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我上学了一、单元分析:第一单元《我上学了》:本单元共安排4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不同的任务。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重在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憧憬。
主题二:校园铃声,主要以铃声为切入点,止学生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主题三:新朋友新伙伴,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儿童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由于人际环境陌生带来的紧张与不适。
主题四:平安回家,主要通过儿童回家路上遇到的几种可能性,帮助儿童树立安全、自卫及遵守规则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四课时。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课本2-7页)主题目标: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课题:开学第一天一、自学指导: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我们现在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
二、先学,看一看:1、打开书第4、5页观察图: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九月一日,学校门前)有谁在干什么?说一说。
A、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B、上学的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C、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2、观察书第6、7页的图图上的小朋友上学时做了什么事?你们做了什么事?(安排了座位、发了新书、抄了新课表)三、后教、评议:1、看看现在自己都拥有些什么?比比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用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小组间互相交流,请同学到前边汇报。
2、工人做工,农民种田,解放军保卫祖国。
我们是小学生了,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呢?我们来到新学校,有了新生活,那你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小组间互相交流然后把未来自己的形象画出来。
画完之后,全班互相展示。
四、小结:你们喜欢上学吗?请把学校里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
主题二:校园铃声(课本8-11页)主题目标1.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
2.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3. 渗透法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活动准备画有卡通画的牌子(厕所、写作业、操场上学生在做游戏、喝水、拿出下节课的学习用具……)。
2.录有学校铃声的录音。
3.3.学校活动录像或投影片。
4.4.学生观察上课时、课间活动时同学中常见的一些表现,思考这些表现的影响。
5.活动过程:6.活动一上课铃响后(上课了)7.1.听听铃声:教师边用录像或投影片演示学校的不同活动,边放铃声,让学生判断是什么铃声。
学校用语音提示,或用不同的音乐呈现不同的活动等,也可以;直接播放录音,让学生判断正在进行的是什么活动。
2.讨论:听到上课铃声响,应该怎么做?3.体验:教师边放录音(噪杂的声音),边给学生讲故事,教师音量适当放小,然后让学生,特别是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由此体会上课说废话导致教室嘈杂对听课造成的影响。
4.研讨:怎样才能听得好?看教材图,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思考:当教师进行讲解或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哪儿?耳朵听什么?脑子想什么?让学生体会,认真听时怎样?不认真听又会怎样?当自己发言时,别人在下面说话,玩东西,会是什么感觉?进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倾听的意义。
特别提示:以铃声为信号安排学校的学习活动。
活动二下课铃晌后(下课了)1.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响了,问大家这时应该做什么。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去选择相应的牌子,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分成小组。
3.小组讨论:为什么大家在课间先做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么做有什么好处?4.学生汇报。
(学生选择先喝水、先上厕所或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均可,答案不唯一。
但要让学生意识到课间应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的满足。
积极的休息可提高学习效率。
) 5事先让学生实地观察,本校学生课间活动时的不同表现。
分析讨论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6.结合第10页图,分析课间留在教室做作业或继续看书的利与弊。
课题三: 新朋友新伙伴主题目标:1.熟悉老师和同学。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2)美术纸若干张。
2.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
(一)、我们认识一下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个月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
)课间活动:唱《找朋友》的歌曲(二)、我们在一起1.说说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干净、整洁,学习好,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
)2.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我们在一起会互相帮助。
)3.说说你帮助过谁?哪个朋友帮助过你?4.你有没有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为什么喜欢他?5.说说开学以来,与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事。
6.夸夸老师是如何关心爱护小朋友、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二、后教,评议。
(一)、请你记住我1.展示自己特长,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
3、画一画:把自己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画下来。
4.猜一猜:请同学猜一猜自己画的人是谁?5.写一写:请被画的同学签名。
(二)、我们帮帮他小兔贝贝给我们带来一位小朋友,你们喜欢他吗?(看图第16、17页图)让同学说说理由。
三、课后小结1、那些能团结同学,互相友爱的好孩子,我们都喜欢。
希望你们都成为人人喜爱的好孩子,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
2、通过互相介绍,展示自己的才艺,使同学们更加熟识了、亲切了;知道了同学们应怎样和同学相处,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通过画自己的好朋友,使本课内容融入同学们的生活中。
课题四:平安回家(课本18-21页)认知目标: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3、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4、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别人带来痛苦麻烦。
情感目标:1、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行为目标: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右边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教学重点: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3、学生讨论问题。
(不要求回答)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二、先学,看一看。
(一)、放学检查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
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防止上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交通安全1、公路上的安全(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街道或公路?(有的有,有的没有。
)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
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并说说它们的用处。
人行道:供行人行走。
人行横道:供行人穿过马路。
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
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走,黄灯表示车辆减速慢行。
铁路道口:表示前面有火车通过。
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火车。
过街天桥:行人穿过马路。
地铁站口:地下列车的进出口(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它们呀,都是在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从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三、后教、评议。
1、判断以下行为是否正确。
(说一些违反规则的实例)2、师生齐唱儿歌:交通安全记心中,小朋友呀要知道,走路要走人行道。
红灯停来绿灯行,穿过马路走“横道”。
不翻护栏不猛跑,扒车拦车可不要。
交通规则记得牢,自我保护要做到。
四、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要防止上当受骗,要注意交通安全等,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祖国妈妈,我爱你单元目标:1.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认识国旗、国徽,知道我国的国名和国庆节。
3.尊敬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自己动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体验节日愉快气氛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庆祝国庆。
单元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两个主题。
主题一:我们的国庆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国庆庆祝活动的热烈喜庆,知道我国的国名和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主题二:祖国妈妈在我心中,主要通过升国旗唱国歌、找国旗和国徽等活动表现对祖国、对国旗国徽的尊敬。
课时安排:二课时主题5、我们的国庆节(22-25页)主题目标:1.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2.以自己的方式(唱跳写画)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3.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你们过过生日吗?你是怎样过生日的?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师讲解: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也就是祖国妈妈诞生的日子。
今年是二零零二年,祖国妈妈已经53岁了,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叫国庆节。
二、先学:说说大家是怎样庆祝国庆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三、后教:我们也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一)先说一说,你想怎样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二)把你想的画下来。
(三)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
总结:同学们献给祖国妈妈这么多礼物,可以看出来你们是非常爱祖国妈妈的,祖国妈妈一定会高兴地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