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结构数据库
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 像素数是CCD上感光元件的数量。 像素数是不是越多越好?
6. 分辨率
是能够区分的最近的两个点的最小距离。 像素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用电视线(简称线,TV LINES)表示。
三、基因芯片扫描仪的操作过程
1. 将杂交、洗脱后的芯片放置于载片台上。 2. 设置扫描参数,如激发光的光强、光探测器的强度(如 PMT)。 3. 确认其已置于初始位置,一般采用粗扫确定矩阵区域。 4. 调整扫描参数和扫描区域,精扫获得芯片图谱。 5. 软件分析的得到每个基因的信号值,再进一步分析其表 达特性。
PMT的缺点: 1)由于采用点成像探测及x轴、y轴扫描,成像速度较慢。 2)激光光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老化,其强度逐渐较弱 ,导致灵敏度降低。
(2)电荷耦合器件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的新型成像器件, 能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是一种理想的摄像器件。
基本原理:
被摄物体的图像经过镜头聚焦至CCD芯片上,CCD 根据光的强弱积累相应比例的电荷,各个像素积累的 电荷在视频时序的控制下,逐点外移,经滤波、放大 处理后,形成信号输出。 组成部分: 光敏单元 电荷储存 电荷转移
CCD的优点:
1)一次可成像很大面积的区域,激发光源多采用非激光光源。
基本的杂交扫描图像为三种:
灰度图:最原始的图像。每个灰度值都反映了图像所对应 芯片位置的荧光分子相对强度信息。 伪彩图:人为地将灰度图转化成不同的颜色。一般灰度值
由低到高所对应的颜色可分为:黑-蓝-绿-黄-红-白。
叠加图:把两张图叠加到一起,最终的色彩由两种颜色的 比率而决定。
单位是勒克斯(LUX),数值越小,表示需要的光
线越少,CCD也越灵敏。
4. 动态范围
表示在一个图像中最亮与最暗的比值。 动态范围的值越高成像系统的性能就越好。
例如:12bit表示从最暗到最亮等分为212=4096个级 别,16bit即分为216个级别,可见bit值越高能分出的细 微差别越大。
5. 像素
4. A/D转换器
信号。
二、检测系统的重要参数
1. 信噪比 2. 光漂白现象 3. 灵敏度与动态检测范围 4. 像素与分辨率
1. 信噪比
是衡量真实荧光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信号的峰值除以 信号的变异得到的值。 如果信噪比低,表示信号有较大的变异,结果不能反映 真实的信号值。
噪声分为两部分:暗电流噪声和发射噪声
2)由于CCD芯片扫描仪能同时对整张芯片表面信号进行读取, 不需要x-y二维移动平台,大大提高了获取荧光图像的速度, 使得这种扫描速度相对比PMT激光扫描仪要快,一般仅需要 0.5-2min。
CCD的缺点:
1)样品点受到的激发光可能不够均匀一致,从而引入测量误差。 2)CCD对微弱信号的放大功能不及光电倍增管,因而需要额外的 放大系统来将信号放大才能达到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范围的上 限。 3)总像素越多,每个像素感受的光亮就会相应地减少,将导致灵 敏度下降。
(2)非激光光源
热光源 气体放电光源 发光二极管(LED)
(3)照明方式
● 上照射
扫描芯片 光源
平板式扫描仪
识别反射光线
光电转换器 数字信号输出
导轨
● 下照射
扫描芯片 识别穿透光线
光源 光电转换器 数字信号输出
2. 光探测器
(1)光电倍增管(PMT) (2)电荷耦合器件(CCD) (3) CMOS
(1)光电倍增管(photomutiplier tube, PMT)
定义:是一种真空光电发射器件。将接收到的光辐射变成 电子流,然后经倍增放大,输出一个较大的电信号。主 要检测激光光源。 组成部分: 光入射窗 光电阴极 倍增系统
基本原理:
图4-2 光电倍增管原理示意
PMT的优点: 1)PMT在可见光波范围内是最灵敏的探测器。 2)一般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能激发出较强的荧光,增 加灵敏度。 3)通过点成像探测并结合高速x轴、y轴扫描而实现对生 物芯片进行扫读,均一性好。 4)可以与共聚焦系统相兼容。
荧光 信号
光
源
激发窄带干涉 滤光片
芯 片
激发 荧光素
主控计算机
图像采集卡
CCD摄像头
图4-3 CCD扫描仪的基本组成及检测过程
(3)CMOS
CMOS也是成像器件,但是对实物的色彩还
原能力偏弱,曝光也不好,成像质量较差。
摄像头
3. 光路系统
● ●
光收集 激发/发射光的识别和分离 将PMT或CCD收集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
(1)暗电流噪声 定义:没有光输入时的噪声。 对于理想的光电转换器件在光照强度为零的情况下, 其输出电流也应该为零。实际不是如此。 如何减小暗电流?
● 降低CCD的温度 ● 增大CCD的面积
(2)发射噪声 光输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主要来自于器件的物理性质及信号的电处理过程,如
光电数字转换过程和放大过程。因此很难避免。
二、检测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激发光源 光路系统
光探测器 A/D转换器
1. 激发光源
(1)激光光源 (2)非激光光源 Nhomakorabea1)激光光源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最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特点: 高方向性 高单色性 高亮度
激光器种类繁多,按工作物质分类: 固体激光器(如红宝石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如氦-氖气体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如砷化镓激光器) 液体激光器。
2. 光漂白现象
指荧光染料分子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其产生荧光的强 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弱消失的过程。
几乎所有的荧光染料都存在光漂白现象。
光漂白的程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和照射时间的延长而 增强,因此,在扫描芯片时尽量减少扫描次数。
3. 灵敏度
也称最小照度。是CCD对环境光线的敏感程度,或 者说是CCD正常成像时所需要的最暗光线。
第四章
基因芯片的检测技术
4.1 基因芯片检测仪
检测仪的基本原理 检测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检测仪的基本原理
发光机理——荧光染料与荧光光谱
当荧光化合物或染料受到某一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激发 后,吸收激发光子,并发射荧光光子。 Cy3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50nm,最大发射波长为570nm; Cy5的最大激发波长为649nm,最大发射波长为67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