由审核组长感谢受审核方的支持和配合完成本次审核任务;重申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说明审核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局限性;介绍审核经过,宣读不符合项通知单,报告审核结果;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与跟踪验证人员、验证方法和完成期限;说明报告发布时间、方式及其它有关事宜。

6.7.3.3 受审核方领导对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项做出改进承诺。

6.7.4 审核报告6.7.4.1 现场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组长负责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其格式见QS.02.12—05,报告内容包括:a) 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b) 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c) 审核计划实施情况;d) 不符合项分布情况分析,不符合项的数量与严重程度;e)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f) 需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或活动。

6.7.4.2 质量管理部或质量安全科在收到审核报告后,一个月以内编写审核总报告。

并对不符合项进行汇总与分类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受审核方的管理者代表和未被审核部门或单位,以便举一事三的纠正,并做好发放记录,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