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师生校友座谈会上的发言
徐钊
(2013年7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校友们:
大家好!
我叫徐钊,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2届博士毕业生,现在凭祥市委组织部工作,在素有“南疆国门第一镇”之称的友谊镇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同时兼任我镇卡凤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非常感激各位老师不远万里亲赴广西调研、指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的机会。
别来经年,今天在八桂大地再会恩师,我感觉昔日的湖光塔影如在眼前,恩师们的教诲仍在耳畔。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母校和各位恩师!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恩师的辛勤付出帮助我不断成长;北大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更促使我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召唤紧紧联系在一起。
如果没有母校,我可能不会燃起扎根边疆的理想;如果没有母校,我可能也不会有付诸行动的勇气。
我更要感谢美丽的广西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土壤。
广西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广西的地理位置沿海邻边、四通八达。
尤其是,广西的各族人民勤劳淳朴、热情包容;广西的各级领导对我们关心关爱、放手重用。
离开了广西人
民的包容爱护,我们将无法融入其中,扎根于此;离开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我们更将难以适应工作,有所贡献。
前年年底,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周新建部长亲自率队去北大招才引智,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广西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深切渴望。
来到广西之后的亲身经历,更让我体会到广西对人才的真心关爱和大力培养。
去年七月,我正式到凭祥市委组织部报到,并直接到友谊镇挂职锻炼。
友谊镇因著名的友谊关而得名,历史悠久,是中越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平台。
到乡镇工作以后,各级领导经常询问我的工作情况,帮我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
周部长来凭祥调研期间,还亲自到我们镇指导工作,鼓励我沉下心来、放手工作。
在工作中,各级领导没有把博士当花瓶、做摆设,而是不断地给我交任务、压担子,鼓励我大胆尝试新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起草给各级领导的汇报,到带领工作组去一线处理问题;从做群众思想工作、调解利益纠纷,到参与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政策研究,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取得了各级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在镇里先后分管办公室、宣传、民政、综治维稳工作,还兼任了卡凤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
我镇卡凤村在凭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南疆国门第一村”。
去年,凭祥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35.7亿元,各项指标稳居全区第一,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卡凤村辖境内的友谊关口岸、浦寨、弄怀等
边贸点完成通关的。
能在这样一个边疆名村担任第一书记,我深深地感受到组织寄予的信任和重视。
回顾过去的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刚刚走出校门的我备受考验,深受触动,从最初的自信满满,到后来的痛苦转变,再到现在的成熟坚定。
自己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基层工作的感觉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最苦的是一心一意为群众干好事、谋利益,却不被群众理解。
最辣的是在社会转型期与矛盾凸显期,一线干部面临着现实挑战,责任无限大、权利无限小,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最酸的是忘我工作、不计回报,却遭受非议,尤其是空降干部和年轻干部,工作最卖力,却最容易被认为是来镀镀金、走走过场。
当然,最甜的是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同感激和领导的关心支持肯定。
在基层,只有心胸沉实阔大,能做到行胜于言、默默付出才能保持内心平和,才能从容、仔细地品味这人生五味,才能最终得到大家理解和认同。
在这里,我真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朋友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与理解,是你们让我更加从容、更加自信地面对基层的种种滋味。
第二,基层工作的关键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
团结群众最好的办法是事事为群众想办法,时时与群众做友仔,而发动群众最好的方式是带头干、当表率。
作为地道的北方人,我现在基本上听得懂白话,村屯干部家的红白喜事从来没落下,周末还经常自己掏钱买菜买酒去村干和群众家拉家常。
这样一来,我和村干、群众的感情加深了,交流容易了,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更是作为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一项民生工程、作风工程,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
对于我们卡凤村,清洁乡村活动意义尤其重大。
卡凤村是边境旅游的热点、对外贸易的支点,人流物流的交点,全市建设的重点,而且事关国门形象,一直是各方高度重视的焦点。
但是,卡凤村的清洁整治工作却非常艰巨。
两千多村民和上万名的客商分散在两个边贸点和十一个自然屯,面积范围很广,基础设施薄弱,且日均流动人口上万;如此庞大琐碎的工作仅仅靠几个村干部根本无法完成,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但发动群众绝不仅仅是发发传单、挂挂条幅。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
作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我不冲到最前面,不可能指望大家真正动起来。
在我的带领下,所有干部穿上迷彩服,带上草帽,从修垃圾池,到清除陈年垃圾,在太阳底下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胳膊上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
正是干部这样的引领带领下,群众才纷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清洁活动之中。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美丽广西活动第一阶段评比中,我们村大部分指标都达到满分,总成绩名列全镇九个行政村第一。
实践告诉我,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必须流流汗,掉掉皮,“喊破嗓子真是如不
甩开膀子”。
第三,基层工作的法宝是思考问题、善于总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更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工作中直面问题,以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实干精神解决问题。
广大基层干部经验丰富,一线工作能力强,但是理论基础普遍不足。
相比之下,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善于提出问题和总结经验是我的一大优势。
因此,大家在工作上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今年六月,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首次提出在凭祥设立广西凭祥边境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的设想。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凭祥市委、市政府立刻行动起来,开展申报和基础设施建设大行动。
鉴于自贸区初步选址在我镇范围内,同时我又是博士,市领导让我进入建设领导小组,以小组成员身份负责与自治区商务厅、北部湾办的工作对接及政策研究等工作。
这对于我无疑是一个全面提高认识,深入进行思考,丰富知识结构,锻炼自身能力,为本地做一点力所能及贡献的好机会,我将尽己所能,不辜负组织、领导的信任与期望。
来广西正好一年了,最近常有北京的朋友问我:你觉得自己这一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说,脸变黑了,肩膀变宽了,胸怀变开阔了,内心变坚定了。
一年时间,让我更加坚定地的扎根在了南疆边陲,我愿像国门的木棉树一样,用
火热的激情、挺立的身躯守卫在祖国的雄关边上,守望这一方青山绿水;一年时间,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在广西这块热土上,我们青年人锻炼有机会、展示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在此,我真心希望各位老师回北大后多多宣传广西,鼓励更多的师弟师妹扎根广西,在这里施展所学、服务人民,将个人的成长深深地融入到广西的高速发展中去,在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火热实践中,建设美丽广西,谱写亮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