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敬老院建设标准

范敬老院建设标准

范敬老院建设标准一、总体要求示范敬老院基础建设和内部管理总体要求是:以“十六个一”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内部管理为手段、以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为目的,大力发展院办支柱性经济,建立“依靠政府、依托社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院内有《五保条例》和有关政策公示牌,房间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5%以上,生产用地人均面积不少于0.2亩,院区绿化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50%,做到了干净、整洁、卫生,无灰尘、无异味、无乱堆、乱放、乱挂、乱贴。

二、配套建设基本落实了“十六个一”:一片绿地、一片果林、一片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理发室、一间医务室、一间室内洗衣房、一个小卖部、一座太阳能浴室、一个沼气池、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

1.医务室配备了日常药品和临时病床,与县或乡医院签订了医疗协议,有具备专业资格的医师每周一次定期座诊;2.娱乐活动室配有电视机和音响设备,有统一规格的桌椅,有爱老、敬老、尊老、养老等标语和宣传画;3.阅览室订了《九江日报》或《浔阳晚报》;有图书和杂志100册以上,有统一配置的桌椅和书柜;4.餐厅有统一的桌椅、餐具和个人餐具存放柜;5.有晒衣场地和设施;6.有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7.有个人非日常物品储藏室和个人储藏柜;8.有室内洗衣房和洗衣机;9.有统一规格的衣柜、床和桌椅,有降温器、取暖器等;三、工作人员配备有专职院长1名,专职厨师1名,其它均按照15名供养对象配备了1名专职服务人员;院长和工作人员均实行了公开招聘,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协议。

四、管理和服务建立了五会制度和有关管理制度、做到了十统一和六定六不准。

1.五会制度是:一是院民代表大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二是院务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三是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四是党支部(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五是院民表彰大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2.十统一是: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院民和工作人员统一服装外套;统一膳食安排;统一室内用品;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存放保管个人物品;统一碗筷橱柜;统一亲属膳食安排;每月统一安排生日(祝寿)餐;院民外出要统一挂戴标识牌;3.六定是:定岗位职责;定院民分组分工;定工按效取酬;定期健康检查;定时就餐就寝;定每周菜谱;4.六不准是:工作人员不是招聘和没有培训的不准上岗;不准擅离职守;院民不得不假外出;院(室)内不准乱挂乱贴;不准乱摆乱放;不准各自在住房内炊饮;5.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供养对象所占管委会人员比例不得不于二分之一,重大事项经管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会议记录完整;6.所有入住对象均签订了协议,申请审批手续齐全,档案健全、管理规范;7.资金台帐规范完整,审批手续健全,每月公示一次收支情况;8.成立了院民文娱队伍,每月有文娱活动;9.坚持每天查房和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班;10.院民外出有请假登记,回来有销假。

五、制度建设敬老院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 院民守则;2. 院民代表大会制度;3. 院务会议制度;4. 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职责;5. 安全管理和值班制度;6. 厨房和膳食管理制度;7. 院民请销假制度;(院民外出要有外出时间、到何处、办何事、何时返回等记录);8. 敬老院内事务分组分工管理制度。

根据院民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特长,充分调动院民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体制。

具体可分为财务管理组、蔬菜生产组、畜禽饲养组、水产养殖组、环境卫生组、安全保卫组、后勤管理组、文化娱乐宣传组、院民矛盾调解组等;9. 饮食起居作息制度(要做到统一起床和睡觉时间、统一用餐时间);10. 院民居室内管理制度。

做到“六个一”,即:服装外套统一、床位摆放统一、桌椅统一、衣橱统一、日常用品统一、物品摆放统一。

非院内配置的日常用品不得摆放在居室内,其它个人物品集中统一存放保管;11. 定期健康检查和座诊制度。

敬老院设有医务室,每周有医务人员定时座诊不少于1天,每半年一次健康检查,公开医务人员电话,确保做到遇有急诊随叫随到;12.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13. 政策和院务公示制度;14. 表扬和奖励制度;表扬和奖励制度包括:每周进行一次室内卫生流动红旗表杨制度、每年开展一次优秀院民表彰制度、每月一次好人好事表扬制度和年度院办经济奖励制度等。

结合院办经济收入,按德、能、勤、绩等,制定了院长、工作人员和院民一定比例的物质和资金奖励。

15.标识牌制度。

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必须佩戴岗位工作牌;在院供养对象因事外出必须佩戴五保供养对象标识牌(附:标识牌式样,标识牌必须印有联系电话)。

六、膳食服务要求1.每周安排公布菜谱;2.每周不少于三次荤菜;3.有特需个人餐。

七、档案建置与管理敬老院和集中供养对象的档案资料包括:1.敬老院基本建设情况的图文资料;2.院民备案名册(样表见管理方案);3.所有入住对象均签订了协议,申请审批手续齐全,档案健全、管理规范。

4.五保对象个人审批表(敬老院存一份);5.五保对象个人健康档案(样表见管理方案);6.各项会记录(要有专用记录本);7.重大活动记录(要有专用记录本);8.资金台帐档案(包扩:上级下拨院民生活资金、日常生活支出资金;上级下拨基础建设资金、基础建设支出资金;院办经济收入,院办资金分配和支出;社会捐助款物和分配及支出)等;以及其它有存保价值的文字和影像等档案资料。

9.要有专用档案柜,各类档案按年度装订集中存放。

八、敬老院公示栏建置敬老院都要设立相关政策和事务公示栏,主要包括:1.政策公示栏。

内容包括:新的《五保供养条例》、农村(五保对象)医疗救助和其它有关政策公示。

2.院务公示栏。

内容包括:月经济收支情况公示、优秀院民公示、卫生评比公示、表扬和奖励公示、一周菜谱公示,其它事务公示。

3.敬老院长及管理人员监督栏(标明职务、职责)。

4.在院供养对象集中公示栏。

九、标识牌设置1、有院长及工作人员工作标识牌;(牌样见管理方案)2、有院民标识牌;(牌样见管理方案)3、有院民居室标识门牌。

(牌样见管理方案)鹰潭市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为切实推进全市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发展,促进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江西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全面加强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提升院民生活水平,创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体院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乐园。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农村敬老院实现“五型五化”,即:环境生态型、居住宾馆型、生活家庭型、饮食绿色型、娱乐健康型;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安全常态化、队伍年轻化。

具体分成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2012年6月底之前打造6个示范点(贵溪市3个,余江县3个);第二阶段,在2012年12月底之前打造8个示范点(贵溪市4个,余江县2个,月湖区1个,龙虎山管委会1个);第三阶段,在2013年12月底之前完成70%的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任务;第四阶段,在2014年底之前全面完成全市所有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任务。

三、主要内容(一)基本建设1、敬老院具有交通便利、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的条件,院内主要建筑符合《老年建筑设计规范》,院容院貌美观清洁,生活区和生产区分设。

2、敬老院基本建设应达到以下要求,即:一片绿地、一块菜地、一片果园、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栏肉猪、一个活动室、一个沼气池、一个医务室、一支服务队伍、一个晒衣场所、一个生产工具保管室、一个集中洗浴室。

3、供养对象居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15平方米,具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居室套间内设有卫生间,地面应用防滑地砖。

4、敬老院居室内统一配置衣橱、桌子、水桶、热水瓶、鞋架、脸盆架、脸盆、床及床上用品,做到摆放一致;室外有宽敞、平坦的活动场所,有统一、规范的露天、室内晾晒衣被场所。

5、具有适合老人活动的场所,配备老人使用的康复、健身、娱乐器材。

6、敬老院餐厅应配齐供老人用餐的桌椅、餐具厨柜,厨房应配置餐具消毒设施和食品保鲜设备,以及能满足全院五保对象供餐需要的用具。

(二)组织建设1、敬老院实行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和院长负责制。

工作人员由2名纳入编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的比例不低于1∶10。

院长和会计岗位纳入编制内管理,定编定岗不定人,专编专用,不得挤占。

其他工作岗位为服务岗位。

对院长和会计的聘用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对其他工作人员的聘用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2、敬老院工作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制度。

对院长的考核由县级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其他工作人员考核由乡镇民政所组织实施。

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次民主测评满意率达不到60%的工作人员予以解聘。

3、敬老院实行院务民主管理制度。

设立由6至10人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经敬老院全体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供养人员所占比例不少于二分之一。

院务管理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4、敬老院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成立护理服务、膳食管理、生产经营、环境卫生、安全保卫、财务管理、文体活动等工作小组。

各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可由工作人员和身体健康、有一定特长的供养对象组成,并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完成工作任务。

(三)制度建设1、制定和悬挂、张贴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包括:财务、膳食、生产经营、文体活动、卫生、安全保卫、护理服务、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制度。

2、明确院务管理委员会等院内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具体包括院务管理委员会、护理服务组、膳食管理组、生产经营组、环境卫生组、安全保卫组、财务管理组的职责任务,并做到张榜公示。

3、明确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具体包括:院长、护理人员、医务人员、财务人员、炊事人员、会计、出纳员、保管员等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

4、实行院务公开登记制度,接受院民监督。

具体要制作以下七个栏表:敬老院基本情况一览表、院务公开栏、卫生评比栏、院民一览表、工作人员值班表、文体活动安排表、每周食谱安排表等。

在上述栏、表中公开的内容,应事先在记录本中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5、在走廊、楼梯口等地制作悬挂一定的敬老文化宣传标语,营造敬老氛围,彰显管理服务理念。

(四)服务护理1、敬老院按房间大小充分考虑供养对象的性格特点,个人意愿,合理安排住房。

2、根据供养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规范要求,实行分级护理。

3、组织供养对象自愿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生产活动、文体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