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类通用检验规范

金类通用检验规范

4.3.3观测距离:距被测物表面距离为300~350mm
4.3.4观察时间:5~10秒
4.3.5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以上且无色盲。
4.3.6在以上条件下,目视可见的不良现象品质部认为是缺陷。
外观现象描述定义:
4.4.1刮伤/划伤:产品表面出现各种凹线或痕迹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见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5.6.3使用百格刀与喷漆面呈35-45度之角度, 在产品在表面划上至少5条相互交叉平行线,切出1mm²为一格;用手或其它工具将胶纸压紧覆盖在漆面网格上,以90°直角迅速向上拉起(同一位置,测试三次),不可有整块脱漆现象.
耐磨测试(5PCS/按需求进行测试)
用耐磨测试治具施加500g力于橡皮擦(台湾白金牌圆柱形橡皮擦)上,速度以108次/分,行程25.4mm,擦试

尺 寸
1.本体长、宽、高或厚度不符要求.

2.外径、内径与孔径不符要求.

试装
1.壳料试装缝隙或段差超标

2.无法组装、错位或组装不顺畅

3.螺纹类用相应标准牙环规测试不符合规格

4.螺纹类试验滑牙或锁不到位.

5.弹性材料试装弹性是否符合要求.

附著力
1.3M胶纸测试脱漆

2.酒精测试脱漆

3.百格测试1mm²整块脱落
超过分模线
断裂

3.挂具印

4.雾状

5.异色点直径≤0.35MM且距离≥10MM

6.气泡直径≤0.15MM且距离≥15MM

7.污点直径≤0.3MM且距离大于10MM数量≤3

8.积漆直径≤0.2MM内,距离大于15 MM

9.划伤L≤1mm,W≤0.10mm距离≥15 mm

10.变形

11.色差,光泽不符
4.4.11翘曲及变形: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其它应力而造成的变形。
4.4.12氧化:金属表面全部和局部的氧化现象,通常有发黄发黑现象因空气中氧化造成黄色点状或块状物。
4.4.13喷砂不良:金属砂附着金属表面的厚度不一致或不均匀,不彻底。
4.4.14加工条纹:金属表面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的纹路。
( )工程部
( )生产部
( )SMT
( )PMC
( )采购部
( )注塑部
( )丝印部
( )喷油部
( )财务部
( )人事部
( )仓管部
( )业务部
( )贸易部
其它部门(请填写在此处):
1.目的
本规范明确规定公司五金外观检验依据,确保其质量满足公司与客户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无线/有线摄像机、无线/有线接收机和网络有线/无线摄像机,无线发射机等所有产品检验与试验项目.
5.5.3螺牙型材料进行电批锁装, 检验是否有滑牙、锁不到位现象;
5.5.4弹性类材料进行组装成品, 检验弹性是否符合要求.
附著力试验(3PCS/LOT)
5.6.1用3M胶纸贴在丝印之表面之附着力,连续三次不能脱层,否则为不良;
5.6.2用工业酒精以500g力度反复擦试丝印及喷油位置5次不可脱层,否则为不良;

18.桔纹

19.水口位高出

20.氧化、生绣、黄色斑点等异常现象

检验项目
C级面检验标准判定
缺陷界定
缺陷描述
Cr
Maj
Min


21.螺丝孔异常

22.喷砂不良直径在0.30mm以下

23.砂眼直径在0.25mm以上,1cm2以内可以有3个

24.掺杂料

25.光洁度深度大于0.2m以上

26.凹凸超出表面<0.10mm
4.4.2毛边/披锋:精加工未彻底,在表面形成不规则状的毛边等。
4.4.3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时因材料腐蚀,或材料中的杂质,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
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4.4.4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
积油:表面油漆在金属壳体表面形成颗粒状的堆积物。

15.字迹应无模糊不清错印/漏印等异常1MM< 移印<1.5 MM

16.纤毛层L≤1mm,W≤0.2m距离≥10mm

17.油迹正常光线观察以30CM处可见

18.熔接线

19.桔纹

20.水口位高出

21.氧化、生锈无锈蚀和黄色斑点等异常现象

22.螺丝孔异常

23.喷砂不良直径在0.15mm以下
300次(往反算一次)不可有脱漆不良现象,擦试500次不可有露底材现象.
硬度测试(5PCS/按需求进行测试)
用带“H”之铅笔,笔尖长约3mm,用400#水砂纸将顶部磨平,呈45°±5°角度在平面上划5处(推行约1cm), 2H铅笔不允许有油漆起层、脱落或电镀品镀层脱落现象,常用铅笔为中华牌“H-6H”.
产品等级面分定义:
A级面: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产品的正面)。
B级面: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产品的侧面和底面)。
C级面: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工作程序
抽样标准一般按照STD-MIL-105EⅡ级检验水准进行检测试验。AQL:MA0.65 MI:
包装检验
5.2.1核对料号、物料、验收入库单、<<零件承认书>>四者品名规格与料号一致;

耐磨
次测试脱漆.

次测试露底材.

硬度
1.表面脱漆或电镀层脱落.

防氧化
后出现生锈.

耐腐蚀
1.试验后出现起泡或镀层脱落.

环保
1.材料不符合环保标准要求.

7.相关文件:无
8.相关记录

防氧化测试(5PCS/按需求进行测试)
按标准比例配置5%的盐水进行盐雾试验,不能有氧化,锈蚀和黄色斑点等异常现象,时间为24H;环境:常温下试验。
耐腐蚀性试验(5PCS/按需求进行测式)
使用工业酒精(乙丙醇、丁酮)涂擦喷漆层表面,静置3min喷漆外观应无腐无明显的覆盖层破裂和起泡,起皱或油漆潜在的分解(喷漆外观应可抵抗3min)等异常现象.
雾状: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气泡。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挂具印:在电镀、氧化或喷涂等表面处理过程中,因采用辅助工具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部位局部无膜层现象。
光泽差异:表面光泽度超出样品上下限的光泽差异。
缝隙:产品组装时未能紧密配合而产生的间隙。
砂眼:金属表面的空洞。
破裂:由于内应力或机器而在表面形成的裂纹。
凹凸坑:因基材材受到撞击或校行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
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或者同一个表面体之间颜色不均匀。
4.4.10油迹:五金件表面残留的油污,指脱模用油,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

28.凹凸坑超出表面<0.15 mm以上.

C级面检验标准判定


1.批锋

2.断裂

3.雾状

4.异色点直径≤0.2MM且距离大于10MM

5.气泡直径≤0.5MM且距离大于10MM

6.污点直径≤0.5MM且距离大于10MM

7.积漆直径≤0.2MM内,距离大于15 MM

8.划伤L≤0.5mm,W≤0.30mm

检验项目
缺陷描述
缺陷界定
Cr
Maj
Min


7.污点直径≤0.2MM且距离大于10MM数量≤3

8.积漆直径≤0.2MM内,距离大于15 MM

9.刮伤

10变形

11.色差、光泽不符

12.缝隙L≤0.3MMW≤0.2 MM

13.同色点D≤0.25M,距离相距10 MM

14.丝刷颜色无重影,掉油,粗细不均等异常

24.砂眼直径在0.25mm以上,1cm2以内可以有2个

25.掺杂物

26.毛边超过分模线-0.15mm

27.拉丝直径在0.20mm,长度在0.10 mm以上

28.表面光滑,凹凸点超出表面,直径<0.15 mm

检验项目
B级面检验标准判定
缺陷界定
缺陷描述
Cr
Maj
Min


批锋L≤3mm,H≤0.1mm,

12.缝隙L≤0.5MMW≤0.35 MM

13.同色点D≤0.3MM,距离≥10 MM

14.丝刷重影,掉油,粗细不均等异常

15.丝印字体模糊不清错印/漏印等异常1MM< 移印<1.5 MM

16.纤毛线L≤3mm,W≤0.4m距离≥10mm处

17.油迹

18.熔接线D≤0.1 mm距离≥10 MM
6. 检验标准判定:
检验项目
缺陷描述
缺陷界定
Cr
Maj
Min


1.产品错装,漏装

2.包装标识与实物不符,错标或漏标

3.包装破损、严重变形

4.包装方式不符合要求,超载叠放或散乱放置
相关主题