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主要是通过 饮水和食物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 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 虫病和蛲虫病等。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 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 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见图)。 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 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 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艾滋病
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人体免 疫系统,引起免疫力下降极度下降的严重传染病。 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表现为全身疲劳无力、食欲 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 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 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 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 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 、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 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 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 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 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 播的(见图)。 注意个人及环境发生,消灭蚊、 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可以预防血液 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 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 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饮食传播 空气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水传播
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 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群
传染病的流行与威胁
2006年全国报告37种法定传染病460万例(353/10万),死亡10726人 HIV/AIDS进入快速增长期,结核病规划实施难度大,乙肝防治任重道远 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任务艰巨,新增纳入计划免疫实施任务艰巨 布病发病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狂犬病、疟疾回升迅速;出血热等自然 疫源性疾病局部高发; 经血/性传播疾病持续上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缓慢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金川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5月10日
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
物和疟原虫、蠕虫等寄生虫,侵入人
体所引起的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能
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
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
人类的 传Leabharlann 病消化道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主要通过飞 沫、空气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 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等。 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 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 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见图)。 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 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 道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治疗原则:防止病从口入,治疗带虫病 人,驱虫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是指主要经性行为而传播的一组
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20多种疾病归为性传播疾 病,常见的有: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
炎、生殖器疱疹、梅毒、艾滋病、软下疳、性病
性淋巴肉芽肿等。病原为细菌、病毒、支原体, 衣原体及螺旋体等。
日常预防
1. 加强体育锻炼。
2. 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 3. 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学校级幼儿园应采取措施。 6. 不要轻视重感冒。 7. 定期对公共场所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
感谢聆听!
血常规
肝功、肝酶
病原学检查,包括甲肝抗体,乙肝二对半,丙肝抗体,
EB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等
有条件还需进行腹部B超检查,明确肝脏是否肿大, 或是否是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
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
据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涂
阳肺结核)150万
据估算, 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65万例,
美国每年因流感引起的经济损失为10亿-30亿。
我国香港地区近年爆发的禽流感,经济损失也高
达8000万港元。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 种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种类型。甲型
流感病毒活力最强,对人类的危害也最 大。
上个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性流感大流 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为。
发病症状: 发热、咳嗽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尤其会出现高热(38℃以上),5-7天会出现
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并列会
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
治疗:
(一)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药祛痰等。 (三)抗病毒治疗。用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体表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 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 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的 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 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沙 眼、疥疮和癣等。 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 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可以 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病 原 体
传染病的三 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
病人以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居多,疫情下降缓慢,10多年来传染性肺结核
病人基本没有减少
是结核耐药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增加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体征
结核毒血症状,包括发热(以午后低热多见),食
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盗汗明显;
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见,可伴有血痰或咯血; 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或絮状阴影;
出疹性疾病
出疹性症状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临
床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包括: 水痘,风疹,麻疹,猩红热等。
一般为婴幼儿易感,但成人也可见散发或流
行病例,且症状较重。
麻
疹
水
痘
带状疱疹
猩 红
热
流行性腮腺炎
寄生虫病
寄生虫侵入宿主,并能在宿主体内寄生、发 育而建立感染。寄生虫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所引 起的疾病称寄生虫病。 常见寄生虫病包括:疟疾 、血吸虫、蛔虫、蛲虫、丝虫、猪肉绦虫、脑中 囊虫病、弓形虫病、黑热病等。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的禽类分泌物或者排泄物传播。
高危人群: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以及在发病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类
病毒易感,现有确诊患者均为成人,男性居多,吸烟男 性多。
潜伏期: 一般为7天以内。
血液传染病(含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 播)是指通过接触污染了病原体的血液 (或体液)引起的传染病,包括乙肝, 丙肝,艾滋病,淋病,尖锐湿疣等。 多因使用不洁注射器具,共用注射 器静脉吸毒,共用剃刀等利器,输入不 合格血液制品及母亲生产过程中传染给 婴儿和性生活等。 因此,不到无证诊所输液打针,不 共用可能污染血液的利器,远离毒品, 带病毒母亲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及生产 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血液 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某些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暴发频仍
几种常见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肺及肺外结核
消化道传染病及感染性腹泻
出疹性疾病
寄生虫病
性传播疾病
流感病毒
病毒性肝炎
是由嗜肝病毒(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 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 等)引起的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等引起一系列病 理生理改变。 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甲肝,戊肝由消化道传 播,乙、丙、丁型经血液,母婴及性传播,EB病毒 和巨细胞病毒肝炎可经血液或呼吸道传播。
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但阴性也不能
排除结核);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联合,足量,按疗程使 用抗结核药治疗; 同时,注意抗结核药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 异常,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霍乱
细菌及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及副伤寒
食物中毒
上述消化道传染病均可出现发热,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脱水等表现,确诊需到医院进 行专科检查化验。
中国是肝炎大国,其中乙肝带病毒者近10%,丙肝感染率 为4%。 其中部份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出现以下三步曲: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中国超过90%的肝癌病人,均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
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肝炎治疗的基础。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到医院需做的 检查包括:
需空腹到医院抽血化验:
禽流感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禽流感已侵害人类
禽流感这个病对一般人都很陌生,在过去曾称为
鸡瘟。1955年才确定为甲型流感病毒家族中的 一员。
禽流感病毒在肠道复制,随粪便排出体外,它对
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人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与鸡 的禽流感流行地区一致。传播途径为与鸡、鸭等 密切接触。
H7N9禽流感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 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 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流行性感冒与禽流感
问题探讨 :
感冒对我们来说是最平常的,
但你知道感冒是怎么引起的吗?
为什么会出现发热、头痛、消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