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选择题1.下列对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有偿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D.不是商品,因为它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2.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4.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
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5.所谓性价比,指的是产品本身具有的特性和功能与其单个产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关系。
消费者看重商品的性价比,是因为( )A.商品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B.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D.商品是价格与价值的统一体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货币是商品,有价值B.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货币的流通有规律可循D.货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7.因质量存在瑕疵,我国的一些极具价格优势的小家电产品,不敢迈出国门到欧洲市场去闯荡。
这反映了( )A.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B.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C.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能否实现的唯一因素8.近年来,网上购物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年轻人更是热衷于在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国内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购物网站,例如当当网、淘宝网、卓越网、拍拍网等。
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A.网络购物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节省买卖双方的时间C.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运作和企业经营,会使银行和企业遭受损失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9.某同学在作业中有这样一句话: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国家规定的,发行量必然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这句话( )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错误有1处C.是错误的,错误有2处D.是错误的,错误有3处二、非选择题10.2014年3月以来,各地大小车展如火如荼,对于计划在年后置办新车的人们来说,提供了很多选择的机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车展上,某款新车厂商指导价12.98万元,李先生用12.5万元购买了该款车。
这里的“12.98万元”和“12.5万元”执行的货币职能一样吗?请简单说明。
(2)货币在执行这些职能时所具有的特点是什么?一、选择题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买商品,是生存的基本财富的象征。
金钱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
它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成为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
据此回答1~2题。
1.金钱作为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根本区别是( )A.金钱具备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一般商品都不具备B.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一般商品则不能C.一般商品是劳动创造的,金钱则不是D.一般商品有价值,金钱则没有2.金钱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这说明( )A.先有金钱货币,后有商品交换B.先有商品交换,后有金钱货币C.金钱货币与商品交换是同时产生的D.金钱货币是永恒范畴3.为了提高原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法分子往奶中添加三聚氰氨;为了让猪长得更快瘦肉更多,无良养殖户给猪喂食了瘦肉精;为了让米面更白更好看,黑心商家使用了吊白块……凡此种种,均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遭受了严重威胁。
这些被加入了三聚氰氨、瘦肉精和吊白块的商品( )A.是商品,因为它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B.是商品,因为它用于消费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4.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市场,有的商家或个体商贩拒收硬币,有的甚至把硬币称为“鬼钱”。
对硬币的正确认识是( )①它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②可以自由流通③具有纪念性,不能流通④其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下列对国家发行纸币的权限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②国家可以随意发行纸币③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④国家有权发行纸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④6.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在一定时期内,纸币发行量( ) A.与流通中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反比B.与国家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相等C.必须以国家GDP的增加量为限度D.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7.2013年3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如意金条价格为266.93元/克。
在通胀预期下,为跑赢CPI,有人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黄金。
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只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职能8.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9.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 )①引起物价上涨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0.《企业管理报》载文指出,在注重产品质量方面,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可以作为一个范例。
在松下电器公司,有一个产品陈列室,里面陈列的不是锦旗、奖状和本企业引以为自豪的各种新型产品,而是各种劣质品和次品。
用公司人士的话说:“我们要让员工记住,这是本公司的耻辱,以便时时提醒他们,不要让这种耻辱再在自己的手里发生。
”运用所学商品的有关知识回答:日本商人重视产品质量这一特点,对我国的商品生产者有何启示?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 B『『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偿信息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所以是商品,故B应选。
2.『『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商品流通这一知识点。
只有在“商品—商品”这种交换过程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故②说法不符合题意。
①③④均属于商品流通的特点,故选C项。
3.『『答案』』 A『『解析』』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故B、D错误;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能在交换中表现出来,劳动产品不一定用于交换,故C错误。
4.『『答案』』 B『『解析』』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
后来又被用来支付工资、税款等。
由含义不难判定货币先后执行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5.『『答案』』 C『『解析』』“性价比”既考虑了价值,又考虑了性能,体现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C项是正确选项。
6.『『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A应选;B、C不符合题意;D错误。
7.『『答案』』 A『『解析』』“质量”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存在瑕疵导致不能“走出去”,反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故应选A;C、D错误;B与题意无关,排除。
8.『『答案』』 B『『解析』』A、D错,网上购物仍需要现实的货币,并未标志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B正确,购物网站都有安全的账户管理,输入号码就能轻松购物,不再接触纸币;C错,网上购物对消费者有利,但也并不妨碍银行业务运作和企业经营。
9.『『答案』』 B『『解析』』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国家规定的,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行量不一定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故后半句存在错误。
二、非选择题10.『『答案』』(1)不一样。
12.98万元是汽车的价格,这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12.5万元是李先生要购买该款车的付款,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一、选择题1.『『答案』』 A『『解析』』金钱并不能买到一切,故B错误;金钱是由劳动创造的,具有价值,故C、D错误。
2.『『答案』』 B『『解析』』先有商品交换后有金钱货币的产生,故A、C、D说法均是错误的。
3.『『答案』』 C『『解析』』这些被加了三聚氰氨、瘦肉精和吊白块的商品,不再具备原来意义的使用价值,因此不应成为商品,故C项最符合题意。
4.『『答案』』 A『『解析』』硬币可以流通,故③说法错误;硬币的购买力不能由国家决定,故④说法错误。
5.『『答案』』 C『『解析』』②错误,国家发行纸币要遵循纸币发行规律;③错误,国家无法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故选C。
6.『『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故D正确。
A错误,应该为正比。
B、C表述与题意不相干,故选D。
7.『『答案』』 C『『解析』』货币从起源看比商品产生的时间晚;从作用看不是财富的唯一象征,从职能看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另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项职能,故排除A、B、D。
8.『『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本质和货币的基本职能,重点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商品能否转化为货币,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否得到回报,决定生产者的命运,为此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A正确;B说法错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这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C不选;D不合题意,题中不是物物交换,是商品流通。
9.『『答案』』 B『『解析』』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是通货紧缩的表现,排除②③。
二、非选择题10.『『答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我国的商品生产者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学习日本商人重视商品质量的理念,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以质求胜,夺取市场。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利,就必须将其使用价值更好地让渡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