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电压法测电流电压回路

用电压法测电流电压回路

建议增加以下附录:附录1:怎样用微机试验仪测量新建变电所所有组合电器套管CT的变比和极性。

对于一个新建的变电所,所有二次回路接线工作完成后,如何利用微机保护试验仪对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的CT进行极性及变比实验?答:如图:甲线路乙线路如何校验出甲线路TA1、TA2共7组二次绕组的变比及极性?设1K1、1K2对应输出为411;NK1、NK2对应输出为4N1。

(1)实验加线方法:1)如果甲线的一次输出端子还没有连接到大线上,那么将2259-7接地刀合上,2259-6刀闸合上,2259开关合上,2259-617接地刀,2259-7接地刀均断开,用长的绝缘拉杆将裸露在外的甲线各相一次接线端子引到CT分线箱处。

2)如果甲线的一次输出端子已经连接到了大线上,由于外部大线较长可能会经过社会上已经运行的带电区域,会感应出一定的电压,会影响实验效果,故选择还没有连接到大线上的乙线一次裸露接线端子加线:将2259-67接地刀合上,2259开关合上,2259-317刀闸合上,2261-317刀闸合上,2261开关合上,2261-6刀闸合上,其余所有接地刀闸均断开,用长的绝缘拉杆将裸露在外的乙线各相一次接线端子引到CT分线箱处。

3)如果所有线路一次裸露端子均连接到了大线上,或者临时将一次大线拆开,或者利用如下方法:将甲线TA1、TA2两侧的2259-7接地刀合上,2259-67接地刀合上,2259-6刀闸断开,再将2259-7接地刀与地之间的连接拆开并露出裸露端子,再用试验线将露出的端子将各相引到CT端子箱处。

(2)在楼上将各保护、测量、录波器、电度表所有二次CT的端子连片全部断开:用微机试验仪的电压线UA、UB、UC、UN分别加在楼上A411、BA11、C411、N411的电缆侧实验端子上。

如果CT变比为2400/5=480/1可以设置UA=48V 、UB=72V 、UC=96V[上述值要求各相值不一样,为CT变比的可除倍数且大小低于伏安特性饱和电压的一半,一般不大于100V]在楼下CT分线箱处用万用表可以测量到A411、BA11、C411端子对地【N411已接地】有47.90、71.90、95.90左右的电压,说明整个CT电缆接线正确【此种方法相当于不拆下CT端子来校线】,记下上述各相电压的具体数字:比如实际为:47.91 、71.90、95.85然后再用万用表测量已经接引到CT分线箱处的各相被测CT一次端子L2或L1【(对于(1)的第1)种情况,引入的是L2;对于(1)的第2)、3)种情况,引入的是L1】,另一端已经接地。

测量各相该端子对地电压,应该为:0.100V【48/480】、0.150V[72/480] 、0.200V[96/480] 左右,记录实际的测量值:比如实际为:0.104 、0.152 、0.203再测量各相CT一次端子对二次端子之间的电压:1)如果为:47.81【47.91-0.104】、71.75【71.90-0.152】、95.65【95.85-0.203】说明所测CT一二次端子之间为同极性【减极性】2)如果为:48.01【47.91+0.104】、72.05【71.90+0.152】、100.05【95.85+0.203】说明所测CT一二次端子之间为反极性【加极性】将上面实验结果,用CT二次电压值除以一次电压值就得到CT的变比,在CT 不饱和的情况下会测量到十分精确的结果,这一点毋庸置疑,已经得到了现场实际的大量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很长的空母线作为测量载体时,会略微受到母线对地电容效应产生的电容电流在母线导体的感性阻抗上压降的影响,使CT一次L1、L2之间的测量值略大,对实验结果有微不足道的影响。

此种方法对于测量非全封闭式的CT显得非常简单,可以将CT与外界的连接全部断开,有更精确地结果。

上述方法对于一个新建变电站的全部CT回路验收工作,有非常明显的优点,该方法不用断开CT二次端子就可以将回路查线,CT的极性、变比实验一并完成,是专用CT试验仪实验的一个补充。

做完CT极性、变比试验后,就不再涉及到一次接线,以后的伏安特性实验就可以在楼上带着整个CT电缆回路整体进行。

附录2:主变套管CT的变比、极性、伏安特性实验是否可以不用从变压器上拆下,连着变压器本体的线圈一起进行的方法。

主变套管CT的变比、极性、伏安特性实验是否可以不用从变压器上拆下,而是连着变压器本体的线圈一起进行?答:完全可以,方法如下:(1)对于伏安特性实验,问题很简单,无所谓把套管CT从变压器上拆下来还是带着变压器本体线圈一起进行都可以,唯一要求注意的是,最好带着整个CT二次线圈及其电缆回路,在楼上向楼下加电进行。

(2)对于变比及极性实验可以连在一起进行,根据电流互感器在没有饱和时可以完全等效成一个变压器的原理,利用电压比等于电流比的反比的方法测试CT的变比,利用两侧压差等于两侧电压之差还是之和来测试极性。

下面举一个实例说明套管CT 的实验方法:某变电所的变压器型号为:SZ11-180000/220,电压比为230±8×1.25%/69KV,空载电流0.103%空载损耗99.14KW,负载损耗418.51KW,短路阻抗:1分接13.95%;主分接13.20%;17分接13.15%。

高压侧套管CT变比600/5;低压侧套管CT变比2000/5.实验前先对变压器本身的短路阻抗、额定负荷阻抗、空载阻抗进行一个计算:一次值:变压器额定负荷阻抗:ZE1=(230)2/180=294欧姆变压器短路阻抗:ZDL1= ZE1* 13.20%=38.8欧姆变压器空载阻抗:ZKZ1= ZE1/0.103%=285329欧姆二次值:变压器额定负荷阻抗:ZE2=(69)2/180=26.45欧姆变压器短路阻抗:ZDL2= ZE2* 13.20%=3.49欧姆变压器空载阻抗:ZKZ2= ZE2/0.103%=25680欧姆一般数字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的阻非常大,可以达到兆欧姆级。

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如下实验方案:1)高压侧套管CT极性、变比、伏安特性实验。

整个CT二次回路接线完整A:先在楼上端子排处将CT连片断开,将CT伏安特性实验仪的伏安特性实验线加在楼上保护端子排的电缆侧,带着整个CT二次线圈及电缆回路进行伏安特性试验。

B:在伏安特性实验完毕的情况下,进行变比、极性实验,方法如下:对于接线形式为Y/D-11接线的变压器Y侧套管CT实验:a:将变压器低压侧【D侧】三相短路,高压侧套管CT所有CT二次回路接线连接保护端子排的外侧,保护屏CT端子排连线断开。

b:将微机保护试验仪的电压线UA,UB,UC,UN分别加在保护端子排的电缆侧【CT 连片断开】A411,B411,C411,N411上。

设置:UA=24∠00伏UB=48∠2400伏UC=72∠1200伏,由于一次侧套管CT变比为600/5【根据前面伏安特性实验最大饱和电压确定所加电压值,该值最好不超过伏安特性饱和电压的一半】故高压侧套管CT一次引出端子A,B,C各相L1与L2之间的电压:UA[LI-L2]=200mv UB[LI-L2]=400mv UC[LI-L2]=600mv 上述三个电压无法直接测量,由于L2端子被封闭起来没有裸露在外面,但L2通过变压器一次线圈、零相CT的L2到零相CT的引出端子L1,测量零相CT的L1与相CT得L1之间的电压就是相CT一次线圈L1与L2之间的电压,因为万用表相当于一个负载,变压器一次线圈也是一个负载,二者串联后加在相CT一次线圈L1与L2,L1与L2之间的电压相当于一个电压源,由于变压器二次侧被短路,变压器一次线圈阻抗远远小于万用表的阻抗,L1与L2之间的电压完全降落在万用表两端,相当于万用表直接测量到了相CT的一次线圈两端电压。

上诉电压虽为毫伏级,很小,看似不宜测量,但用小量程档位测量会有惊人的精度。

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用二次电压除以一次电压可以精确求出各相CT的变比。

测量A411与A相CT得L1端子之间的电压,如为24V-200MV=23.8V就说明A相K1与L1是极性端。

测量B411与B相CT得L1端子之间的电压,如为48V-400MV=47.6V就说明B 相K1与L1是极性端。

测量C411与C相CT得L1端子之间的电压,如为72V-600MV=71.4V就说明C 相K1与L1是极性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变压器一次绕组的空载阻抗是短路阻抗的上万倍,其大小可与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阻抗可以比拟,实验时必须将变压器二次线圈短路。

短路后变压器一次线圈呈现短路阻抗,其大小为万用表阻抗的千、万分之一,可以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

LJCUAUBUCUN上述实验提供了测量高压侧套管CT的变比极性的方法,在测量低压侧套管CT 的变比及极性时,也需要将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绕组短接在一起。

在测量CT一次线圈两端电压时:ab引出端子两端电压就是b相CT的一次线圈电压;bc引出端子两端电压就是c相CT的一次线圈电压;ca引出端子两端电压就是a相CT的一次线圈电压。

另一种测量套管CT变比的实验方法是将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在高压侧加一组380V的交流三相电源,变压器一二次线圈及相应的套管CT就会各流过220/38.8=5.67A和5.67*230/69=18.9A的电流,高低压侧套管CT的二次线圈就会分别流过5.67/120=47.25ma和18.9/400=47.25ma,这两个电流应该是低压侧套管电流超前高压侧套管同相别电流210度。

保护采样的分辨率如果达到毫安级就可以通过看差流确定整个一二次回路是否接线正确,CT变比是否正确。

但此种方法不易测量单个CT的极性,除非利用高精度相位表。

2011年12月16日在东窑变电所进行用电压法进行主变高压侧套管CT极性、变比实验,按照如上系统图加电:1,高压侧套管CT实验:一号主变高压侧套管CT实验数据:(1)分别在高压侧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正序分量电压:UA=32∠0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UA=(118-132)M (128MV)UB=(135-159)[145-170]MV (148MV)UC=(155-162)MV (156MV)UAB=224MV UBC=275MV UCA=249MV(2)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100MVUB=101MVUC=100MV(3)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UA=100MVUB=101MVUC=100MV(4)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正序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100MVUB=101MVUC=100MV二号主变高压侧套管CT实验数据:(1)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正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 (111MV)UB= (115MV)UC= (121MV)UAB=191MV UBC=206MV UCA=199MV(2)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不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电压:UA=100MVUB=101MVUC=100MV(3)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0 UC=3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UA=100MVUB=101MVUC=100MV(4)分别在三相套管CT的二次线圈加一组零序分量电压:UA=32∠0 UB=32∠240 UC=32∠120,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三相短路,从母线处测量各相对地测得:UA=100MVUB=101MVUC=100MV2,做低压侧套管CT变比实验:3000/5(1)分别在CT二次线圈A/B/C各相加入UA=60∠0 UB=90∠0 UC=120∠0,将变压器低压侧线圈连接到三相母线上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51MV UBC=51MV UCA=101MV(2)在CT二次线圈单独通入UA=60V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101MV UBC=0MV UCA=101MV(3)在CT二次线圈单独通入UB=90V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151MV UBC=150MV UCA=MV(4)在CT二次线圈单独通入UC=120V从一次侧三相母线测得:UAB=0MV UBC=200MV UCA=200MV附录3:确定CT二次负担是否满足10%误差的要验方法及判定方法如何?下面以Y/△-11接线220KV主变为例说明二次负担测试方法及记录一、***变电所***主变,型号:容量:电压比:高压侧CT变比:低压侧CT变比:二,CT二次回路接线形式:Y接线三,二次负担测试:一)高压侧CT二次负担测试:1、高压侧CT二次线圈直流电阻值:R=2、高压侧CT二次负担测试:【用单相接地短路形式校验】从CT分线箱处带着整个二次回路电缆及继电器回路各相分别对地加入单相电流I=10A,测量该相端子对地电压U:3、高压侧CT伏安特性试验数据:4:出口最大短路电流折算到高压侧值:I ZDDL=考虑到最大短路电流的可靠系数,求出10%误差校核的计算电流二次值:I jS=1.3* I ZDDL/(高压侧CT变比)=5:求二次负担是否满足10%误差的方法一:1)从伏安特性试验数据找到对应于I LC = I jS*10%的感应电动势值:E=?2)求出10%误差情况下允许的高压侧CT二次最大负担:Z2YX=E/(9* I LC)=Z2YX >max{ZA , ZB , ZC} 则高压侧CT二次负担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