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公开课导学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公开课导学案_3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在多煤体课件和其它电教手段的辅助下采取分析讨论回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
目标导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④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历史材料与问题相结合,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分组自主学习,通过分析自己得出结论,比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印象要深刻得多
三、课堂总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及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尤其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快速引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提出问题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1、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为什么要改变策略?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结合书本讨论,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学法分析
以展示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法分析
采用合作探究和史料教学法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
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
学生回答:从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可以看得出来。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教师强调: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它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共七大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2.教师讲解: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3.教师提问: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教师提问:中共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