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用平移知识解
决面积问题》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运动”中的一部分,在学生对平移再认识后,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运动经验,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修订的教材在原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单元中的“平移”内容进行整合并重新编排增加了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
编排上的这些变化,关注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教材的特点是借助“方格图”“做”数学,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顺应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方位感和距离感。
因此,为了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来讲解,使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八册第8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2、能力目标:在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徙、转化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题目单及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新:
教师:我们这册的第七单元学习的是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图形平移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来看点的平移。
(幻灯片1)
师:这个点向左平移了四格,它的什么发生变化?
生:位置变了。
师:哦,我听明白了,它平移后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点平移后变成线段,或是个面了吗?
生:没有。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点平移后依然是个。
生:点。
师:对,性质没发生任何变化。
那么线段呢?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七格,线段的什么发生变化?
生: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连续点这条线段平移后,又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生:位置。
师:这条线段什么没有发生变化呢?
生:大小,颜色,形状。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你说的大小就是我们数学课上研究的线段的长度。
我要再向上平移三格会怎么样?
生:和原来是线段重合,平移线段不改变长度。
师:也就是说线段无论怎样平移,虽然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线段的长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那么作为一个平面呢?我们来看这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生:12平方厘米。
找3生回答
师:呀,你一下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方格的:;生2:我是长乘宽算出来的。
师:我们看长方形向下平移了6格后,长方形在平移时什么变了?
生:位置发生了变化。
什么没有变?
生:大小,形状,颜色。
师:你观察到的结果是什么?
师:长方形的大小指的是长方形面积。
幻灯演示蓝色的长方形
师:长方形平移一次后面积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如果我们多移几次是不是移着移着就变了呢,点到移到中间的位置,我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3格,它会和原来的重合,所以我们说,无论长方形评移几次它依然是。
生:那个长方形,面积不发生任何变化。
师:大家说平移不改变面积的大小是吧?我们现在看看另一个平面图形正方形,换个移法,我们把它向先向下平移7格,并分成两部分,把其中的一份先向左平移四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平移后的新组成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生:一样大。
师:为什么?生:平移不改变面积的大小。
师:面积不变是不是咱们分的太少的原因?这次多分几份,我们来看这个新组成的平面图形和原来比,它又什么变了?
生:形状变了,位置变了。
师:依然没变是什么呢?
生:面积。
师:通过以上的回顾,我知道,线段平移后没有改变长度,长方形,正方形无论整体移平移还是分开移,移后新组成图形的面积和原来的面积不发生任何变化。
其实早在18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就有这方面的研究。
出示课件21。
谁来读一读。
从刘徽研究的出入相补原理,更加证明刚刚我们所说的,一个平面图形平移后,面积不变。
把图形分割成若干块,那么各部分面积的和等于原来图形的面积。
我们能
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平移解决问题。
板书:运用平移解决问题
二、探索知新
1、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图形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1:这个图形两面是曲线
学生2: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
教师:想要知道这个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面积怎么办呢?
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张不规则图形,大家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一下好不好呀?先来看看小组合作的要求:
1.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图形的面积。
2.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注意倾听。
3.统一意见,整理你的想法,动手操作,准备汇报。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1、小组汇报,展示方法。
教师用展台呈现学生的思路,并借助课件,组织其他学生理解这些方法。
学生1:将不规则图形左侧半圆剪下来,然后向右平移6格,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位同学的方法你们看懂了吗?(课件展示图形平移的过程。
)
学生2:将不规则图形右侧剪下来,再把右侧部分向左平移6格,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3:将不规则图形从中间剪下来,再把左边部分向右平移6格,正好拼成长方形。
有学生提出可以将不规则图形从中间剪下来,再把右边部分向左平移6格,正好拼成长方形。
提问: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呀!以上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1:都利用了平移的方法。
板书:平移
生2:都变成了长方形。
板书:转化
教师:说得太棒了!今天这节课就是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面积问题。
将一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形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图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面积不变。
(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平移真是解决面积问题的好办法呢,我们来看看大屏幕,老师要做一个这样的教具,你能帮我算算我最少买多少材料吗?
2、知道大家这么聪明,园艺师也想请大家帮个忙?比较下面两个草坪的面积的大小(单位:米)
3、大家用平移的方法解决了这么多的面积问题,那么周长问题平移的是什么呢?我们仔细想一想,可以把你的思路在纸上画一画。
开始吧。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呢?
提问:①你是怎么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②转化前后的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多提问,把问题说透。
看来解决面积问题和周长问题时需要平移的对象还不一样呢!知道了这点区别我们在来看看它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你用什么办法,能既准确又快速地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以上是我们运用平移知识解决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现在我们来看看建筑的平移,近几十年中国大规模城市改造中,很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阻碍了城市的规划,这是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建于1930年,建筑风格属于上海地区少有的欧洲传统风格。
它陪伴了几代上海市民在这里走入音乐殿堂,也见证了大批音乐家在这里表演创作了精彩的音乐作品。
这里沉淀了人们太多的音乐情感,因而具备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
2003年上海要建一条8号地铁,正好在规划路线上,怎么办,拆了,舍不得,最后建筑专家提出平移。
先向上平移1.7米,再向东南平移66.4米,又向上平移1.88米,最后通过平移,既不影响城市规划,又达到了扩建,和装修的效果。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有平移建筑的案例,2000年我们美丽大气的人民广场在建设时,临沂市的国安局大楼,在现在广场的东南角大钟的位置,在当时8层的大楼还是很年轻,而且里面有很多的贵重的设备是不能移动或停止运行的,怎么办呢?建筑专家,将其先向西平移96.9m,再向南平移74.5m,总移动距离171.4m,平移仅用25天就完成了这项工程,现在我们的临沂市的国安局大楼,仍然使用中。
建筑学家运用平移的知识既保护了文物建筑,又节省了资
金,节约了能源。
看来把我们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能解决很多问题呢!(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又打算怎么做呢
生1:利用图形平移不改变面积的大小的特点,我能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生2:解决问题要灵活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平移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生3:平移不但能帮我算题,以后我爸爸妈妈遇到遇到难题我也让他们用平移来解决。
师:想法很好,可不止学了平移;
师:其实平移只是小学阶段图形运动知识的一部分呢,二年级时我们就初步认识了平移旋转,和对称,这册我们深入的学了平移和对称,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等到五年级我们还要学习旋转,及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大家运用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好下课!
板书设计:
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面积问题
转化
规则图形
面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