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功能训练
近期目标: 1.维持双上、下肢的关节活动度 2.长坐位平衡一级可持续5min 3.能够独自完成翻身
远期目标: 1.增加双上肢主要肌群关键肌肌力 2.独自坐起 3.ADL部分能自理(吃饭、洗漱、 穿衣等)
1.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如:肩关节、肘关 节、腕关节、手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踝关节) 2次/日
3.运动功能障碍,双下肢各关键肌肌力均 为0级上肢各关键肌肌力减退(肩胛提肌
肌力(L/R)3+级/3级、肱二头肌(L/R) 4级/4级、肱三头肌(L/R)3级/3级、腕 背伸肌(L/R)3级/3级 、指伸屈肌(L/R) 1级/1级、小指外展肌(L/R)1级/1级) 4.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有肺炎,呼吸道有 痰液。呼吸肌肌力弱。) 5.手功能障碍(患者目前只能球状抓握、 杯状抓握。) 6.平衡功能障碍(长坐位平衡1级、端坐 位平衡1级。)
• Barthel指数评定表
评分标准: 20分以下者: 生活完全依赖 21-40分者: 生活需要很大帮助 41-60分者: 生活需要帮助 >60分者: 生活基本自理 Barthel指数得分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
ASIA损伤程度分级
级别 A.完全性损伤
临床表现 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
(6)膝关节:膝的屈伸运动 (7)踝及足关节: 踝背伸:患者仰卧位,踝中立位。治疗者 站在踝足外侧,上方手握住小腿远端,下 方手托住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活动 时下方手将足跟稍向远端牵引,同时前臂 将足压向头端 内翻-外翻:患者仰卧位,踝中立位。治疗
师站在患足外侧,上方手握住小腿远端,下 方手拇指和其余4指分别握住脚掌侧,前臂 掌侧接触足底内翻时将足跟向内侧转动,外 翻时将足跟向外侧转动 2.使用ROOD技术(用冰刺激患者小指外展 肌、指深屈肌等肌肉的收缩)PNF技术(挤 压、牵拉抗阻螺旋对角线运动)2次/日 3.肌肉牵伸训练,缓解躯干及下肢肌肉痉挛 (髂腰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 牵伸) 2次/日。
双手同时做下肢的外展动作 屈髋屈膝:患者仰卧位,治疗师站在一侧 下肢旁,一手托住腘窝部,一手托住足跟, 双手同时将下肢抬起,然后托住腘窝的手 放在膝关节外侧,做屈髋屈膝动作 髋内外旋:患者仰卧位,治疗师站在下肢 一侧,一手放在小腿后方,将下肢托起至 屈膝90°,一手放在膝关节外侧,避免大 腿外展。托起小腿的手将小腿向外(髋内 旋)或向内(髋外旋)运动
7.肌张力(髂腰肌为1级) 8.体位转移能力差(仰卧位—侧卧位—俯 卧位变换差,坐起不能完成) 9.并发症(体位性低血压 90mmHg/50mmHg、轻微骨质疏松) 10.肩外展运动代偿(肩胛骨上提) 11.ADL能力全部依赖(独立翻身、坐起、 床—轮椅转移、进食、洗漱、穿衣、如厕 等均不能完成。)
7.长坐位平衡训练,抛接球训练 8.手功能训练(如:插木丁、拾棋子) 9.引导患者做桥式运动,增强患者的腰背 部肌肉肌力和提高对骨盆的控制能力,2 次/日 10.作业治疗:进食(辅助)、翻身(口 语指导)、坐起(需一人帮助)、转移 (辅助)、个人卫生训练 11.物理因子治疗:
康复运动中心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颈后可见一横行长约6 厘米的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胸、腰椎 被动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双上肢肩部以下皮 肤感觉减退,胸骨角平面以下躯体深浅感觉 丧失,双侧三角肌肌力约为3级,双侧肱二头 肌肌力均为4级,双侧肱三头肌肌力均为3级, 双侧腕背伸肌肌力均为3级,双侧指深屈肌肌 力均为1级,双侧小指外展肌肌力均为1级,双 下肢肌肌力均为0级
4.肌力增强训练: 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 ,肱二头肌、肱三 头肌和握力训练 患者仰卧位, 使用沙袋抗阻训练 手支撑训练 5、站立架:防止体 位性低血压。
6.呼吸及排痰训练:呼吸肌由膈肌(脊髓C4支 配)、肋间肌(脊髓T1-T7支配)和腹肌(脊 髓T6-T12支配)三组肌肉组成。1)呼吸功能 训练:增加肺活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延长 呼气时间,提高呼吸肌肌力如吹蜡烛 2次/日 2)辅助咳嗽:治疗师用双手在其膈肌下面施 加压力以代替其腹肌的功能,协助完成咳嗽动 作。 2次/日 3)体位排痰训练:叩击法和振动法排痰 2次/日
(1)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 内-旋外,水平内收-外展练习时要求动作平 稳,每个动作要求达到可耐受的最大范围
(2)肘关节:肘屈伸训练
(3)腕关节:患者仰卧位,屈肘90°,前 臂中立位,治疗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一
手握住掌骨,分别做腕的掌屈、背伸、桡 偏、尺偏以及上述动作结合起来做腕的环 绕 (4)手指关节:患者仰卧位,前臂旋前。 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指放在手背, 其余四指放在掌部。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 骨向手掌方向运动,然后还原 (5)髋关节 髋外展:患者仰卧位,下肢中立位。治疗 师站在患者下肢一侧,一手放在腘窝处托 住大腿,一手放在踝关节后方托住 小腿,
B.不完全性损伤 C.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
D.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
E.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Hale Waihona Puke 颈部脊髓损伤1.SCI-C6--ASIA-C
2.感觉功能障碍(轻触觉(L) C8减弱, C8以下缺失(R)C7-C8减弱,C8以下缺 失 针刺觉(L)C7-C8减弱,T1缺失,T2T4减弱,T4以下缺失(R)C7减弱,C8 以下缺失
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存在,肱三头肌,桡骨 骨膜反射,腹壁反射及膝腱反射消失,双
侧babinski征阴性。
感觉平面和运动平面均为C6
2、肌力分级标准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75% 5级
无可测知肌收缩 无关节活动,可扪到肌收缩 减重,全范围关节运动 抗重力,但不抗阻力,全范围关节运动 抗重力,能抗一定阻力,肌肉收缩达到
抗重力,能抗较强阻力
级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评判标准 根本不能采取坐位 能在极短时间内采取坐位,但不能维持 可采取坐位,但不能上举抗推 两上肢向前上方举时,任能保持平衡,但稍推即不稳定 对不慎强烈的推有翻正的反应,能保持平衡,但强力推时有不稳定的现象
5级
正确的坐着时对来自各个方向的用力推均有正确的翻正反应,并能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