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课程名称:生态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专业、年级:生物科学 2009级指导教师:路斌侯秀丽学生姓名:宁杨建平2012 年 6 月15日一、实习目的与内容。
1.1实习目的1.1.1通过到昆明西山参观采样,了解昆明西山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1.1.2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1.1.3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1.2主要内容1.2.1开展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1.2.2通过采集土壤,了解西山土壤状况1.2.3西山森林公园植被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昆明市的一个天然氧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实地考察,有极大的生态学研究价值二、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2.1地理位置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2.2自然地理状况西山临滇池西岸,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
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2.3生态系统状况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
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
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
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碧鸡秋色”工程,连年持续栽种漆树、红枫树等彩色树木。
三、工作方法3.1野外器材数码相机、铁锹、土壤袋3.2实习路线由西山森林公园大门进入,沿上山大路考察,到龙门后原路返回3.3采样方法或观察内容通过土壤采集与收集,对西山土壤进行分析,并结合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当地生态系统,调查群落组成四、调查结果4.1调查概况云南松拉丁学名: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树高达30米,胸径1米。
树皮灰褐色。
叶通常3针一束,叶鞘宿存。
球果圆锥状卵圆形,种子近卵圆形或华山松拉丁学名:Pinus armandii Franch华山松(五针松),雄球花黄色,基部围有数枚卵状匙形鳞片,集升于新枝下部成穗状。
球果幼时绿色成熟时淡黄褐色;种鳞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鳞脐不明显。
种子无翅,两侧及顶端具棱脊。
主产中国中部至西南部高山。
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寒及湿热,稍耐干燥瘠薄。
可供建筑、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
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针叶可提炼芳香油;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鹅耳枥拉丁学名: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乔木,高5-10(-15)米;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浅纵裂;枝细瘦,灰棕色,无毛;小枝被短柔毛。
叶卵形、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菱形,有时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3.5 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有时微心形或楔形,边缘具规则或不规则的重锯齿,上面无毛或沿中脉疏生长柔毛,下面沿脉通常疏被长柔毛,脉腋间具髯毛,侧脉8-12对;叶柄长4-10毫米,疏被短柔毛。
果序长3-5厘米;序梗长10-15毫米,序梗、序轴均被短柔毛;果苞变异较大,半宽卵形、半卵形、半矩圆形至卵形,长6-20毫米,宽4-10毫米,疏被短柔毛,顶端钝尖或渐尖,有时钝,内侧的基部具一个内折的卵形小裂片,外侧的基部无裂片,中裂片内侧边缘全缘或疏生不明显的小齿,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缺刻状粗锯齿或具2-3个齿裂。
小坚果宽卵形,长约3毫米,无毛,有时顶端疏生长柔毛,无或有时上部疏生树脂腺体。
花期4-5月。
坚果,果序下垂,长6-20毫米,果期8-9月。
化香树拉丁学名: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落叶小乔木,高2-6m。
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枝条暗褐色,有小皮孔;冬季被芽鳞,髓部实心。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7-23枚,无柄,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薄革质,长4-11cm,宽1.5-3.5cm,不等边,稍呈镰状弯曲,基部近圆形,一边略偏斜,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重锯齿。
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两性花序和雄花序着生于小枝。
顶端或叶腋,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束,中央的一条常为两性花序,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位于两性花序的四周为雄花序,通常3-8条;雄花苞片阔卵形,顶端渐尖,向外弯曲,无小苞片及花被,有雄蕊6-8,花丝长短不等;雌花序球状卵形或长圆形,雌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硬而不外曲,无小苞片,有花被片2,贴生于子房两侧,与子房一起增大。
果序球果状,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圆柱形,长2.5-5cm,直径2-3cm,包片宿存,大质,褐色;小坚果扁平,两侧具狭翅。
种子卵形,种皮膜质。
花期5-6月,果期7-8月八角枫拉丁学名:Alangium chinense落叶乔木,高达15米,胸径40厘米。
常成灌木状。
树皮淡灰色、平滑,小枝呈“之”字形曲折,疏被毛或无毛。
叶柄下芽,红色。
单叶互生,卵圆形,基部偏斜。
全缘或微浅裂,表面无毛,背面脉腋簇生毛,基出脉3~5,入秋叶转为橙黄色。
花为黄白色,花瓣狭带形,有芳香,花丝基部及花柱疏生粗短毛。
核果卵圆形,黑色。
花期5~7月,果期9~10月。
云南樟拉丁学名:Cinnamomum glanduliferum常绿乔木,高5—15(20)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片脱落,内皮红褐色,具有樟脑气味。
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褐色,小枝具棱角。
顶芽卵珠形,大,鳞片近圆形,密被绢状毛。
叶互生,叶形变化很大,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5厘米,宽4—6.5厘米,在花枝上的稍小,先端通常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有时不相等,厚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通常粉绿色,幼时仅下面被微柔毛,老时两面无毛或上面无毛下面多少被微柔毛,羽状脉或偶有近离基三出脉,侧脉每边4—5条,与中脉两面明显,斜展,在叶缘之内渐消失,侧脉脉腋在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的腺窝,窝穴内被毛或变无毛,细脉与小脉网状,微细而不明显;叶柄长1.5—3(3.5)厘米,粗壮,腹凹背凸,近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均比叶短,长4—10厘米,具梗,总梗长2—4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
花小,长达3毫米,淡黄色,花梗短,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疏被白色微柔毛,内面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片6,宽卵圆形,近等大,长约2毫米,宽达1.7毫米,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被短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4毫米,花药卵圆形,与扁平的花丝近等长,药室4,内向,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长约1.6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药室4,外向,花丝近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连柄长不及1毫米,柄被短柔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2毫米,无毛,花柱纤细,长约1.2毫米,柱头盘状,具不明显的三圆裂。
果球形,直径达1厘米,黑色;果托狭长倒锥形,长约1厘米,基部宽约1毫米,顶部宽达6毫米,边缘波状,红色,有纵长条纹。
花期3—5月,果期7—9月漆树拉丁学名:Toxicodendron verniciflua(Stokes)F.A.Barkl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80厘米。
树皮初呈灰白色,较光滑,老则浅纵裂。
枝内有乳白色漆液。
羽状复叶,小叶7~15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7~15cm;花小,淡黄绿色。
核果扁肾形,淡黄色,光滑。
花期5~6月;果10月成熟。
红枫树拉丁学名:Acer palmatum Thunb.落叶小乔木。
树皮深灰色。
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
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7-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 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或锐尖,深达叶片的直径的1/2或1/3;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主脉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凸起;叶柄长4-6厘米,细瘦,无毛。
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生于无毛的伞房花序,总花梗长2-3厘米,叶发出以后才开花;萼片5,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长3毫米;花瓣5,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长约2毫米;雄蕊8,无毛,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内;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微裂;子房无毛,花柱长,2裂,柱头扁平,花梗长约1厘米,细瘦,无毛。
翅果嫩时紫红色,成熟时淡棕黄色;小坚果球形,直径7毫米,脉纹显著;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宽1厘米,张开成钝角。
花期5月,果期9月云南含笑拉丁学名:Michelia yunnanensis Franch常绿灌木,丛生。
高可达2~4m。
芽、幼枝、幼叶背面、叶柄、花梗密被深红色平伏毛。
叶革质,倒卵形,窄倒卵形或窄倒卵状椭圆形,上面绿色,背面有平伏毛。
,机箱极香。
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
花单生叶腋,花芽具棕褐色茸毛。
花芳香,花瓣白色。
雄蕊多数。
多分枝,分枝无毛。
单叶互生,革质,矩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全缘,叶柄长约2厘米,两面均无毛,有光泽,网脉根明显。
叶腋有芽,被红棕色毛,花蕾为大形苞片包被,苞片密被棕色绢毛,微开。
花期2—3月,极为芳香。
芳香油含量大约为0.4%,是食品、化妆工业的重要香料。
果期8-9月滇青冈拉丁学名: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Schotky常绿乔木,高达20米。
小枝灰绿色,幼时有绒毛,后渐无毛。
冬芽被绒毛。
叶片革质,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1/3以上有锯齿,中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显著凸起,侧脉每边8-12条,叶背支脉明显,叶面绿色,叶背灰绿色,齿端有短尖头,幼叶背面密被弯曲黄褐色绒毛,后渐脱落,表面中脉凹下,背面显著凸起,侧脉8-12对;叶柄长0.5-2厘米。
雄花序长4-8厘米,花序轴被绒毛;雌花序长1.5-2厘米,花柱3,柱头圆形。
壳斗碗形,包围坚果1/3—1/2,直径0.8—1.2厘米,高6—8毫米,外壁被灰黄色绒毛;苞片合生成6—8条同心环带,环带近全缘。
坚果椭圆形至卵形,直径0.7-1厘米,高1—1.4厘米,初时被柔毛,以后脱落,果脐凸起,直径5—6毫米。
花期4月,果熟期10月4.2群落生态特征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森林占据空间大,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