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测试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测试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测试(满分共100分时间共45分钟)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经过人们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 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 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2.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2 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4 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6 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A.这列波的波长λ=2 mB.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象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3 m/s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3.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A.质点的振动频率为4 Hz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30 cmC.在5 s末,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D.在t=1.5 s和t=4.5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轴负方向运动,经过0.1 s第一次到平衡位置,波速为5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Q点的振幅比P点的振幅大C .P 点的横坐标为x =3 mD .Q 点(横坐标为x =7.5 m 的点)的振动方程为y =5cos 5π3t (cm)5.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B .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 .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D .在t =0.5 s 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6.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 ,振幅为A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弹簧的弹力对振子做的功为0,则Δt 一定是T2的整数倍B .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振子运动的位移为0,则Δt 可能小于T2C .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要使振子在t 2时刻速度等于其在t 1时刻速度,则Δt 一定是T 的整数倍D .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振子运动的路程为A ,则Δt 不可能小于T47.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 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为T ,a 、b 、c 、d 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t +T2时,质点c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B .在t +2T 时,质点d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C .从t 到t +2T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d 通过的路程为6 cmD .t 时刻后,质点b 比质点a 先回到平衡位置8.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 点,t =0.6 s 时刻,这列波刚好传到Q 点,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c 、P 、Q 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速为16.7 m/sB .这列波的周期为1 sC .质点c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30 cmD .从t 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恰好是t +13 s 这个时刻9.一列简谐横波,在t =0.6 s 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 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波速是503m/sC .从t =0.6 s 开始,质点P 比质点Q 晚0.4 s 回到平衡位置D .从t =0.6 s 开始,紧接着的Δt =0.6 s 时间内,A 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10.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则由图可知( )A .质点振动的周期T =0.2 sB .波速v =20 m/sC .因一个周期质点运动0.8 m ,所以波长λ=0.8 mD .从该时刻起经过0.15 s ,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11.振源S 在O 点做沿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频率为10 Hz, t =0时刻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该横波的波速大小为20 m/sB.t=0时,x=1 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C.t=0.175 s时,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D.若波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的接收者收到的频率小于10 Hz12.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经过1 s后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0.2 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为1.2 s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波速为10 m/sC.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D.若某时刻质点N速度为零,则质点Q速度一定为零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40分)13.(20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轴上有P、M、Q三点,从波传到x=5 m的点时开始计时,已知t1=0.5 s时x=7 m处的M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求:(1)这列波传播的速度;(2)从t=0时刻到t2=0.85 s时间内,质点Q(x=9 m)通过的路程(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14.(2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 =13 s 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 的振动图象.求:(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 的平衡位置的x 坐标.【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答案解析1.D 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是因为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机翼的固有频率发生共振,在飞机机翼前缘装置配重杆,是为了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固有频率,故A 、B 、C 错误,D 正确.2.B 由题图甲读出波长λ=4 m ,由题图乙读出周期T =2 s ,波速v =λT=2 m/s ,A 、C 错误;由题图乙看出,t =0时刻,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而题图甲中,Q 点也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 正确;波源的起振方向与x 3=6 m 的质点t =0时刻的振动方向相同,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知x 3=6 m 的质点在t =0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D 错误.3.D 由图读出周期为T =4 s ,则频率为f =1T=0.25 Hz ,故A 错误;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个振幅,t =10 s =2.5T ,则在10 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s =2.5×4A =10×2 cm=20 cm ,故B 错误;在5 s 末,质点位于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故C 错误;由图看出,在t =1.5 s 和t =4.5 s 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正确.4.D 质点P 此时刻沿y 轴负方向运动,所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A 错误;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幅相同,B 错误;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0.1 s 内向左传播的距离为x =vt =5×0.1 m=0.5 m ,由波形平移法知图中x =3 m 处的状态传到P 点,所以P 点的横坐标为x =2.5 m ,C 错误;由v =λT 及ω=2πT 得ω=2πv λ=5π3rad/s ,题图中Q 点的振动方程y =A cos ωt =5cos 5π3t (cm),D 正确.5.C 由振动图象可知,两单摆的周期相同,根据T =2πlg可知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选项A 正确;由题图可知,甲摆的振幅为10 cm ,乙摆的振幅为7 cm ,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选项B 正确;由于两球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两球的机械能无法比较,选项C 错误;在t =0.5 s 时,乙摆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乙摆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甲摆的位移为零,所以加速度为零,选项D 正确.6.B 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弹簧的弹力对振子做的功为0,两个时刻振子可能经过同一位置,也可能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所以Δt 不一定是T2的整数倍.故A 错误.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振子运动的位移为0,两个时刻振子经过同一位置,所以Δt 可能小于T2.故B 正确.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要使振子在t 2时刻速度等于其在t 1时刻速度,Δt 可能是T 的整数倍.也可能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则Δt 不是T 的整数倍.故C 错误.若在时间Δt =t 2-t 1内,振子运动的路程为A ,如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Δt 可能小于T4.故D 错误.故选B.7.A 在t +T2时,质点c 到达波峰,速度为零,达到最小值,故A 错误.由题图看出,此时刻波离d 点的距离等于114波长,则波传到d 点需要114周期的时间,传到d 后d 向下起振,在t +2T 时,d 点到达波峰,加速度达到最大值;从t 到t +2T 间隔内,质点d 运动了34T ,因此通过的路程为6 cm ,故B 、C 正确.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a 、b 两点的速度方向均向上,则从t 时刻起,质点b 比质点a 先回到平衡位置,故D 正确.8.D 由图可知,波的波长为λ=40 m ,波从P 传到Q 的距离x =90 m -60 m =30 m ,波速为:v =x t =300.6 m/s =50 m/s ,故A 错误;这列波的周期:T =λv =4050s =0.8 s ,故B错误;波从P 传到Q 的这段时间内质点c 振动了半个周期,通过的路程2A =20 cm ,故C 错误;从t 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 的振动方程为y =A sin ⎝⎛⎭⎪⎫2πT t +π6=10 sin ⎝ ⎛⎭⎪⎫2.5πt +π6,当2.5πt +π6=π时,t =13 s ,故在t +13 s 这个时刻质点a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故D正确.9.ABD 由题图乙可知,t =0.6 s 时A 点的振动是向下的,因此可判断这列波是向x 轴正方向传播的,选项A 正确;由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20 m ,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 ,可得该波的波速为503 m/s ,选项B 正确;由波上各质点振动情况可知,P点向上振动,应该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 错误;0.6 s 的时间为半个周期,因此质点振动路程为4 m ,选项D 正确.10.ABD 由乙图知质点振动周期T =0.2 s ,故A 正确;由图甲知波长λ=4 m ,则v =λT=20 m/s ,故B 正确、C 错误; 由x =vt ,经0.15 s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3 m ,故D 正确.11.AB 由题图可知波长λ=2 m ,故波速为v =λf =20 m/s ,A 正确;波向右传播,t =0时,x =1 m 处的质点向上振动,B 正确;由T =1f =0.1 s, 则t =0.175 s 为经过了134T ,x =-1 m 处的质点与134T 时刻x =1 m 处的质点位置相同, 处于波谷,C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若波源S 向右匀速运动,即向接收者移动,接收者收到的频率大于10 Hz, D 错误.12.AD 根据题图所示时刻质点P 的速度为v ,经过1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 相同,质点P 运动到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再经过0.2 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 相同时,回到原来位置,完成一次全振动,则质点P 振动的周期(即波的周期)T =1.2 s ,根据回到对称点时间长,从对称点回到原来位置时间短,可判断初始质点P 在向下振动,据此可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由题图可得波长为12 m ,易知波速为10 m/s ,A 正确,B 错误;M 、Q 之间的距离不是λ2的奇数倍,不属于反相点,故振动步调不总是相反,C 错误;N 、Q之间的距离为λ2,为反相点,若某时刻质点N 速度为零,质点Q 速度一定为零,D 正确.13.解析 (1)由波的平移可知,波峰从x =2 m 处传播到x =7 m 处,M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可得波速为:v =s t 1=50.5m/s =10 m/s.(2)从t =0开始,设经过Δt 质点Q 开始振动,则有: Δt =410 s =0.4 s所以质点Q 振动的时间为:Δt 1=t 2-Δt =0.85 s -0.4 s =0.45 s由v =λT ,T =0.4 s ,Δt 1=98T质点Q 通过的路程为:s Q =4A +22A s Q =(40+52) cm =47.1 cm答案 (1)10 m/s (2)47.1 cm14.解析 (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 ①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T =2 s ②波速为v =λT=18 cm/s ③由图(b)知,当t =13 s 时,Q 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2)设质点P 、Q 平衡位置的x 坐标分别为x P 、x Q .由图(a)知,x =0处y =-A2=A sin(-30°),因此x P =30°360°λ=3 cm ④由图(b)知,在t =0时Q 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13 s ,其振动状态向x 轴负方向传播至P 点处,由此及③式有x Q -x P =v Δt =6 cm ⑤由④⑤式得,质点Q 的平衡位置的x 坐标为x Q =9 cm.⑥答案 (1)18 cm/s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2)x Q =9 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