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运筹学A Operational Research A
课程学科类别:经济与管理类
学时与学分:64/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课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获得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理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研究管理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一般概念、理论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提炼数学模型的技巧、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类专业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研讨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1学时)
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运筹学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运筹学研究的具体过程
运筹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运筹学的展望
第二章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2学时)
●图解法(1学时)
●标准型(1学时)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2学时)
●线性规划基本定理(2学时)
●单纯形法(4学时)
基可行解的确定
最优性检验
基变换
单纯型表与计算步骤
第三章对偶理论与敏感性分析
●矩阵描述(1学时)
●对偶理论(2学时)
●对偶单纯形法(2学时)
●灵敏度分析(3学时)
价值系数变化
右侧常数变化
增加一个约束条件
增加一个变量
第四章运输问题
●运输问题数学模型(1学时)
●表上作业法(2学时)
●应用举例(2学时)
第五章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数学模型(1学时)
●0-1规划(2学时)
●分枝定界法(2学时)
●割平面法(2学时)
●分派问题(1学时)
第六章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2学时)
●资源分配问题(2学时)
●生产计划问题、可靠性问题(2学时)
●背包问题、排序问题(2学时)
第七章图与网络分析
●图的概念、最小树(2学时)
●最短路问题(2学时)
●网络最大流(2学时)
●最小费用流(2学时)
●网络图的绘制、关键线路法(2学时)
●计划评审技术(2学时)
电子表格与案例分析
●电子表格应用举例(6学时)
●案例分析(4学时)
教材及参考书
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5
管理运筹学,韩伯棠,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
考核方式
作业+考试
课程名称:运筹学B Operational Research B
课程学科类别:经济与管理类
学时与学分:48/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课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获得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理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研究管理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来自企业和生活的实际案例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提炼数学模型的技巧,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不限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研讨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运筹学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运筹学研究的具体过程
运筹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运筹学的展望
第一章线性规划问题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2学时)
●图解法(1学时)
●应用Exce求解线性规划问题(3学时)
●电子表格建模的艺术(2学时)
第二章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
●同时改变目标函数系数(1学时)
●右端项的影子价格分析(1学时)
●可行域的敏感性分析(1学时)
第三章运输问题和指派问题
●各种运输问题变体的建模(2学时)
●各种分派问题变体的建模(2学时)
第四章网络最优化问题
●最小费用流问题、最短路问题(2学时)
●最小树、网络最大流(2学时)
第五章用PERT/CPM进行项目管理
●用网络图直观显示项目(1学时)
●用PERT/CPM进行项目排程(1学时)
●处理不确定活动工期(1学时)
●考虑时间——成本平衡(1学时)
●项目成本的安排和控制(1学时)
第六章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模型(2学时)
●0—1规划(2学时)
第七章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模型(2学时)
●可分离规划问题的电子表格模型(2学时)第八章目标规划
●德怀特公司的目标规划问题(1学时)
●加权目标规划(1学时)
●优先目标规划(1学时)
第九章决策分析
●决策准则(1学时)
●决策树(2学时)
●Bayes决策(1学时)
●敏感性分析(1学时)
●效用理论(1学时)
案例分析(6学时)
教材及参考书
数据、模型与决策(第二版),Frederick S.Hillier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管理科学,丁以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考核方式
案例与作业+计算机测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