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营杠杆、财务杠杆
成本分类:
(一)盈亏平衡点
EBIT
盈亏平衡点是指使息税前收益()为零的销量。
(二)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固定成本的使用。
不同经营杠杆决定了企业盈亏平衡点的差异。
经营杠杆越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要求销量越高。
2.经营杠杆度
EBIT
是指单位销售收入变动对的影响程度。
对经营的杠杆的解释,要在一定的销售水平上,销售收入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经营杠杆度可以是负数吗?何时经营杠杆最大?
经营杠杆有助于进行公司成本结构的决策。
3.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息税前收益的不确定性。
1
()宏观、市场层面的
产品市场(售价、销量),要素市场(成本)。
2
()行业层面的
行业竞争结构。
3
()公司层面的
企业应变能力,管理者的经营能力。
()固定成本的比重、经营杠杆
4
(三)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
1EPS EBIT ()在经营时,运用举债、优先股等固定成本筹资方式,从而使得的变化大于的变化,即所谓“利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
2/
()产生于对固定资本成本融资(负债优先股)的利用。
2.财务杠杆度
反映息税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增长的幅度。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D p
I和越大,财务杠杆度越大
A B
3.计算和公司的财务杠杆。
4.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公司在筹资活动中由于发行固定收益证券而使普通股股东承担的额外风险(每股收益变动破产可能性增加)。
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引入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也会增加风险。
在经济状况好的年景,财务杠杆的影响很可能是正面的,而在经济状况不好的年景,财务杠杆的影响会是负面的。
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小结:
第三节投资可行性决策方法与工具
一、投资可行性的决策流程
二、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估算的基本概念
所谓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
此处的“现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而且包括与项目相关的非货币资源变现的价值。
现金流量的分类:
1.按流向分类
1
()现金流出量
建设投资、增加的营运资本、经营成本、所得税。
2
()现金流入量
营业现金收入、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现收入、营运资本回收。
3
()净现金流量
2.按投资项目所处时期
1
()初始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其他投资费用、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2
()经营期间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收入、经营成本(付现成本)、缴纳的各项税款、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3
()项目终结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垫付资金收回。
(二)现金流量估算的原则
1.使用现金流量而不是利润
1
()在整个项目投资期内,会计利润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
2
()有利于体现货币时间价值。
3
()现金流更为客观,不会受会计估计方法的影响。
4
()现金流量状况比会计盈亏更重要。
2.考虑增量现金流
增量现金流是指接受或拒绝某个方案后,公司总现金流因此发生的变动。
只有那些由于采纳某个项目而引起的现金支出增加额现金流入增加额
,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出量;只有那些由于采纳某个项目引起的,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入。
3.关注相关现金流
互斥或互补产生的关联效应。
4.考虑营运资本的需求
项目增加的流动资产与增加的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
如果差额为正,则意味着公司对营运资本的投入;如果差额为负,则意味着公司对营运资本的回收。
5.牢记沉没成本不是增量现金流
沉没成本是指在决策点之前发生的成本。
Let bygone be bygone!
6.勿忘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一项经济资源因选择了某一使用方案,而放弃其他使用方案,被放弃方案的预期收益。
若新项目需要使用公司现有资源,则在计算该项资源在新项目中的成本时,应以其机会成本计算,而不能按其账面价值计算。
7.考虑相关的非现金费用
非现金费用没有引起现金的流出,但对税收有影响。
课税是依照扣除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后的利润计算,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可以作为税盾,使税基降低,产生节税收益,从而影响投资项目的现金流。
8.忽略利息支付和融资现金流
全投资假设是指不区分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
将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分开,从全部资本角度考虑。
即利息费用和项目的其他融资现金流量不应看做项目的增量现金流。
因为当我们用公司要求的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贴现项目的增量现金流时,该折现率中已经隐含了此项目的融资成本。
9.假设现金流没有风险,且可准确估计
10.现金流支出发生在期初,现金流收入发生在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