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中教学质量分析

期中教学质量分析

关渠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质量检测是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来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是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考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金积中心学校组织的期中统一监考,现将我校期中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期中考试后的质量分析是反思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行为的重要措施。

一、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期中检测情况
此次考试由学区统一监考。

语文试卷总体上难易程度适中,数学试卷三、四、五年级,题目较密,尤其是五年级题型偏难尤为明显。

(一)、一、二年级期中教学检测结果。

一、二年级语数180分为优秀,优秀率应该达到70%以上,合格率为100%。

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成绩,一二年级语数总分合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均在70%以上达标。

其中一年级语文的优秀率为95.24%,数学的优秀率为100%。

之所以优秀率这么高,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习惯好,答题认真、仔细。

与最后一名拉开40个百分点,名列学区第一。

二年级语文的优秀率为70.37%,数学的优秀率为70.37%。

原因是问题均出现在语文学科的阅读和看图写话上, 听写词语学生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学习习惯,特别对于短文的理解能力差,看图写话的能力比较弱,不能够用几句话来表达所写的内容,优差悬殊尤其严重。

再看数学学科,不少学生中数学会计算、会答题,但较粗心,造成失误,丢分较多。

(二)、三至五年级期中教学检测结果。

三至五年级180分为优秀,优秀率要达到50%,合格率达到100%。

对照这个标准看,三年级语数合格率都已达标。

但语文优秀率为5.26%,名列学区第六。

数学优秀率为31.58%,名列学区第二。

语数优秀率均未达标,且语文优秀率偏低,教师要狠抓优秀生的提升工作。

这个班级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日常管理中,成绩都比较突出。

四年级语文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0%,名列学区第九。

数学合格率为86.7%,优秀率为0%,转差率为0%。

从语、数单科来看,同样是优秀率太低,均未达标。

从语文学科阅卷结果来看,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该掌握的一些解题技巧都有待于提高。

数学学科填空题、应用题失分较大。

同样的学生审题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年级语文合格率达100%。

优秀率为31.25%,数学合格率75%,优秀率0%,转差率为0%。

单从语文学科看,这次考得不理想,与第一名的优秀率相差36.61个百分点排名第十。

而数学合格率与第一名的相差25个百分点,优秀率相差21.43个百分点,排名第三,这与试卷较难、较密是主要的一个问题。

(三)三至五年级英语期中教学检测结果。

英语90分为优秀,优秀率要达到60%,合格率为100%。

三年级这次考试的合格率均达到100%,优秀率89.47%;四年级合格率100%,优秀率86.67%;五年级合格率100%,优秀率25%。

是这次学区质量检测成绩最好的,也是近几年期中考试成绩较为突出的,三个年级成绩均名列学区第一。

之所以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一方面是试卷的题目难易度适中,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努力的结果。

在成绩的背后,值得关注的是:一二五年级的语文成绩稳步上升,三四年级的语文成绩略有所下降。

一二三年级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二、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
1、取得的成绩:各班的平均分,除二五年级外,各班均分、及格率都比7所学校整体平均分、及格率高。

进入全学区前5名的班级有四个,不及格学生成绩大都在30分左右,转化率一、二、三、四、五年级语文都有转化,转化明显。

而四、五年级数学没有转化。

2、存在的问题:
语文:
(一)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

只注意内容,忽视书写能力是语文一种基本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反而影响语文学习,学生书写态度不端正。

(二)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

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三)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阅读积累量少。

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数学:
(四)审题,漏题现象普遍存在,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判断和选择易失误,理解卷面文字的能力和理清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还须强化。

(五)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管理:
(六)年段把关不力,任课教师年年换,缺乏足够的质量责任感,常年传递,积重难返。

(七)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停留在口头,未落实在课堂,惰性和责任感不强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强,影响课堂质量。

三、学校整体教学中存在问题
1、从学生来看,就是学生的层次不同,一部分是学优生和中等生,另一部分是学困生。

平时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的学生,考试基本上都考出了好成绩。

而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惰性强,不及时进行复习和预习,他们往往没有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上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读写的能力较差,学习没有兴趣等等,所以考试成绩不尽人意。

2、从教师来看,学校的教师转型幅度大,有的老师由于执教了没有执教过的年级,知识的细节掌握不扎实,对学科教学还不够熟悉,造成学生成绩下降。

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理解不够,对教材的目标要求、重难点把握不好,造成知识缺漏,课堂上练习形式单一,没有抓好两头,造成两极分化。

加上试卷中有些题目难度偏大,较灵活,学生难适应。

3、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把握不足,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停留在口头,未落实在课堂,惰性和责任感不强导致课堂随意性增强,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还有家校联系不密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配合不强等原因,造成学生作业完成不够及时。

四、结合质量分析特提出以下努力措施:
1.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不要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
了”的现象,对优等生多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好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

如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3、积极开展培优扶困工程,有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等过程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4、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在给教学质量下猛药同时,不忘注意减压、解毒、降火。

5.学校将对期中考试成绩突出学生进行表彰。

要把抓成绩的突破口放在抓好后进生的转化上,采取鼓励、面抓、和家长配合,让成绩在50分左右的学生都能及格,缩小与前面名次班级的差距。

6.优化课堂教学,精讲多练,做到教学堂堂清。

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多种题形结合出现,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

对学生要从严要求。

把心思真正放在学习上。

7.加强课后辅导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

我们任课老师都很认真负责,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为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补课。

我们还应该和家长多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帮助学困生,以便提高我们教学的及格率。

8、抓好学科单元测试,加强单元考试成绩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学校要公示各班各单元成绩的状况与变化,要审阅单元试卷和质量分析表,让教师、学生心中有数,建立追踪制度。

9、保护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

如每天预习、早午自习学习,完成作业;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做好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等,教师要精讲多练,扩大学生的视野。

10.我们要加强备课组的交流活动,在教学方面互相切磋请教,勤于思考,总结并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减小班级之间的差异。

总之,只要我们学校,全体教师端正意识,明确责任,按“理直气壮抓课改、扎扎实实抓常规、不移余力提质量、兢兢业业讲责任”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再次飞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