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0课时:解决问题(二)(总第10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
5。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2
5。
(3)一条路,已修了
3
10。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1
11。
(5)甲数比乙数少1 5。
2.口头列式:(1)32的3
8
是多少?(2)120页的
1
6
是多少?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1)理解题意。
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①两种数量:一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已知数量;二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所要求的未知数量。
②理解关键句,找出单位“1”。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是什么意思?
(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多的部分占青少年的4
5
,青少年
的心跳次数是单位“1”。
)
课件出示:
阅读与理解: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次。
婴儿每分钟心
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多的部分是的
4
5。
要求的是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③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题目中有“青少年”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
青少年:
5
4
婴儿:
(2)探究解题方法。
解法1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加上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的心跳
次数,就等于婴儿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75+75×4
5
=75+60=135(次)
解法2
青少年的心跳次数是单位“1”,婴儿每分钟多跳的次数占单位
“1”的4
5
,婴儿心跳次数应占单位“1”的(1+
4
5
),用单位“1”乘
另一个数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就求出了另一个数量。
75×(1+4 5)
=75×9
5
=135(次)
(3)回顾与反思。
①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135-75)÷75=
②写答语。
2.巩固练习
(115页中的做一做。
解法一:80-8080-10(分贝)
解法二:80×(18070(分贝)
(2164~7题。
三、课堂小结
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
的量多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
(2)单位“1”的量×(1+已知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
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少几分之几的方法:同理,符号换成减
号。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
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的量多几之几=另一个数量。
2.单位“1”的量×(1+已知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
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少几分之几的方法:同理,符号换成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