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提升泵站混凝土施工方案

污水提升泵站混凝土施工方案

污水提升泵站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1.1编制目的 (3)1.2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施工重难点 (4)4、施工部署 (5)4.1工期要求 (5)4.2施工安排原则 (5)4.3施工流水段划分 (5)5、施工准备 (6)5.1施工人员组织 (6)5.2材料、机具准备 (7)5.3技术准备 (7)5.4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技术要求 (7)6、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9)6.1工艺流程 (9)6.2混凝土浇筑前的要求 (10)6.3混凝土运输 (10)6.4浇筑方式 (10)6.5浇筑顺序 (11)6.6浇筑 (12)6.7混凝土养护 (13)7、质量要求 (14)7.1混凝土浇筑前质量保证措施 (14)7.2混凝土现浇质量验收标准 (14)8、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技术措施 (16)9、安全、消防、环保措施 (18)9.1安全要求 (18)9.2消防措施 (18)9.3环境保护措施 (19)1、编制依据1.1编制目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主体结构内在质量中的最关键要素,为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中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各环节,确保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色泽一致,感观精美,使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规范、设计质量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1.2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施工组织总设计(3)主要规范、规程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_50666-2011)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4)《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GB50203-2002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2、工程概况4#污水提升泵站位于阳逻开发区柴泊大桥以南、领港城以北、平江路以东,为阳逻开发区2015年度建设计划中的续建项目。

本项目占地红线面积约1626.86平方米。

本工程主要是修建一座设备运行为1.0m³/s的中途污水提升泵站。

本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供应商将选用资信等级高且具有相应生产规模、技术实力和具有可靠质量保证能力且能提供良好服务的混凝土供应商二家,选二备一,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根据施工现场拟浇筑混凝土部位特点、天气状况及施工方法,在合同中明确混凝土初凝时间落实供货速度、运输方式及其他技术、安全、环保要求。

场内构筑物统计表3、施工重难点(1)泵房及过水结构C30、S6级抗渗钢筋混凝土,池壁上有刚性防水套管预埋,而且池壁500(600) mm厚,是该工程抗渗不漏的施工难点,处理不好,极易出现漏水现象。

(2)格栅间及泵房底板高差1.9m,厚75cm,需一次浇注完成,浇筑止水钢板以下池壁时,保证混凝土不从底板翻浆,中途停歇时间的把握是难点:过短,容易翻浆;过长,下部混凝土已经初凝。

(3)池壁设水平施工缝,施工缝采用止水钢板做防水措施,止水钢板接缝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容易出现后期裂缝。

(4)模板制作和安装要求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是重点。

4.1工期要求泵房主体结构施工计划56天完成,管理房及配电间主体结构施工计划55天完成。

其他结构混凝土施工根据土方回填情况,合理安排。

详见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

4.2施工安排原则严格按照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安排,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格栅间及泵房、管理用房及变配电间同时施工,基坑回填后施工流量计井及除臭设备。

因此配备充足劳动力,并按照时间连续、空间占满的原则进行施工是工期按计划完成的保证。

4.3施工流水段划分因施工工期要求较紧,拟将进水格栅间及泵房主体结构、管理用房及配电间主体结构及流量计井同时施工,除臭设备基础、阀门井待泵房基坑回填后再施工。

泵房主体施工顺序:管理房及配电间施工顺序:5.1施工人员组织5.1.1成立项目部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人员名单如下:组长:李连刚副组长:邬守登、郭军、张继明组员:杨欢、吴鹏、黄仁宝、李京、王建华、陈硕、张勃、段兰丽、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组织结构见下图:5.1.2成立劳务层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人员名单如下:组长:张有清组员:盛晓明、张范杰、盛勇民、盛新民、陶亚连5.1.3施工人员及分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劳动力计划一览表5.2材料、机具准备5.3技术准备5.3.1认真查阅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与相关规范,了解不同浇筑部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要点,各预埋构件标高及部位,做到施工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

5.3.2技术交底,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对工长、质检员、劳务队联合进行施工交底,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中的控制重点、难点,预防纠正措施技术交底应全面、详细、清楚、准确、及时、具有可操作性。

专业技术负责人要经常去作业面验证交底的执行情况,对不按交底要求施工的要立即改正。

5.3.3选定混凝土供应厂家,选择生产运输能力、供货质量满足施工需求的厂家,并对所需混凝土提出准确、详细的书面要求。

5.4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工期的要求,本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5.4.1对原材料的要求5.4.1.1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搅拌站需提前提供水泥质量证明书、复试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5.4.1.2砂:中粗砂,含泥量≤3% 。

5.4.1.3粗骨料:具有良好级配的卵石,粗骨料粒径≤40 mm,含泥量≤1% 。

5.4.1.4粉煤灰:选用Ⅱ级及以上粉煤灰,掺量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掺合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干缩,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5.4.1.5混凝土配置时不得采用氯盐类外加剂,当采用其它外加剂时,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并应根据试验鉴定,确定其适应性及相应掺合量。

5.4.1.6为提高砼抗裂、抗渗及耐久性能,水池池壁、底板、顶板掺抗裂防水剂,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5.4.2混凝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5.4.2.1坍落度:梁、顶板 140±20mm墙、柱 160±20mm垫层 140±20mm底板 140±20mm泵送时 160~180 mm5.4.2.2水灰比:≤0.55.4.2.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6~8h,终凝时间为10~12h。

入泵前混凝土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大于30 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大于60 mm。

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必须满足下表规定:6、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6.1工艺流程6.2混凝土浇筑前的要求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要求,并办完隐检、预检手续。

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对基面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冬季施工时,需清除基面及模板、钢筋上冰渣、积雪、积水。

支模后,复查支撑、垫块、钢筋保护层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核查预埋件、预埋孔洞、止水钢板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

6.3混凝土运输6.3.1因场地狭小,砼罐车在现场不能错车及停滞时间过长,所以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合理安排,派专人负责疏导车辆进出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搅拌楼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严禁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提前与商混站明确浇筑部位、需求方量、浇筑形式及浇筑时间要求。

6.3.2运输时间的确定以格栅间及泵房底板为例,一次浇筑方量为246m3。

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搅拌站混凝土罐车到场的最小间歇时间计算如下:m,则混该部位混凝土计划8h完成全部浇筑任务,每辆罐车混凝土运输量为83凝土供应能力=246/(8×8)=4车/h,则现场混凝土罐车的最大间歇时间60/4=15min/车。

6.4浇筑方式格栅间及泵房底板垫层混凝土C15,10cm厚,采用溜槽入坑,人工摊料;底板、顶板混凝土选用泵送;池壁混凝土采用泵送加串筒的方式。

管理用房及变配电间柱、梁、板均采用泵送。

泵送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水泥砂浆润管后,砂浆必须卸至模板以外,严禁将砂浆充当混凝土入模。

2)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的状态,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泵送。

3)泵送必须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能停止。

4)若泵送中途停歇超过20分钟,应每隔3分钟开泵一次,泵送少量混凝土,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混凝土泌水离析。

(3)当池壁浇筑深度较深,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m时,必须用串筒,防止混凝土砸落,发生离析。

串筒上口直径30cm,下口直径25cm,高度40cm。

6.5浇筑顺序6.5.1为避免池体渗水,尽量减少施工缝的留置,也是有效的控制手段,因此将格栅间与泵房池体按一下顺序浇筑:(1)底板垫层为10cm厚C15混凝土,溜槽卸料至坑底,然后人工摊料,平板振捣。

(2)格栅间及泵房底板及池壁下部(-5.95m高处)浇筑分四步进行,见下图:第1步:浇筑泵房底板混凝土75cm,分两层浇筑,每层37.5cm,层与层之间浇筑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第2步:浇筑泵房池壁混凝土,浇筑时机必须把握准确,以底板混凝土不具有流动性或低流动性,但未初凝为最佳时机,一般为0.5h~1.5h,此时的混凝土可用木抹子压出坑,而不自动平复。

池壁混凝土时应分层环形浇筑,每层厚度30cm,振捣时应注意避免过振,以免混凝土从底板处溢出,出现空隙,造成池壁根部漏水。

第3步:当泵房池壁浇筑至格栅间底板底时,浇筑格栅间底板,分2层每层厚37.5cm,格栅间与泵房交接处的隔墙同格栅间底板一起浇筑。

第4步:浇筑格栅间与泵房池壁至预留止水钢板1/2高度。

(3)浇筑格栅间与泵房池壁上部及顶板;(4)池体回填至-3.5m后,浇筑泵房阀门井、配水槽;(5)池体回填至±0.00后,浇筑泵房吊车棚立柱与棚顶板、梁。

6.5.2管理用房与变配电间混凝土浇筑阶段划分(1)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溜槽卸料至坑底,然后人工摊料,平板振捣;(2)筏板混凝土基础C30,厚50cm;(3)基础柱及-3m处基础梁;(4)-3m至-0.3m基础柱及-0.3m梁、板(5)-0.3m以上柱、梁、板6.5.3流量计井及除臭设备基础底板1次浇筑而成6.6浇筑6.6.1格栅间与泵房底板及池壁下部6.6.1.1基础底板混凝土要求连续浇筑,不留垂直施工缝。

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连续浇筑模式,蛇形退打。

6.6.1.2浇筑时,75cm厚底板混凝土分层浇注,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分层浇筑,每层推进厚度为37.5cm,倒退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